刘东生 只问黄土,无问西东
2018-04-09
2017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土研究之父”刘东生铜像落成典礼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东区学园四举行。2017年是刘东生诞辰100周年,3月6日是刘东生逝世九周年的忌日。在典礼正式开始前,在场全体师生为刘东生默哀一分钟。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地质地球所所长朱日祥高度评价了刘东生一生对世界黄土事业的贡献:“刘先生是一个有国家情怀的人,只要是国家需要的,他就会洒下热血。”
刘东生基于对中国黄土的研究解释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之一,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献。他的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刘东生曾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在西南联大,我当初学机械,是因为当时受到了工业救国这一思想的影响。但是,当时工业并不发达,在抗战中基本没有什么工业,就萌发了改学地质的想法。”
刘东生1942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重庆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中央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近代科学研究机构。在地质调查所,“科班”出身的刘东生初期并没有直接从事科研,而是做类似于图书管理员和出版、校对等基本工作。
刘东生在评价他西南联大和中央地质调查所初期的工作时说:“在中央地质调查所是一个做科研工作的准备阶段,得到了基本训练,使人能够对自己研究的未来做出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准备,所以这个阶段很重要。到真正的研究工作中,必须站在国际同行中,要和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我在西南联大是学习阶段,在地质调查所是科研的准备阶段。这两个阶段,奠定了我后来从事科研的基础。”
自1950年代以来,他和同行们经过艰苦努力,从描述黄土的沉积分布特征入手,划分出以中亚地区的岩漠为中心,向外依次出现巨大砾石组成的戈壁、粗沙组成的沙漠、细颗粒的黄土沉积等分带,确定了黄土沉积的来源和风成的原因。是他潜心科研60余年,查清了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的问题,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
“我们要有个历史的心态看待科研成果。你的某个成果,仅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特定阶段的一个特定表现而已。我们仅仅在这个阶段、这个地方,有这么一点停留、做出了一点成绩。”
“比如,在中国的地质历史上,我们对黄土给了更多的说明。后来人在做黄土研究的时,他们可能会少花一点力气。正因为如此,我所做的黄土研究,是承前启后的工作,所以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更要感谢年轻人。”
刘东生所带领的“黄土研究”队伍,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除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前人的积淀、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等“秘诀”外,刘东生认为,“这里面,也有机遇。我研究的是中国有特色的黄土”。
2002年,刘东生获得环境科学泰勒奖,这是环境科学中的“诺贝尔奖”,这也是首位中国大陆科学家获得该奖,评委会对他的评语是:“自然界把它的环境变化写入了三本天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芯,另一本就是中国的黄土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