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核心战斗力
2018-04-09梁伟李菡丹王碧清
梁伟 李菡丹 王碧清
“科技是核心战斗力”,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思想。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可以说,把科技提升到战斗力生成的“核心”地位来认识,充分体现了习主席对时代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制胜机理的深刻洞悉、对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无疑为我们加快实施科技兴军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要想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这是我国多年来科技发展永恒不变的定律。
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颁发最高科技奖,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57年1月,国家对科学奖金进行了首次评审,获得首届科学奖一等奖的科学家是钱学森、华羅庚和吴文俊;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标志着中国科技奖励体系基本完成。
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其中包括“原子弹”“氢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要成果;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会上隆重奖励了7657项科技成果,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1994年,国务院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999年,国家对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实行了重大改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这是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定。崇尚科学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对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与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其他奖励,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世界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金怡濂、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火炸药专家王泽山……这些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著的成就,不仅由于他们对国家兴盛和社会发展有强烈的责任心,还在于他们对科学和真理有执着的追求。他们那种朴实严谨的作风,敢于创新的勇气和追求,值得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也应该在全党和全社会发扬光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月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起更为强大、更为持久的科技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