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爆款”,这次讲择校
2018-04-09云天明宇同
本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云天明 ●宇同
没有热闹的歌舞,没有炫酷的特效,聚焦教育公平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如图)在印度引发“大讨论”之后,也在中国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截至9日零时,该片上映5天累计票房1.35亿元(人民币,下同),对这部只有2300万投资、印度票房总计7000万的印度“小片”来说,已是成绩斐然。
对多数中国观众而言,伊尔凡·可汗上一个能被记起角色还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回溯自己神奇经历的“中年派”。在《起跑线》中,这位宝莱坞公认的演技派明星扮演一位为女儿择校费尽心机的慈父,他在片中所饰的服装设计店老板拉吉和太太米塔是印度新兴中产阶级,尽管衣食无忧但仍觉得无法进入印度上层社会。“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女儿皮娅接受更好教育,拉吉夫妇展开择校大作战,印度版“孟母三迁”背后的学区房、面试家长、炫富、骗贫困生名额等问题引发大批中国观众共鸣。
在印度,择校的重要性对孩子来说十分关键,因为印度学校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英语为基本教学语言的EnglishMedium学校,另一类是以印地语为基本教学语言的HindiMedium学校,前者不仅师资力量强,而且教学质量高,各方面都和国际接轨,这种学校毕业的孩子考上好大学的机会要远远大于印地语学校。对于《起跑线》在中国的成功,《今日印度》分析称“该片延续了几部中国进口的印度影片现实主义风格,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再到《起跑线》,它们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正是多数中国电影所缺少的”。分析还援引某中国影迷的说法:“很多印度的喜剧电影能让观众看到哭。”《起跑线》的联合制片人达内什·维简表示,“《起跑线》在中国的成功证明了电影是一种国际语言,我为此深感自豪”。
印度“livemint”网站6日分析,《起跑线》上映前一个月,印度影星萨米尔·汗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一周内收获上亿元人民币,再之前的《神秘巨星》有7.7亿元票房,如今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票房纪录是《摔跤吧!爸爸》带来的13亿元人民币。除了中国快速增长的银幕数量这一客观因素外,印度电影在中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它引发中国观众的强烈共鸣,他们已经看腻了好莱坞的奇观式电影和中国的奇幻式电影,欢乐又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定程度上填补中国影坛空白。
该片去年5月在印度上映后曾引发整个夏季的观影热潮,并在第63届印度电影观众奖评选中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在电影评论区里,印度网友在称赞故事情节和演员表演之外,更多的是探讨影片所展现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人感慨:影片中,我们随着皮娅一家人来到富人区,感受到的是冷漠和高高在上的距离感;相反的,在贫民区里却能找到温馨和邻里之间的真诚关心,多么讽刺啊。有人质疑:让孩子泯灭良知、弄虚作假得到上名校的“起跑线”,我们给孩子的心灵留下的是阳光还是阴影?还有人痛恨:择校已编成一张利益大网,腐败已让这个国家没有一寸净土……
《环球时报》记者本人也经历过在印度给孩子申请学校的坎坷。几个月的时间里,发出一份份申请,到访一个个学校,排名第一的德里公学,被拒;排名第二的梵文学校(与《起跑线》中的学校相似),又被拒……最后上了学费较高的一所私立国际学校。这所学校就坐落在电影中一家人买学区房的瓦桑维哈地区,新德里房价最高的地方。
也有许多印度观众质疑影片的结尾有些过于理想化,但伊尔凡·可汗最后的那段演讲确实发人深省,“教育失去其本质成了产业,校长堕落成了商人,我的女儿在这个学校能学到什么?我们是真的在帮孩子吗?我女儿的幸福不能建立在虚伪和欺骗上,不能建立在穷孩子的痛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