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分析

2018-04-09黄月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控制目标径流海绵

黄月华

(阳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广东省阳江市 529500)

1 前言

在“成功的”工业文明达到顶峰时,人们习惯于战胜自然、超越自然、改造自然的城市建设模式,结果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和生态危机[1]。比如在对水循环方面就出现各类故障,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内涝或者是水资源短缺问题都是比较严峻的,而恰当借助于海绵城市理念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该问题,同时能有效提升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2 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加上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发的基本国情,更是成为了加速建设海绵城市的助推剂。海绵城市可以说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模式。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其具体详见(图1)。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有效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水生态环境破坏,其促使城市能够关注重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朝着更健康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图1 海绵城市示意图

3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3.1 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各大小城市出现了很多“城市病”,在水生态方面,主要表现为导致许多城市的河流和湖泊水环境较差,甚至为黑臭状态。如目前阳江市主城区的环城河、马南河由于污染严重都进行了大段的河面覆盖,但是这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解决了污染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滤池等措施过滤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控制污染,从而保护城市水环境的目的。

3.2 避免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必要手段

而近年高强特大暴雨、飓风台风等极端气候频频出现,另一方面,城市开发过程中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水文特征,降雨不能及时下渗,容易形成地表径流,而传统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适应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量洪峰,所以容易产生城市内涝。如阳江是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降雨量为2300mm左右,且降水集中期在5~10月,而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十年阳江市暴雨以上的累年年均次数多达10~11次。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如何控制径流,降低汇流就是阳江在防洪方面面临的巨大问题。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同时,在对雨水的“渗”“滞”的过程也能对大颗粒污染物达到截留和初步净化。

3.3 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城市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十分巨大,而旧的城市开发模式过度硬化造成降雨形成径流快速外排,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同时水体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加重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利用自然水体和地下雨水调蓄池收集雨水,实现“蓄”的目的,如果再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处理,用管网将处理达标的雨水回用于景观水补充、市政浇洒等用途,不但可节省大量的自来水,而且充分和有效的“用”雨水,节约了水资源也降低了城市污水的排放。

4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4.1 海绵城市理念与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应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相关专题研究,可在绿地率和水域面积率等相关指标基础上,增加径流量控制率等指标,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其要点具体如下:①划定城市蓝线,保护水生态敏感区;②系统构建生态绿地,划定城市绿线;③划定排水分区,合理控制地表径流;④合理确定城市规模,集约开发利用土地;⑤明确低影响开发策略和重点建设区域。

4.2 海绵城市理念与详细规划

①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应通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等方法,分解和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等上层级规划中提出的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控制目标及要求,结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约束性控制指标,可提出各地块的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率、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和降雨滞蓄率等控制指标,纳入地块规划设计要点,并作为土地开发建设的规划设计条件。②在修建性详细规划方面应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约束条件,通过建筑、绿化、排水、结构、道路等相关专业相互配合,采取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确保地块开发实现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4.3 海绵城市理念与专项规划

各专项规划包括城市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各专业的专项规划应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城市水系、绿地、道路等各专项规划低影响开发的具体量化的用地与空间等。其中,城市水系统规划涉及到供水、节水、污水(再生利用)、排水(防涝)、蓝线等要素,在水系专项规划中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城市水域、岸线、滨水区,明确水系保护范围,其次是优化水域、岸线、滨水区及周边绿地布局,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则应在满足绿地生态、景观、游憩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不同类型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和指标,实现与周边汇水区域的有效衔接,同时充分利用多功能调蓄设施调控排放径流雨水。在防洪专项规划中应明确低影响开发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与指标,确定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及防治方式,明确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及方式,雨水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有效衔接和优化低影响开发防洪涝的竖向与平面布局。而在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中应提出各等级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协调道路红线内外用地空间布局与竖向,明确各层级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和控制要点,利用不同等级道路的绿化带、车行道、人行道和停车场建设雨水滞留渗设施,实现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其对于城市发展及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但海绵城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海绵城市理念的研究,并积极的将此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当中,以不断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实现海绵城市规划,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循环利用,不仅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还能够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1]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给水排水,2015(3):1~7.

[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

猜你喜欢

控制目标径流海绵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雅鲁藏布江河川径流变化的季节性规律探索
近40年来蒲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血糖控制目标应“因人而异”
海绵是植物吗?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