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冲称象”历史悬疑

2018-04-08张立华

特别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燕昭王曹冲称象秤杆

张立华

曹冲称象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它不仅被编入各种儿童故事读物,而且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但是,这个传统故事里的不少情节却值得深究。

官员们是真傻还是装傻

小学语文课本中,曹冲称象的故事是这样说的。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作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手下的这些官员真会如此愚蠢吗,竟然还说出“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大杆秤不是市场上卖小东西的那种小秤。它是在秤系中穿上一根棍子,两个人抬起东西,另有一个人专门掌管秤杆和秤砣,看称出的重量是多少。至于说“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简直是异想天开。如果曹操手下是这样一帮饭桶,那曹操后来又怎么能够用这些人打败对手呢?

其实,史书上根本就没有上述情节。曹冲称象的故事出自古代史书《三国志》,里面是这样记载的: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邓哀王是曹冲死后的封号。

曹冲自幼聪明异常,据说很小的时候就赶上了成人的智商。吴国国君孙权派人送来一头大象。当时的中国,只有南部边境才有大象。曹操很想要知道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就向手下的官员询问办法,但大家都想不出来。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官员真的都不知道如何办。因为曹操特别喜欢曹冲,总是称赞他如何如何聪明。当时曹冲就在现场,摆明了曹操是想让曹冲露脸出彩。如果哪个官员不知趣,说出了办法,不是让曹操很扫兴吗?

因此,官员们这个时候一问三不知,是最明智的做法。当然,他们想来也不会说出“砍一棵大树作秤杆”或“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之类的傻话。因为这样说的话,不仅掉身价,而且说不定曹操会猜出你在装傻,然后一怒之下把你的脑袋砍掉。

装的是石头还是别的东西

官员们都把这个出彩的机会让给了曹冲。传统故事里,曹冲是这样称象的:

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然而,曹冲“往船上装石头”的做法是对的吗?我们不妨来分析比较一下。

一头大象的重量是3至8吨,取个中位数就说五六吨重吧,也就是一万多斤。可是要找到一万多斤石头并且搬运到一起,要找到猴年马月啊?就算不用到处去找,就在岸边有一堆石头,那我们再来算一下经济账吧。

用船称象至少需要两个人,一个人在船上牵着大象,另一个人在船舷边上画线刻记号。牵着大象是为了不让大象走动,因为大象一走动,船就会晃动不稳,画线的人就画不准了。同时,不让大象走动也是为了安全,避免因大象走动弄翻船。如果还是这两个人把一万多斤石头搬到船上,再把它们搬回原地,并把这石头一块一块称出来,再把称出来的数量加起来,那得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有,那就是用水桶往船舱里装水。因为水就在船边,往船舱里装水相对方便得多。实际上,曹冲的做法并不是最省力最有效的。但他毕竟是个只有几岁的小孩子,过多苛责没有必要。但作为大汉丞相的曹操竟然“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实在是太有“兴致”了。

但事实真跟故事中说的一樣吗?让我们来看看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可见,《三国志》里的曹冲只是说“把同等重量的其他小东西装到船上”,至于往船上具体装的是什么,并没有说清楚,更没有说“往船上装石头”。故“往船上装石头”的情节,恐为后人演绎和杜撰。

是否借鉴燕昭王“浮舟”称猪

那么,曹冲称象的智慧从何而来呢?

战国的时候,北方的一个部落给燕昭王进献了一头巨大的猪。献猪的使者说这头猪的名字叫养奚若,已经120岁了,人称“豕仙”。燕昭王派负责养猪的官员专人饲养它。

15年之后,这口猪的形体像一座沙丘那么大,四条腿几乎支撑不起身体了,不得不整天坐着。

燕昭王命令掌管衡器的官员称一下这口猪到底有多重。

起初,掌管衡器的官员拿来十杆最大的秤,由于用力过猛,结果十杆大秤的秤杆都被折断了。

燕昭王问大臣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称这口大猪。水官说可以用“浮舟”来称量,就是用船来称量。燕昭王采纳了这一做法,最终称出这口大猪“其重千钧”。用船称猪的方法和用船称象的方法是类似的。

曹冲所受的教育,应该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他的老师一定是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很可能给曹冲讲过如何用船称猪的故事。因此,曹冲就知道用前人这一称猪的方法来称象。

所以,大致可以推断,曹冲称象的智慧来自于对前人经验的借鉴,而不是单靠神童的智商想出来的。

(摘自《解放日报》 图/黄文红)

猜你喜欢

燕昭王曹冲称象秤杆
曹冲称象
一杆老秤挑起尘世的盖头
我学“曹冲称象”
东周列国志(14)
曹冲称象和等量变换
曹冲称象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一个故事挽回名誉
一个故事挽回名誉
荷叶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