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东洋货”到“日本货”

2018-04-08俞天任

特别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洋货刺刀甲午战争

俞天任

有种误解认为,在20世纪中国打开了国门以后,欧美、日本的产品才开始进入中国,其实中国一直在进口欧美、日本的产品,只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前进口的主要是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很少,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余力顾得上生活。比如说到日本车,大概不少人会想到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出首都机场就能看到的那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其实最早进入中国的不是丰田小汽车,而是“日野”的大卡车,当时的铁路、水电建设工地上经常能看到“日野”的身影。

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洋货涌进了中国市场,其中日本货占了很大比重,最早的可能是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邓丽君的“靡靡之音”,铺天盖地席卷了几乎整个中国“五交化商场”的“四喇叭收录机”,从“四喇叭”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录像机、冰箱、洗衣机、彩电和汽车,带来了“索尼”“乐声(松下)”“声宝(夏普)”“丰田”“尼桑”等品牌名字,给了中国人一个崭新的“日本货”的形象。

日本产品的特色并不仅仅是造型精巧,功能齐备和售后服务。日本产品最优秀的是其质量,日本产汽车和家电的质量人所共知,日本产的其他不那么为人所知的产品像钢材、塑料原料也是一样地享有盛誉。

中国人对“东洋货”并不陌生,东洋货和国货的市场竞争甚至可以回溯到19世纪末期的甲午战争之前。在老一辈中国人的语境中,“东洋货”绝不是一个和现在“日本货”同样的名词,“东洋货”是“价廉质次”的代名词,东洋花布虽然颜色鲜艳,花样繁多,可是很轻很薄,既不御寒,也不耐用,多洗几次就破了,东洋伞则肯定扛不住稍微大点的风雨。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日本军阀的军靴和刺刀,东洋货在中国大陆是竞争不过國货的,但是“东洋货”是在什么时候,怎么成了“日本货”,成了高价优质的代名词呢?

到1870年日本明治政府才设立工部省,开始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建设近代工业。

1895年甲午战争的结果,说明了在中日几乎同时开始的工业化革命上中国失败了,甲午战争之后两亿三千万两的战争赔偿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日本却是带去了振兴工业的强心针,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最辉煌成就之一就是现在日本最大钢铁企业新日本制铁的前身八幡制铁所,而这个八幡制铁所就是使用甲午战争的赔款建造起来的。

日本工业的成功建立在了中国工业化失败之上,然而成功了的日本工业当年除了军工生产之外心无旁骛,捎带着生产洗洗就烂的花布和用用就散的阳伞,再依靠军部的刺刀和大炮把这些东西强行卖到朝鲜和中国。

从日本准备甲午战争开始,日本的经济就是一个仅仅为战争而存在的经济,国家预算的40%左右是军费开支,民用产品是排不上的。日本人当时也没有什么“公正的国际贸易”这个概念,只要有刺刀和大炮作为后盾,被他们占领了的土地上的人就只能接受他们的产品而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在美国人彻底摧毁了日本军工业生产以后,日本人才失去了这个垄断地位而不得不把态度端正过来,开始了认真的民用产品制造,从而真正开始了“制造业的日本”这个神话。

(摘自《中国经营报》 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洋货刺刀甲午战争
别追捧洋货了,国内有这些好配饰
赫德与中日甲午战争
新税制来了 今后咋淘洋货?
带刺刀的兵
从甲午战争得到的启迪
晚清“洋货流行”与消费风气演变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
刺刀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