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身后名”,拒贪“眼前利”
2018-04-08李工真
李工真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但是如今,在这个只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据世界权威的品牌机构测评,德国竟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德国人喜欢有记忆的东西
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
我认识一位德国教授,他家里现在还有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木头箱子一样大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质量好,照样在用。我问他:“你还用这么老的东西?”他说:“是啊,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幼年时发生在这收音机旁的故事,对我来说,这可比什么都珍贵啊!”
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即使摔在地上十几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
二战后德国人就把其中一片废墟圈起来,搞了一批科学家、文化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师、技术工人,大约上百号人,花了35年时间,把这堆破砖烂瓦又重新装回去了。你现在看到的皇家歌剧院,怎么也看不出来是炸弹炸烂了以后又重新装回来的,这座建筑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说:“这个行动本身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正是由于德国热爱、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变的德国”。
由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市场,所以一位德国建筑师很难拿到一个建筑项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会精心设计,一定要把它搞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它流芳百世。
因此,在德国,你永远也看不到有两座建筑物会是一样的。
企业最终目标并非利润最大化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的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
这位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是这样回答他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承担着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
当时那位记者反问他:“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管它什么义务呢?”
西门子总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
说到“天职”上去了,“天职”是什么意思?就是“上帝要你干的事”。
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绝没有“假公司”。它们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经历、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称为“隐形冠军”。
德国有家葡萄酒作坊,快400年了,二战中很偶然留下来的,很幸运没被美国飞机炸到。德国的马牌轮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现在我国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它的分店。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从1920年就开始生产鞋类产品,至今也有97年的历史了。你可以看到,德国这类企业都是有年头的。德国的产品不打价格战,不与同行竞争,一是由于有行业保护,二是由于价格并非决定一切东西,打价格战可能会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
德国企业是要追求利润,但是只要能保证基本利润,有钱可赚,德国人并不是那么贪得无厌、无休止地追求利润的,而是要考虑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德国人宁愿“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務”。
德国人不相信物美价廉
你跟许多国家的人可以谈价格,但你跟德国人谈价格,经常是一刀都砍不下来。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他们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
“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专有技术、优良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孜孜以求的是发展那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以及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众多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的。
德国所有供3岁以下儿童食用的产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剂,必须是天然的;所有奶粉被列为药品监管;所有母婴产品只允许在药店出售,不允许在超市出售;所有巧克力都被规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所有保健护肤品牌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和植物种植园,以保证取材于天然有机品质。
德国人生产的非工业用途的化学产品,例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绝大多数采用了生物降解技术,也就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分,来将化学对人体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德国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性质,既节能环保,导热效果又极佳,以至人们说:“使用这种德国锅具,一根蜡烛就能弄一顿美味佳肴。”德国人生产的一口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国人用的都是奶奶传下来的锅。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
他这样回答:“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摘自《羊城晚报》 图/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