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银发”大考

2018-04-08张瑜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银发服务体系人口老龄化

张瑜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高新街道“颐寿轩”老人安养中心,老人们在走廊里聊天

自1999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迄今已进入第二十个年头。

这二十年间,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进展速度值得注意:1999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2017年底,这个群体约2.4亿人,占比升至17.3%;200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2017年底,65岁以上的人口达1.58亿,占比11.4%。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中国则进入了“银发”浪潮的大考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作出清晰論断。他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

用三个“最”作概括,足以显示出习总书记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提出“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这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提出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如何满足人民对养老事业的新要求,答好应对“银发”社会这一考题,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其中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就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子化、空巢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家庭保障功能弱化,中国数千年以来形成的“养儿防老”观念受到了挑战。“在哪养老、谁来养老”成了中国养老事业的核心问题。

作为“未富先老”的全球第一老年人口大国,立足传统文化及国情,中国选择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

过去5年来,中国养老机构建设迎来快速增长。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中国养老机构总数超过14.46万家,相比2012年底的4.43万家增长226%。

另一组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30.2万张,比上年增长8.6%;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6张,比上年增长4.3%,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这样的成绩单背后,是财政资金的不断投入。

2013~2015年,中央财政连续三年累计投入30亿元,支持建设10万个农村幸福院。2016年开始,中央财政继续每年投入10亿元、累计投入50亿元,在“十三五”期间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此外,民政部每年留存的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50%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7年分配资金额约为13亿元。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市场机制,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随着国家对社会力量介入养老服务产业的鼓励与支持,各种民营、外资企业对养老这一潜力巨大同时具备公益性质的产业投资热情不断高涨,纷纷布局投资。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养老服务产业将迎来持续的高潮,也必将催生一个更加完善的、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而每一个人都将从中受惠——不止于我们的父辈、祖辈,也包括正当盛年的我们。正所谓:他们的今天,便是我们的明天。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一个完善而有保障的养老体系,既是当下之急,毫无疑问地,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与担当。

猜你喜欢

银发服务体系人口老龄化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送返迷路人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镜中叹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银发心事
防范电信诈骗 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新规今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