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也是病
2018-04-08梁炜健林舒
■文/梁炜健 林舒
电脑游戏、电视游戏、手机游戏、掌上游戏机……随着电子数码科技的发展,人们接触到的电子游戏越来越多,可使用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如今,不仅仅是小孩沉迷游戏,不少成年人也在游戏中不能自拔,让人头疼。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将“游戏成瘾”归类为精神疾病。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经常沉迷游戏,应多加注意。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首次把“游戏成瘾”归类为精神疾病,还将更新《国际疾病分类》,专门为“游戏成瘾”设立条目。
最新版本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中,将明确列举“游戏成瘾”的多项诊断标准,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对游戏产生依赖,构成精神疾病。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诊断标准是:玩家对游戏越来越重视,以至于为了玩游戏放弃了生活中的其他趣味。之所以打算把“游戏成瘾”归类为精神疾病,是因为它可能使身心健康严重恶化。虽然它不像酗酒一样会让身体素质迅速变差,但“游戏成瘾”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健康。
根据相关判定标准,“游戏成瘾”的特点是:持续或过于频繁地玩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它表现为:在起止时间、频率、强度、时长和情境等方面,被游戏所控制;将游戏的优先性置于其他重要事项和日常活动之上等。
一般来说,“爱玩游戏”并不属于“游戏成瘾”,只要能在虚拟世界、学校、工作和朋友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即可。除了职业玩家因工作需要不得不玩游戏之外,其他人特别是小孩子,每天的游戏时间不应超过正常的社交时间。
游戏上瘾可致猝死
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杏莲副主任医师表示,人有许多需求,如安全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以上感情需求在客观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人就容易有挫败感,在游戏中却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得到补偿,因此产生精神上瘾。比如,攻击是人的一种本能,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攻击别人,在游戏中可以以象征方式让人得到宣泄。同时,游戏里当玩家有一定进步时,会获得道具、代币的奖励,从行为医学角度讲,这是通过奖赏增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称为“阳性强化法”。此外,当我们玩游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带来明显的愉悦感。
张杏莲指出,游戏上瘾的危害包括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包括眼睛、手指、脊柱健康受影响,严重时导致猝死。精神症状方面则包括情绪焦虑、抑郁,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比如产生妄想症状。更可能出现社会功能受损,如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
而对于游戏上瘾是否病态的判断,张杏莲介绍,从症状学上的物质使用障碍标准来看,一个人沉溺手机游戏,将其变成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导致难以自控,甚至令社会功能受损,这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其次,突然减少或停止玩游戏会出现烦躁、焦虑,说明对于物质使用已出现“戒断”症状。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包括自己是否会感受到焦虑、抑郁的痛苦,社会功能是否受损。二中有一,都可能是一个病态的表现。
沉迷游戏的不只是小孩
钟先生的儿子今年刚上初中,说起限制小孩玩游戏的时间,避免沉迷游戏影响学习,钟先生可说是费尽心思。“小孩子贪玩是肯定的,就算在家里不让玩,去了学校或外面,接触游戏的机会太多了,根本不可能隔绝,只能让孩子尽量少玩,加以引导。”钟先生表示,小孩能轻易接触到游戏平台,不可能让孩子完全不碰游戏,否则反而容易让小孩产生逆反和好奇心,想尽办法去玩。
钟先生介绍,他的小孩曾因玩游戏太多而影响学习,但经过引导之后情况已有所好转。如今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会让孩子适当玩一下。如果发现孩子那段时间内成绩有所下滑,会相应缩短其玩游戏的时间,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除了小孩的问题,让钟先生想不到的是成年人沉迷游戏后往往不能自拔。
在钟先生开设的一家网络销售公司内,由于其员工多为年轻人,他们日常聊天的话题也经常跟游戏有关。其中部分员工由于晚上一直打手机游戏到很晚,导致第二天上班无精打采。而在公司内虽然有规定不能打游戏,但一到中午休息,就会马上到公司附近的咖啡厅、餐厅聚在一起玩“王者荣耀”,甚至由于沉迷游戏而耽误上班。钟先生与员工交流得知,他们认为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放松和快乐,玩起来很难停下来。
及时接受心理治疗
“因游戏上瘾而求医已很常见,一两个星期都会遇到一例。”张杏莲介绍,曾接诊过一名18岁的青少年,爸爸挂了两次号来看医生,称小孩经常独自在房间玩游戏,不出门,不愿交流,连吃饭都要父母将饭放在房门口,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两三年,怀疑儿子患了“孤独症”。孤独症往往在读幼儿园时症状就比较明显。在接触该青少年本人后,张杏莲发现他从初中便开始玩游戏了。当时他在人际交往、学习上遇到困难,情绪不好,而家人未予以关注,自己也不积极面对,花在游戏上的时间精力也就越来越多,最终达到日夜不分的程度。但目前国内诊断系统并没有“游戏上瘾”的诊断标准,所以只是以“行为偏异”来诊断。
张杏莲提醒,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但如果这种行为问题已经导致自己很痛苦,甚至导致社会功能的受损,建议一定要加入心理治疗。对于未成年的小孩,家长要加以关注,了解小孩是否遇到学习、人际交往的困难,建议其多参加体育活动、人际交往,并加以积极引导。
成年人则需做好自我调节,主动参加文体活动,加强与家人的沟通互动等。如果仍无法控制游戏上瘾,建议寻求心理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