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文化遗产
2018-04-08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神奇的扎尕那 摄影/魏 翔
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项目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得中国农业文化再一次得到世界认可,这对于中国农业发展以及世界农业文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把植根于悠久文化传统和实践经验的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好,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活着的历史”,农业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尽相同,除了承载文化,它更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
稻田养鱼、桑基鱼塘、农林复合、梯田耕作、间作套种等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对于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传统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在实际劳作中累积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积淀,获取的农产品较独特,产生的生物资源丰富,具有的技术体系较完善,有突出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经济价值。
对农业文化遗产中传统知识进行保护和传承,是遗产系统内所有居民、当地政府及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应更多面向大众特别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开展农业传统知识保护宣讲活动,增强人们对于传统知识重要性及保护迫切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自身所有的传统知识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以及遗产系统的重要成分,具有重要价值,进而加深他们对于传统知识保护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是一类特殊的区域发展问题,除建立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外,还应当将已经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农村生态建设、精准扶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三产”融合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型农民培训与“双创”等政策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乡村振兴。
农业文化遗产是先民创造、世代传承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其所有者应当是依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他们理应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的保护者,同时也理应是遗产保护的最主要的受益者。对于农业类型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或者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核心的问题是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发展,让老百姓通过产业的延伸、链接,获得更多收入的时候,老百姓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