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数学优质生态课堂的核心要素及评价方法

2018-04-04常中坚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核心要素优质课堂评价方法

常中坚

摘要:构建小学数学优质生态课堂是新课改要求下一种新生的课型,是在教育改革中创新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课堂的核心要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思维的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实现合作互助学习,自觉主动的快乐学习。教师能在学生学习中,如能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就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鼓励和鞭策的作用,对课堂的教学效率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核心要素;评价方法

引言:小学数学生态优质课堂是将数学知识的传授与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体。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所有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因为这种课堂的教学形式,是建立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发展个性的学习方式,这正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人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欲望,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知识,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现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一、明确构建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核心要素

(一)构建优质课堂核心要素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数学基础的启蒙学科。小学时期是学生初步接触和认识数学知识,也是学生形成基本数学理念的阶段,更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把优质的生态课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才能真正凸显核心要素的建立和发展。其核心要素就是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以激发小学生求知欲、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勇于发扬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持之以恒,努力钻研的拼搏干劲,逐渐养成主动思维的学习品质,为自身的成长和成才打下牢不可破的基础。

(二)构建优质课堂核心要素

1.以情感为纽带,焕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创建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消除紧张的氛围,能使学生愉悦的投入到学习中。小学生对知识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用真情实感来巧妙的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以此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就会尽情的放飞思维与教师一同探讨数学原理,领悟数学的奥秘。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见解,让学生学习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找到学习的自信。从而爱上数学,并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

2.以激励为动力,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面对的是抽象的数字以及计算方法和原理等内容,这些看似枯燥的公式及算式的原理,皆来自于多少年代逐渐积累的智慧财富,比如各种图形的运算法则和公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实践,学生就会从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局限于课堂,可以利用走出去的方式,多给学生创设时间的平台,学生就会带着快乐学习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从实践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到丰富的数学知识。古人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胜过机械记忆的知识千万倍。

3.以生活为场景,激发小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

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真情实感,就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场景,让学生以自己经历的事情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探讨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教师从中给以适当的提示,让各个学习小组有效解决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问题,学生间就会活跃起比一比的热情,有了这种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为以后的大胆探讨的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会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4.以运用为契机,挖掘小学生的潜力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分类集合,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解决相应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得到收获和发展,然后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让各小组进行汇报讲解,这就是小学生在运用中潜力展示的过程。例如,在《和与积的奇偶数》的教学中,教师让每组学生用连个相同的偶数相乘的积,然后再分别用加法的形式表示出来。

或者再把两个数奇数相加,在用乘法的算式表现出来,问学生各算式分别添一个偶数和一个奇数会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展开讨论,来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建立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评价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评价方法是教学中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一个过程,掌握这一全面的评价方法,必须重视与三维目标的有效结合。而在落实与三维目标结合时,教师一定不要忽视了学生“双基”技能的提高。如果教师一味追求情趣教学,或者一味追求能力的提升,那就必然失去了生态优质课堂的核心要素提高的意义。因此在评价时要做到“三性”即评价要有准确性,评价要有亲切性,评价要有激励性。课堂上时刻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握学生的学习情感,让课堂洋溢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到知识。

结语:构建小学数学生态优质课堂的核心要素及评价方法,是当前教育教学的迫切需要,在教学中恰当运用评价方法,能使生态课堂的核心要素得到充分的落实,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并且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扣琴.小学数学教学生态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研究,2010(16)

[2]林大贤.浅析生命化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建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4)

[3]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核心要素优质课堂评价方法
责任教育下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
特色彰显 品在其中
初中阶段历史优质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语文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探索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解析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