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8-04-04徐友贵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

徐友贵

摘要:随着政府在初中领域新课改深度的不断加深,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最明显的就是由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主体的改变凸显了英语阅读在其教学策略中的重要性,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机械、僵化的缺陷。故本文依次为背景,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浅析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前言

初中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之一,其阅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英语兴趣的培养水平。因此,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下,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热情的参与到英语阅读的乐趣中去。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英语阅读作为衡量初中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核心标准之一,阅读的水平能直接反应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及整篇英语文章掌握和理解情况。但是多数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仅仅片面强调对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甚至不断要求学生对此三大模块进行死记硬背。这种“填鸭式”的僵化教学模式一方面在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使其对英语教学内容产生排斥心理的同时,也忽略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即:以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为前提进行相关阅读工作。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的英语教材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中,尽管有一部分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关于pandas的情景教学对话,但课堂实践活动中还是着重强调学生对动物词汇、疑问式句型等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没有从全局角度强化初中生对英语阅读及其在阅读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英语教师对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目标的不重视,从长远来说并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学生教学主体把握不足

在以往的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主导者,学生则是被接受者。这样单一性的教学模式极容易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足,阻碍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因为教师“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忽略了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及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的掌握情况,这样常常使既定的教学内容达不到应用效果。如在“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一章节中,相当部分的英语教师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教学方案先是对unexpected、backpack、by the time 等基础词汇进行讲解,而后不管学生理解程度如何再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述,最后则对本章节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在这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中尽管教师主导了课程进程,但对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认知的偏差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英语阅读作为更高层次学生英语知识的运用,其对初中生教学主体地位的要求更加明显。倘若教师一味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产生“教师主导-学生消极-教师再主导-学生排斥”的恶性循环。

(三)英语教学模式僵化枯燥

在应试教学的长期影响下,英语教师在讲解一篇英语文章时,常常采用对文章内容逐字逐句讲解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但整堂课的单一乏味的内容讲解,在使学生对英语文章内容产生乏味的同时也加重了英语老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英语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受这样教学思维的影响,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练习时,常把教材文章背诵、英语习题练习作为平时学习重点,但在课后英语阅读方面积累不足,束缚了英语发散性思维的塑造,易使学生难以在初中阶段为更高层次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学生主导,教师引导

在当前初中英语课堂实践中,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应该转变自身学习态度,主动提升自身学习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自己学习能力接受范围内的英语阅读素材,提高自己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课后积累。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借助英语教师对课堂的指导作用。在英语课堂上就不懂问题主动同老师进行交流,使老师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或者就某一英语章节的內容向老师提一定建议,以便于老师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对于教师来说应该主动的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到引导者上面,使自身的工作重心放在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等方面,有步骤、分层级的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实现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增强。

(二)模式创新、情景引入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要学会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具体来说,当一篇文章需要阅读时,老师可以实现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角色分配,然后选择若干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情景模拟,利用情景带入方式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到英文学习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下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文章讲述时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水平,通过师生一问一答等多途径的交流方式,增强师生友谊,加强师生互动。

结语: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携手共进。特别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思维,认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在发挥自身引导性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初中英语阅读有效能力的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王岩茹.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创新教育,2016(08):23-24

[2]张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教学研究,2017(12):45-47

[3]何小平.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16):55-55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