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2018-04-04赵艳恒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情感评价英语

赵艳恒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师的行为准则与学生的行为转变息息相关。如何才能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采取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

鼓励学生,消除自卑情绪。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积极消除或减少他们在外语课堂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平时加强与学生沟通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利用机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别是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更应时刻关心他们,用情感化他们,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需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排除来自外界的各种消极影响,学会自我调整心态。比如在课上,我常鼓励一些不太开口的或基础差的学生讲英语,哪怕一个单词的准确朗读,或是几个词组的认真书写,我都给予充分肯定,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树立起学好的信心。并鼓励他们要以自己的不断进步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学生答对问题时,要说很好、非常好、棒极了……之类的激励性语言, 使学生有成就感;学生说错了,要说没关系、再想一想……等鼓励性评价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很爱护他们,能促进学生在自尊中受到鼓舞,积极有效地学习英语,促使其一点一点地进步。

正视差距,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而且每一位学生都是感情丰富个性鲜明的,所以说,教师要正视学生存在的差距,采用赏识教育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心理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承认。教师要以真挚情感来感化学生,注意降低基础较差学生们紧张和焦虑的程度,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以真挚情感来感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乐于接受英语,使他们能愉快地参与英语学习。当他们不时地肯定自己,挫败感就会减少,有利于更好地接受英语。教师提的问题要有难有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成功的自豪感,能更加积极地学习英语。

加强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优秀教师都重视用积极的情感来教,用丰富、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使师生协调地配合。情感是好教学方法发挥作用的催化剂。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是联系教学主体的纽带,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有效地运行的重要条件。能促进教学的情感是积极的情感,阻碍教学进展的则是消极情感。不注重情感的作用,方法再好也难收到应有的效果。要用积极情感促进教学。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语言流利。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经常鼓励学生。

二、让学生大胆提问

课改以来,让学生学会自我提问日益受到重视,《英语课程标准》也已经把“初步学会从英语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列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实验教材中,“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请你提一个英语问题并解答”等类似要求不断出现。这也正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教育”的稀缺。

笔者是从事英语教育的一线教师,曾就学生的提问情况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如下:没问题可问。不知道该问什么,也因此从未向教师问过问题的学生约占20%,以成绩中下学生居多。有问题但不敢问。这部分学生最多,约占69%,以优等生居多,少数学生成绩较差。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有问题,但不敢向教师提出,也因此几乎没问过问题。所提问题思维含量低。将近有10%的学生偶尔会向教师提问,但问题含金量不高,与“这题该怎么做”类似的问题占到80%至90%(做题遇到困难时才会问)。随着年级的升高,自我提问的学生数量呈递减趋势。

在英语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英语活动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对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让他们敢于、乐于、善于提出问题,构建英语和谐课堂呢?

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

新《标准》强调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管理与评价、认识、交际等学习策略的培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遵循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自主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教师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达成默契。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认知与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灵净化、视觉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活动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到“我深信,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一切教育活动,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一切教育目的又都是为解决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而设定的。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凝聚着一定社会人们对理想社会和人生的追求。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培养学生自我设计与评价、自主学习与控制、相互合作及竞争创新的能力。新课标确定了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如: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包括对形式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学习的习惯与态度、以及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 对不同目标的评价,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或场景来进行评价。如对某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以在综合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可以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的考察来评价。

从课堂教学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积极创设有效学习环境和氛围,重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与帮助。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學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情感评价英语
情感
台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