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浅析

2018-04-04刘云辉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关系德育教育小学

刘云辉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当与小学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实现更全面、更有效的德育教育对于教学的开展大有益处。本文探究了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关系的现状,进而提出实现小学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关系

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德育工作,才能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质。因此,中共中央早在2012年12月就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对中小学生加强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如何在小学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是摆在我国教育者,尤其是小学一线教师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小学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关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乡小学在日常的教学中,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德育培养的做法还是普遍存在。在某些边远落后地区的小学,通过教学开展德育教育的做法更是少见。小学德育教育只是通过小学相关专门课程来开展,如小学思想品德课程。除了上述思品专业课教师外,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也不容忽视。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老师所起的作用占比65℅以上。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德育教育几乎都是通过班主任来开展。小学虽然也有德育处(有的地方称为政教处),但是这一学校部门由于人员少,主要从事全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不可能关注到在校的每一名学生。因此,首先德育的全员化管理,把德育贯穿于小学每一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做好现代小学德育工作的趋势。我国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了相关探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总体上看,把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开展有机的结合做的还不是很到位,部分城市小学做的比较突出,农村小学普遍忽视这一点。总之,我国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并不是很好,把德育教育目标贯穿于小学日常教学的做法更是不到位。

二、实现小学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小学教学目标,添加德育元素

现有小学教学目标还主要是知识目标为主,即单纯看学生通过教学掌握多少具体的课本知识,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因此,要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强化德育教育元素,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小学教学目标。笔者建议采用“三维立体”教学目标的设计方式,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最后一个目标就是德育教育目标的具体在现,它应当称为小学教学目标中最高的教学目标。以语文教学为例,要多多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如通过《黄山奇石》和《日月潭》等描述祖国壮丽山川的课文,可以设计爱国教育目标,通过《军神》等课文,可以设计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德育目标。再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很多老师觉得小学数学教学无法和语文等语言类学科那样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存在很多德育元素。总之,德育教育元素就存在于小学教学之中,只要我们去挖掘,总会有所收获。

(二)让德育教育真正贯穿小学教学始终

小学德育工作教育要想真正抓出实效,必须要把德育教育真正贯穿于小学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德育贯穿于学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够时刻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尽快提升小学生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要改变现有小学德育教学有始无终的做法,建立完善的贯穿始终的德育教育。同时改变主要靠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和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让更多一线小学教师参与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把学校德育教育目标与自己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小学数学教育为例,数学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数学课程讲授过程中,贯穿数学家等成功人物的案例教育,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让他们以这些成功人士为榜样,锻炼自己的品质。总之,小学德育教育要真正贯穿于小学教学的过程之中,真正实现全员化、时时化德育教育。

(三)设计个性化德育课外作业,延伸德育教育实效

小学德育教育要防止出现盲点。分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最大的盲点是无法做好学生校外德育教育的延续。在学校内部,通过各种德育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但是离开学校后,由于缺乏相关引导,德育教育效果往往出現倒退现象。要想克服这一缺陷,笔者建议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德育课外作业,让学生在校外也关注自身品质、行为习惯等素质的培养。同时要和家长紧密结合,必要时可以通过“家长培训课堂”的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德育的重要性。进而配合学校做好校外的德育教育工作,通过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德育课后作业的方式,延伸学校德育教育实效。如在小学思品课《讲卫生的好孩子》、《诚实守信》等课程设计中,教师完全可以设计课外学生卫生习惯和诚实守信德育个性化作业,提升学生对这一习惯和品德的认知度,有效实现本课德育教学效果。

(四)对教师的评价引入德育评价环节

要改变目前小学教师评价侧重于教学成绩的考核的做法,更加注重教师德育教育评价,建立完善有序的评价机制。具体做法:首先,改变现有小学教师评价模式,引入德育评价环节;其次,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升对教师德育评价的重视程度,必要时采用“一票否决制”,把德育评价和教师的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等实际利益结合,在利益驱使下,小学一线教师才会更加重视在教学中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等。有人说,评价是最好的管理。因此,加强对教师业务素质能力的评价,尤其是对德育教育能力的评价,应当成为我国小学在教师评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三、结语

我国目前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德育工作不重视,片面强调学生知识的传输等,其中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有效实现小学日常教学与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即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范围比较窄,没有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因此,笔者提出实现小学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如创新小学教学目标,添加德育元素,让德育教育真正贯穿小学教学始终,设计个性化德育课外作业,延伸德育教育实效,对教师的评价引入德育评价环节等。

猜你喜欢

关系德育教育小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