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多磨 磨砺成长
2018-04-04刘中友
刘中友
摘 要 对于怎样的一节课才是好课?虽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有不同的标准,可谓是众说纷纭,而多年前华东师范大学葉澜教授所提出的“五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得到了众多一线教师的认可,而如何才能备出这样的一节好课并上好这一节好课呢?
关键词 好课多磨;经验;磨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246-01
俗语道“好事多磨”,而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亦可以是“好课多磨”,磨在哪里?磨在教师的备课过程,在打磨中积淀经验,磨在学生的探究过程,在挫折中磨砺成长。
好课多磨磨教师。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磨什么?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如何引入会更有效?环节与环节之间如何的过渡会更加地自然贴切?练习题的设计如何能更好的体现出梯度来,如何更好地体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差异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提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时如何去引导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处?可以说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每一件事,需要考虑周全。
记得那次优质课选拔,一位老师所抽到的课题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学校数学学科的教研水平,在课例打磨的过程中,整个教研组都在出谋划策,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这位老师更不用说了,在完成正常的工作任务之余,没日没夜地,一遍又一遍的磨磨磨,仅教学设计的推翻重来就达九次,更不用其中对于细节的修改了。教学设计上用了心,但最终要在课堂上落实,所以又一次又一次地试讲,本校的学生讲完了,又到兄弟学校去试讲,到城区学校讲,到中心小学讲,到村小讲,之所以要选择在不同的学校讲,为得就是可以更多的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他们的回答是什么?他们的想法是什么?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知道当孩子面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会包括哪几种情况?这种积累更多的是量上的积累,如同超市备货一般,积累的是应对的“术”,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旦遇到极其另类的回答,可能就会卡壳。但随着量的积累,由量变会引起质变,即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上掌握应对的“道”,可以将学生的回答顺其自然的加以引导。如此一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做到应对自如。
唯有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懂得学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所再三强调的,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不仅要自己明白,更要明白学生的明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课前的教学设计中,不能老想着如何把自己的教案上出精彩来,甚至于将每个环节都死扣时间,小组合作时间就是三分钟,时间一到,不管合作得如何,一拍手往前看,接着就是汇报与交流……因为课堂的精彩更多的不是教师的精彩,而应该把课堂的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学生是否真正地听懂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同样的一个知识点,有些学生会一错再错,作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会好几遍讲,但孩子还是懵懂的,而如果是换作由学生来讲给他听,可能立马就懂了,原因在哪里?孩子是用了孩子们之间能听懂的语言、喜欢的表达方式去沟通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妨少问几句“你听懂了吗?”而是多问几句“我说明白了吗?”虽是“听”与“说”一字之别,但所要体现得却是以谁为主的站位问题,如果没有说明白,那么,就需要我们深入浅出地将我们教师的明白用更适合于孩子的方式变成学生的明白。
好课多磨磨学生。一节课如果上得如行云流水般酣畅,就如自己课前在脑海中所想象的那样,自己所提出的每一节问题,孩子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就给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那么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而言,可能是舒服的,是出彩的!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则可能是没有多少印象的。倘若每一个问题都是刚一抛出,便是小手林立,那么这些问题的含金量就值得怀疑。“静水流深!”在课堂上要容得学生出错,就如华应龙老师所倡导的,教师一定要容错,唯有容错,才能更好的化错,而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出错,就在课前预设中精心的给孩子铺路搭桥,牵着孩子避开一个又一个的“坑”,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你牵着孩子避开了一百个坑,但一放手,躲得了初了,躲不过十五,孩子就掉进了第一百零一个“坑”里!
因为孩子的成长不能由他人代替,每一个过程都需要他们亲身去经历。所以在课堂上要舍得让孩子经历挫折的磨砺,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呈现出来,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才可能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虽然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可能会在磕磕绊绊中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打击,但唯有这样的,他们才会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也正因为这份投入才会了有深度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真实成长的课堂,也是适合教师成长的课堂。
在好课多磨的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对孩子而言,都会在磨砺中有所获,有所得而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马伟中.好课不好看,何妨?[J].小学数学教师,2018(01):01.
[2]沈勇.为儿童的真实成长而教[J].小学数学教师,2018(1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