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瓶与旧酒

2018-04-04朱泓晖

读写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杂文鲁迅教材

朱泓晖

摘 要 俗话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中学生对于鲁迅文章的敬而远之可谓是由来已久,以至于语文教材中每一次关于鲁迅篇目的调整都会引发社会关注。鲁迅的文章,尤其是鲁迅的杂文,往往是争议的焦点。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也发现了鲁迅的杂文与高中生有着很深的隔膜,很难让学生走近文本,领会要义,进而理解鲁迅,了解中国。鲁迅的杂文是烈酒,是猛药,是中国社会的清新剂,在那个时代如此,如今更显出其独特的价值,因此是每个中学生不可回避的,务必对其深入理解的。

关键词 中学语文;拿来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230-01

《拿来主义》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它最初发表于1934年6月7日的《中华日报·动向》上,后收入《且介亭杂文》。文章针对当时学术文艺上的弊病,从批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说起,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后果,接着提出“拿来主义”及其方法,最后重申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意义。篇幅短小,思路清晰,观点也易于理解。但是,我问学生,同样的论点,让你们来写一篇议论文,你们会这样写吗?同学们大都摇头。再细细品味文本,有很多地方难以理解。比如,在批驳“送去主义”时所举的例子——政府在巴黎举办中国古典艺术展,刘海粟、徐悲鸿等在欧洲举办画展,梅兰芳应邀到苏联访问演出,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很常见,似乎找不到要批判的理由。文章要谈的是“学艺”上的事,第三段却举“送煤”的例子,并且按照自己的思路不断滑坡,描绘了一幅可怕的未来的孙子在佳节大典乞讨的画面。最出彩的部分用“大宅子”作比来论证“拿来主义”的方法,但其中的鱼翅、烟枪、鸦片、姨太太显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与前文“拿来”的主要对象——外来文化明显不符。这些论证很多是违反了形式逻辑,在立论上站不住脚。于是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价值产生了怀疑,这也是在语文课上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一次很好的体验。

如果这篇文章写得不好,为什么会入选教材,难度仅仅是因为作者是鲁迅吗?我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文体。

从它选自《且介亭杂文》可以看出这是一篇杂文,按照词典的定义,杂文是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光从定义出发,学生对此仍旧有着隔膜。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制高点,写于1934年的《拿来主义》是鲁迅杂文的代表作。通过对《拿来主义》的学习进而认识鲁迅及杂文的意义,应当是本课文的教学目标之一,而认识杂文的文体特点、传播方式及影响力又能够回过头来帮助我们回答前文所述的《拿来主义》中所发现的例证、逻辑等问题。

杂文作为一种报刊文体,与现代传媒有着血肉般的联系。例如现在的《文汇报·副刊》、《新民晚报·夜光杯》所刊登的多属杂文。但是现在的学生多数已不看报,纸质报刊的不景气已是全球性的问题。况且现在报纸的经营模式、言论环境、读者群体及其影响力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这样的比附依然与学生存在着隔膜。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大众最即时的信息接收途径是阅读报纸。所以当时的上海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汇集了大量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汇集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作家。而如今,大多数人早已不依赖报纸来接收信息,手机成了最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与那时的杂文最相近的莫过于如今的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文章。

作为推送文章,首先是要抓人眼球,要和时事热点相结合,要与当下人们的所思所想产生关联。以这个标准再来读《拿来主义》,就知道这篇文章最精彩的地方恰是他辛辣的讽刺和形象的比喻。比如用碰钉子讽刺清政府;用“终不知后事如何”揶揄国民党;给“大师”打上引号,“捧着”凸显郑重,“几张”又显寒碜,把徐悲鸿、刘海粟描绘成打肿脸充胖子的小丑形象,接着骂梅兰芳是“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后文的“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把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低头哈腰、摇尾乞怜、奴颜婢膝的姿态刻画得非常生动。接着评点时事,讽刺了中美“棉麦借款”协定、中德军事合作、抵制日货运动等。就连大宅子的比喻,也顺带着讽刺了一下当时的名人邵洵美。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上海,在下班途中的电车里翻开报纸读到这样的文字,一定会感到很带劲儿。鲁迅说他的杂文是“匕首与投枪”,但“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只是我们远离了那个时代,感受不到他笔下的热度了,所以在入选教材时加了那么多注释。

上世纪诞生的报刊杂文是一种未经规范化的文体,可谓“无体之文”,不苛求逻辑的完备。这恰给了鲁迅特别大的创造空间,1927~1936年鲁迅在沪期间的创作以杂文为主,他说:“我的杂文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用笔写下来,说得自夸一点,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是借此来释愤抒情。”所以鲁迅的杂文向来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主观性很强,不能作为史实来看待。如果他生活在当今,或许是微博大V,或许他的公众号关注量极高。

通过这个比附,学生们完成了一次古今的“穿越”,也更能体会这篇杂文的价值,由此走近了鲁迅,走近了杂文。有了这个基础,再分析文中的借助形象说理、“仿词”、“造词”等写作手法就有了可靠的抓手。

鲁迅的杂文依托于当时上海的报刊发行这种传播手段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达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和传媒载体及时代风云的高度统一。如今它被抽出来入选教材课文,就如一壶陈年佳酿,放在了农家的大酒缸里。我想语文教师应该用的新的瓶子把这就包装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品尝,也能够更好地品尝出滋味。

猜你喜欢

杂文鲁迅教材
教材精读
画与理
孔乙己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阿迅一族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