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思考
2018-04-04林晓娜
林晓娜
摘 要 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比重大,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却偏少,没有引起注意。而小学生正是思想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人群,对于事情的思考能力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成熟,法制观念意识更是薄弱。在课程上,关于法制的讲解也是少之又少。随着十八大报告有关《教育的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原来的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改为《道德与法治》,它不仅仅是教材的改变,而且是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变。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现状并结合核心素养等相关问题做出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制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080-01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不足,且生理、心理都不成熟。他们的好奇心很强,我们可以支持他们去发现一些新事物。看见新鲜事物会进行模仿也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一大特性。学习模仿一些积极向上的行为还好,但是,由于辨别能力不足,对于一些不良行为也争相进行模仿,就会造成恶劣后果。由此来看,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建设要引起广大教师及家长的重视。对于小学生来说,法制观念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他们经常活动的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经常活动的环境对于法制所进行的宣传不足以用来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法制教育却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行道德与法制观念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
一、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是教育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但是,相比较于初中、高中阶段来说,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却不足。在这样一个懵懂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还是一张白纸,通过正确的教导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是,在小学文化课程的学习上,仍旧是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所占比重巨大,而思想道德与法制的课程时长却很短。另外,教师对于思想道德与法制的教育经验不足,指导理论也不够丰富。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没有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课程展开,这就使得小学思想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收效甚微。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思考
(一)整合学科主体,实现道德与法制教学覆盖面积最大化
在小学的课程设置与设计中,对于小学生的思考方式等要有所顾虑。在小学课程设置中,道德与法制的相关课程内容,并不像语文、数学等其他课程一样单独设立进行理论探讨。在小学生的道德思想与法制的课程内容上会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内容进行课程设计。想要在短时间内对小学生道德与法制的教育达到一定效果就不能只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导。将课堂的知识理论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使得对小学生的教育提升一个台阶。
(二)推崇体验式教学模式,实现学生道德与法制素养的养成
通过对系统知识的灌输,让小学生学习一些艰涩、深奥的内容是十分困難的,他们的注意力永远都集中不到这些知识点上。因此,就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对小学生的教育效果明显不足。在真正遇到一些具体情况的时候又会感到迷茫,仍旧不能够进行正确处理。因此,在小学的道德与法制教育中,应当让小学生能够有一定的感知,让小学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应当怎么正确处理。进行体验式思想道德与法制的教学能够让小学生亲身感受道德与法制的重要性,进而对小学生产生教育意义。
(三)应用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近年来,不论是在那个层次的教育中,资源共享都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教育方法。在小学的思想道德与法制课程中,通过学习资源的共享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制观念。对于知识的获取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方法,因此,在学习中通过资源共享能够帮助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于学生来说,是对自己的提升也是对同学的提升。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收获许多的乐趣以及友谊。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良好的开始。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上,也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势。对于教育来说,每个学科都应当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道德与法制的课程开展,往往不会受到大家的重视,在这一方面,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要改变这种想法。思想才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根基。只有根基是正的、稳的,才能够保证大树茁壮成长。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制进行教育,是对学生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19.
[2]乔红旗.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思考[J].教育(文摘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