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浅析

2018-04-04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2期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引言

中国是个能源大国,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中能源产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面临严重问题。传统能源如煤,石油等都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会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严重破坏环境。因此,发展新能源产业,走绿色可持续道路,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甘肃省“十三五规划”中将新能源产业列为重点领域,并且规划了具体路线,加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甘肃省新能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新能源概念和产业特征

(一)新能源概念界定

新能源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大中型水电等广泛利用且技术相对成熟)而言的,它是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在开发研究,尚未大规模应用的的或者尚未开发研究的,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等等。除此之外,在2009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对新能源进行了明确界定,除上述普遍达成共识的新能源外,还把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形成的新的能源也纳入新能源的范畴,包括煤炭的清洁高效使用、车用新型燃料以及智能电网等[1]。

(二)新能源产业的特征

新能源产业是指包括新能源开发技术、新能源产品的推广与应用以及与新能源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等,是将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传统能源进行产业化的一种高新技术产业[2]。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新能源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常见的新能源产业主要有太阳能产业、风能产业,生物质能产业以及核能产业。

新能源产业涉及的行业范围相当大,产业链也很长,从三个方面看:新能源产业的上游主要是材料的生产和研发。以太阳能产业为例,上游主要是多晶硅和硅片的制备,晶硅的制备和切片严格受到成本和技术的限制,对光伏产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中游产业主要是整机和辅助设备的制造。风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及光伏产业市场环境比较宽松,市场竞争相对激烈。核电产业由于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市场准入的门槛相当之高,所以研发机构相对于其他中游产业较少;下游产业大体包括发电、有关产业的运营和管理,消费,以及其他一些跟新能源相关的产业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等。

三、甘肃省主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风能产业

甘肃省的风能资源总存储量理论上可达到2.37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五,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酒泉,白银和庆阳等地,可以利用的面积达17.66万平方公里。2005年以后,甘肃省的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其中酒泉风电基地是我国第一个千万级风电基地,每年能节约标煤25万吨,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更是拉动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2016年甘肃省风电电装机量达1277万千瓦,前三个嫉妒发电量达138.68亿千瓦时。

(二)光能产业

甘肃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其太阳能资源可以排到中国前三,年太阳辐射总量达4800-6400MJ/m2。甘肃省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丰富,配套能力强,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比较优势,把光伏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了甘肃省的新型优势产业。2016年甘肃省光伏装机量达778万千瓦,装机规模已达到全国第一位,前三个季度光伏发电量达到52.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

(三)生物质能产业

甘肃省的生物质能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粪,薪柴和城镇生活垃圾,是全省农民用能的主要来源,约占60%。甘肃省每年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等生物质能资源折合标煤可以达到1100万吨。肃省近几年来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项目支持,探索运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引进沼气专业公司,鼓励他们以“公司+服务网点+农户”模式,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破解了沼气工程难以管理等难题,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用上了清洁、高效的沼气能源。

(四)甘肃省核能

甘肃省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核工业基地省,发展核能有天然的优势。甘肃的核产业涉及了核燃料循环体系中的铀矿地质勘探、核燃料元件的制造、核燃料后处理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关键环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核工业体系。2015年,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建设在甘肃启动,这是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和技术产业园,投资达千亿。

四、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完善

甘肃省作为地理位置上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的省份之一,其新能源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新能源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不成熟,统筹规划调控强度不够,产业体系不健全,凸显产能过剩与不足的困境。根据甘肃省早年间风电装机容量数据的变化,甘肃省迎合了时代与政策,过分发展风电与太阳能,盲目扩大规模而不考虑市场局限性。这种产业结构的发展反映了甘肃省新能源发展战略意识的局限性。其次新能源发展产业链不够完善,上下游产品残缺不全,关键零部件生产、新能源利用配套系统的建设、服务行业非常弱小, 而新能源建设速度却极其迅猛。

(二)消纳能力不强

甘肃省用电需求增长放缓,消纳市场总量不足,就地消纳能力不强。甘肃省地理位置受到限制,市场经济不是很发达,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内的消化能力是本土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我国的新能源市场主要集中在海外,产业外向型特征比较明显,国内市场成熟度不高,甘肃省的新能源主要面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因为国家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硬性约束,使得没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来消化新能源的产出,这种不平衡局面抑制了新能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电网外送通道不畅

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电网外送通道不畅,电网发展滞后,新能源送出和跨省跨区消纳受限。甘肃省是甚至全国都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探索阶段,运行和管理经验的欠缺也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在新能源发电方面, 甘肃长期以来煤电为主的局面形成了固有的电网格局, 其电力规划与线路输送都与新能源产业不相配, 这导致了新能源产业发电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高投入和高成本[3]。甘肃省没有专用的外送通道,与其他省份相比,市场竞争力下降,加大外送更加困难。

(四)科技创新性不高

甘肃省新能源的发展较大程度上受到科技创新程度的限制,某些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先进的能源技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自身的创新性明显不够高,使得甘肃省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成本过高,阻碍了新能源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甘肃省作为一个传统能源丰富的省份,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传统能源,建造了许多与诸如煤炭行业等的传统能源行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如果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如何处理或置换改造这些传统的基础设施给甘肃省提出了很多的技术挑战。

五、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因素

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这样复杂多变的地势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甘肃省建立专有的电力外送渠道与相配套的基础设施。

(二)市场因素

甘肃省的省情限制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长久以来,甘肃省都是以煤为主的单一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所占比重很少,甘肃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时期,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倒U 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正处于爬坡阶段[4]。省情决定了甘肃省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是一传统能源为主,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矛盾十分突出,产业结构偏重明显,产业调整难度大。其次,甘肃省的市场经济不是很发达,生产的新能源难以自产自销,市场需求不大,抑制了市场供给。

(三)政府因素

政策效果影响了甘肃省新能源的发展,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政府也处于探索阶段,所制定的政策方针缺乏微观层面的安排,目标比较模糊,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长期来看缺乏有效的长效机制,从短期看,政府补贴、融资政策、税收倾斜等一系列涉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还没有出台[5]。政府盲目发展新能源产业诸如风电太阳能等光伏产业,未能考虑到甘肃省的实际情况。

六、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创新性人才。发展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应该以政府为支撑,建立从上而下的政府,企业,科研院,高校等基本骨架,激发企业活力,鼓励高校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协调互动、运转高效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二)加强新能源的运用

加强新能源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形成清洁、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消费方式。企业腾出一部分的发电空间由新能源增发,改变企业用电结构,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到新能源地推广中来。同时,鼓励酒钢、兰铝、金川、玉门石油公司等省内有自备电厂的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开展合作,发展新能源附属产业,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制定跨省区送售电计划,落实相关政府间送售电协议电量,实现河西新能源大规模送出。加强与江苏、天津等省市对接,争取开展跨区域中长期交易,解决甘肃省内部消纳能力不强的问题。积极配合政府政策,打破地区之间的壁垒,加大周边电力共享或者传输,积极开展新能源跨区域交易,促进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消纳。结合兰州市高铁、电气化铁路建设项目,做好配套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好电力外送设施, 减低企业成本,加大输出新能源。

(三)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

政府制定政策支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新能源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等新能源项目给予特殊优惠。建议设立省级财政新能源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制订新能源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配套装备的本地化生产、新技术研发、资源勘查等方面的补助投资和产业补贴力度。在扶持新能源的同时,也要积极做好对传统能源产业的安排,减少对传统能源产业的冲击,争取平稳置换。政府不只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还包括制定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政府引导省内外各金融机构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投入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及时满足能源类企业的融资需求。

甘肃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更是符合了环保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也有不能忽视的问题,我们更应该直面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使甘肃省经济走向更高的阶段。

[1]中央党校课题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M].2004.

[2]马爱芳.新能源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马继民.低碳经济背景下甘肃新能源发展战略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0(5).

[4]王海飞.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研究[J].地域开发与研究.2011.

[5]王伟; 吕文广; 王戬.加快培育甘肃特色优势新能源产业研究.[J]财会研究.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