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年”是怎么传下来的?
2018-04-03王越
王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很多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执着。春节这个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依旧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那么,春节是如何“诞生”的呢?
废不掉的春节
七十七年前的大年初一,公历1941年1月27日,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依旧到校上班。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为阴历元旦,故昨晚爆竹声通宵不绝,今日则市上各店均关门……今日到校办公者极少,受大环境影响也。”竺校长显然是有些不快,按那时的规定,哪怕大年初一,大家也是应该要来上班的。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宣布中国废除阴历(旧历),而采用阳历(公历)与世界接轨,用民国纪年。这样,原来代表正月初一的“元旦”,就不再承担“新年”的使命了,变成了公历1月1日的节日名称。公历1月1日至4日为新年假,传统的年节活动则相应前移:12月15日为年前扫除日;12月31日为除夕,举行夜宴;1月1日为新年正日,举行春宴;1月15日为元宵节,是日“打年锣鼓,游市上灯”。
实行几千年的阴历忽然改成阳历,大家都不适应。据《申报》报道,当年人们按照公历1月15日过元宵节,但天上却无月亮,因为那天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那么民间就只好一节两过,春节照旧。不过,把农历新年视为“春节”,也是后来的事了。在民国总统正式选举中,袁世凯胜出。1913年7月,时任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向袁世凯呈上四时节假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这是“春节”第一次被提出。袁世凯同意“春节”为全国性节日,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过年”被正式定为“春节”。
但尴尬的是,袁世凯后来复辟帝制,搞得人神共愤,他定下来的春节,也就不受欢迎了。1924年,孙中山就提出了废除春节的建议。后来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就直接废除旧历,禁止过旧年。春节不仅不放假,还不允许商店关门,要求正常营业;如发现按照旧历年节放假的学校、单位负责人,就进行严厉制裁;严禁贴春联燃烟花爆竹、互相拜年等一切过年的民俗活动。上海警察局发布了旧历年管理办法:一、禁止燃放爆竹;二、禁卖春联;三、没收邮递废历新年贺年片;四、不准各报刊刊载庆祝废历新年之广告等。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河北昌黎县政府曾派警察武力驱散民众的庆贺,各家挂起来的节日彩灯也全被没收。
废除旧历年,自然是新时代的要求了。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青年们热衷于新事物与新生活,认为过农历新年是守旧俗、不进步的体现。旧文化不破,百姓精神不容易革新,所以民国政府要如此严厉地废除春节这一民间旧俗。然而,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春节这个历史久远、且意义非凡的传统节日,如今依旧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中国人的原始信仰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以前。上古时期,禾谷一年一熟,人们自然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庄稼收获后,人们要杀牲祭神,丰收祭便是春节最初的起源。农历十二月就有“大蜡”之祭,合祭农田诸神,以祈来年不降灾害。农田诸神分别是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禽兽、坊、水庸。这八神大都与农事活动有关。据考证,先啬是神农,司啬是后稷,百种为百谷神,农为田神,邮表为井田道路问的界亭神,禽兽为猫虎神,坊为堤防神,水庸为沟渠神。八神中包括猫、虎,也是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丰收——猫可以吃田鼠,虎能赶走田里的野猪。
大蜡之祭这一天,就是腊日,到后来就演化为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如今的腊八节是作为春节的前奏曲,在古代,腊日其实就相当于过年了。虽然汉武帝将农历正月定为岁首,确定了正月初一过春节(正旦),但在汉代,腊日是与正旦齐名的盛大节日,声势甚至要过之。人们在腊日期间休息、团聚。郑玄十二岁,随母回家,“正腊宴会,同列十数人”,场面热闹。即使是囚徒也有被假释回家过节的,以显示政事的清明与宽大。虞延任淄阳令时,“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囚各归家。”
腊日除团聚庆祝外,还有一个重要节俗就是驱傩。驱傩是我们的祖先利用神灵驱除疫病的一项重要活动。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三子,死后化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一居人宫室枢隅处,喜好惊吓小儿。按照《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驱傩的仪式要选一百二十名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逐鬼童子,在方相氏(驅傩之神)的带领下驱逐疫鬼。方相氏和十二兽在前面边走边舞,童子头戴红色的头巾,身穿玄色的衣服,手里拿着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以及拨浪鼓,跟在后面唱逐疫的歌谣。最后持火炬将疫鬼送出城外,并将火把丢入洛水之中。
将房屋内的疫鬼驱除后,如何能保证以后家里的安全?这里又有神荼、郁垒缚鬼饲虎的神话故事。据纬书《河图括地象》记载:“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伺不祥之鬼、禽奇之属。”一旦发现鬼怪,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出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所以在驱傩仪式之后,当时的人们要在门上画上神荼、郁垒二神像,还要在门户上悬挂捉鬼的苇索。到了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是春联的前身。
爆竹真的就是“爆竹”
除夕守岁之俗,也是出自这种原始宗教信仰。民間传说:古时,有怪兽名曰“年”,形若狮子而独角。定时出现伤害人畜,人们苦无制服之法。一次,“年”闯入某村,巧遇穿红衣、燃竹竿取暖者,惊窜奔逃。于是人们每逢“年”出时,家家户户闭门家居,彻夜不睡,在门口挂上红灯笼,家里则灯火不灭,还要燃爆竹以驱“年”。“年”果然不再来。人们庆幸过了“年关”,敲锣打鼓,互称“恭喜”。从此便有了“过年”。
那时的爆竹,真的就是“爆竹”一一将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竹筒受热膨胀,最后爆出声响。声音也不小,唐朝名臣张说曾写诗抱怨爆竹的扰民问题:“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但是没有放爆竹,怎么算过年呢?王安石就在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以后,人们用上了火药爆竹。这种火药爆竹不仅有霹雳的雷声,而且有硝烟散出。当时人们相信爆竹散出的硝烟能驱散空气中的病菌,所以在瘟疫发生的时候,也要燃放爆竹。
那时的爆竹,跟现代的鞭炮已经没什么区别了。人们将单一爆竹编连接在一起,这就是放“编炮”。因炸时如舞长鞭般响震,又被叫做“鞭炮”。据《武林旧事》记载,当时的爆竹已经用上了引线。
除了驱邪之外,爆竹又有了“封门炮”“迎神炮”“报旺鞭”这类“迎新”的用法。这种演化路径,跟春节节俗的变迁一致。秦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的原始宗教信仰影响,春节也渐渐从鬼神崇拜的迷信思想中解放出来,开始初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的节日。节日变得欢乐愉快,习俗生活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
在唐代,宫廷中要大宴群臣,奏九部乐,还有舞狮表演,以歌舞颂扬太平盛世。在民间也同样喜庆,除夕夜要吃年夜饭,喝花椒酒。大年初一、初二过后,唐朝人开始走访亲友,互相邀宴,称为“传座”。春节期间若逢立春,人们还要剪纸做成春幡戴在头上。在北宋,大年初一,开封府还会开赌禁三天,任百姓娱乐。百姓家里再穷,也要穿上干净的新衣服,把酒相酬。
与春节有关的神话故事,也不再那么狰狞可怖,而是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五花八门新增加的门神取代了神荼、郁垒等先秦门神。这些新门神主要有“祈福类”“道界类”“文官类”“武将类”,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界类如钟馗与王灵官,文官类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
秦琼与尉迟恭成为门神,至少是明代以后的事了。这要归功于《西游记》。小说中写道,泾河龙王私改下雨的时辰点数,触犯了天条。他去找唐太宗李世民求情,李世民承诺救他,却没做到。泾河龙王的冤魂便纠缠上李世民,秦琼与尉迟恭便来为皇帝守门,从此邪崇不入。后来李世民觉得这两个老将军太辛苦,便在门上贴他们的画像,居然也管用。
灶神的祭祀,也变得有趣起来。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开封人祭灶,十分省事。在灶上贴灶马(灶神的坐骑),用酒糟涂抹灶门,称为“醉司命”。民间一般认为灶神是玉皇大帝派驻人间的使者,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在腊月二十三日他会骑马上天,跟玉帝述职。如果灶神醉醺醺地上天,就能少打几个小报告了。但从常理推断,这么投机取巧显然不行,所以后来又有了更好的办法,就是给灶王爷敬灶糖(麦芽糖)。这种黏度极高的糖,不仅能粘住了灶神的嘴,还能让他“口舌甘如饴”,就只会说甜言蜜语了。
一年仅一次,妇女穿白衣
过年的欢乐气氛,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从隋代开始,元宵节有了灯会的节俗。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公元606年,隋炀帝杨广为显示国力,招待外国使者,曾调集数万民间艺人进京,在正月十五这天演出各种歌舞技艺,戏场绵延八里,夜以继日,张灯结彩。
面对宫里、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灯轮、灯楼和灯树,隋炀帝诗兴大发:“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他也成为了给元宵节写诗的第一人。
到了唐代,元宵张灯风气更盛,元宵节的灯会也延长到三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政府机关也要放假三日。为了让人们通宵观灯游赏,节日期间还取消了平时的宵禁,即所谓“金吾不禁”。宋朝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放灯的期限最短三天,最长则能延长到七天。政府机关同样放假七天。到了明代,元宵节的时间还在延长。朱棣曾经专门下旨,元宵节前后取消宵禁,并赐百官十日假期,随意饮酒作乐,并要求从此之后,永为定例。
宫中的灯火被称为“鳌山”,即是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壮观是壮观,就是容易酿成火灾。正德九年,鳌山大火,火焰一直蔓延到乾清官,皇帝朱厚照倒是淡定,他在豹房(位于紫禁城西北角)望着乾清官方向开玩笑说:“好一棚大烟火也。”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元宵是春节的尾巴,更是一年之中唯一的狂欢节。因为没有宵禁,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平时难得出门的妇女们也在此时得到了自由,入夜之后,她们往往结伴在城中四处游逛,或过桥,或拜庙,或摸黑去触碰城门上的门钉,一次便摸中者就视为有生子的吉兆。出游妇女之众,有时连男子都要“稍避”。这种习俗,时人称之为“走百病”。
《金瓶梅》第十五回中的西门庆一家老小也未能免俗,在正月十六这天,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西门大姐等女性,都“穿着锦绣衣裳、白绫袄儿、蓝裙子”,到大街小巷上去走百病、看花灯。到了第二十四回,陈敬济又带着家中众人去“走百病儿”。月色之下,穿着白衣的妇女们“恍若仙娥,都是白绫袄儿,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满,粉面朱唇”,看得陈敬济眼花缭乱。
妇女穿白衣,这是元宵节特有的习俗。在平常日子,白色是禁忌的颜色,红色绿色才是主流着装配色。但是,在元宵夜皎洁的月光下,一切都不一样了。妇女穿上白衣,就像穿上了“夜光衣”,会显得更加鲜明夺目、如仙似画,同时也有了几分轻佻的意味。所以,“走百病”也叫做“走百媚”。
(参考:萧放,《春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