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于内河的中国帆船
——松浦章《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评介

2018-04-03张宏利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河水运帆船

张宏利

(1.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松浦章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海洋史学家,在清代航运史与海外贸易史,尤其在日本、琉球、朝鲜有关中国帆船资料的发掘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以此之故,松浦章被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称为当代日本史学界研究中国海洋史的领军人物。[1]除此之外,中国水运史亦成为松浦氏另一重要关注对象,其大作《清代内河水運史の研究》已于2009年2月由关西大学出版部刊行,翌年6月便有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董科先生译为中文,并交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排版发行,嘉惠学林。这部专著奠定了松浦氏在中国水运史领域的地位,关西大学名誉教授桥本征治赞誉其为“中国水运史研究的第一人”。[2]

《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是第一部考察清代水运史的著作,书中以大运河、长江两大水系作为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水运主干线,居于主干线上的各处税关,运行于主干线的众多帆船,通过点、线、面的描绘,为我们勾勒出清代水运景象。

一、内容概述

水运大体上分为两种:内河水运与海上水运。《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着眼于前者的研究,全书分为序说与序章、明清时代的水运、清代大运河的水运、清代长江水系的航运、清代内河水运诸相等五个篇章。

序说与序章。首先,梳理中国人、外国人对中国帆船的称谓,依据帆船的大小而将大型帆船称作戎克,小型帆船呼为民船。其次,介绍中外学者以清代常关制度与商品流通视角,考察大运河、长江等河流上各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出学界缺乏从船舶种类及运营方式的视角,研究清代的水运的论著,这也是松浦氏在本书中研究的重点所在。

第一篇明清时代的水运。这一篇属于综论性介绍文字。重点介绍以下四个专题:一是江南水运。作者认为明朝统治时期,江南复杂、发达的水运网业已成型,形成了连接各个市镇之间的主要航路,内河船担负起江南地区运输的任务。二是长江水运。简略叙述明清时代长江帆船的通航区域、帆船种类及长江流域物资流通情况。三是沿海水运。以官员呈给乾隆帝的奏折为基础史料,考察18世纪中国沿海地区船舶起始地、数量及北来南归载运的货物等情形。四是钞关与榷关。介绍明清两代设于内陆河川各处的钞关、榷关,以及沿海四省新设海关对帆船征税的具体情况。

第二篇清代大运河的水运。作者指出20世纪上半叶,大运河仍然具有沟通中国南北货运流通主干道的地位。以航运史的角度,对清代大运河漕运情形进行考察。一是漕船速度。根据《钦定漕运全书》《运河纪略》,简要介绍载重漕船在不同县境运河段的漕运期限,得出不同省界运河的航行速度各异的结论。不仅如此,对空载而归的漕船速度亦有考证,认为空载漕船速度要比负重漕船快60%。二是漕船载重量。认为漕运大小与运河水系有很大的关系,考证航行于大运河之上的漕船载重量,最小约有3吨,最大约有53.7吨,最常见的为11-17.9吨。三是漕船数量与航运区域。指出每年有4000只左右的漕船,运载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地税粮至天津、通州,这些漕船约占大运河帆船总数的10%。四是探讨较少为中外学者关注的江南、江北水运情况。重点就江南三角洲、长江下游江北两大地区民众灵活运用船舶的具体情形展开研究。以江都县甘棠、无锡县梅里、吴江县黎里、湖州府菱湖、桐乡县乌青、嘉兴新丰、松江县张泽等为节点,概述江南地区的水路网络。根据行船用途,将航行于江南、江北地区内河上的船只分为迎娶新娘的船、收租的船、运输货物的船等,以用途命名的船则有田庄船、渔船、航船等。作者别出心栽使用航行中遇强盗、窃贼的史料,为我们展现了江南运河、江南各水域、太湖、江北诸水域不同航段民众航行的真实情景。江南、江北水网上的民船,一方面作为官吏移动交通工具,运送公金、装载公务前往相关机构等;另一方面民众将大量或少量物资运往各地,还具有旅客运输、私信传递等职能。五是税关。以扬州关、苏州关为事例,考察了两关的机能、通关船舶种类与数量、税收来源等。

第三篇清代长江水系的航运。由长江下游的芜湖为起点,以长江上游的四川为终点,详细考察了芜湖、九江、汉口、四川几处民船航运业,指出沟通各地商品流通的帆船、汽船推动当地商圈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一是阐述受长江水系之利而形成的芜湖市场,列出来芜湖的民船种类,并划出这些民船的活动范围。二是简单述及明代九江钞关,以机能、通过的船舶等详细考述清代的九江常关。三是长江水系的航运业推动了汉口的繁荣,从民船停泊的埠头、汉口船行与船栈、来航汉口的民船种类及载重、民船运营结构、民船课税等方面,论述汉口民船业的实际发展形态。四是四川的航运以长江为主,且与下游湖北、湖南有着紧密的关联。介绍四川民船的称谓、用料、载重量、航运状况等。因四川河流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决定其以小型船只为主要船型。四川生产的井盐、茶叶很大一部分由民船运输至各地。

第四篇清代内河水运诸相。主要论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依据日本《清国洞庭、鄱阳两湖沿岸事情》《清国湖南省湘潭商业视察复命书》《在长沙帝国领事馆管辖区域内事情》等,考察湖南帆船、轮船的航运情况,胪列湖南帆船的种类、航行日数。其研究表明湖南航运最大问题在于丰水期、枯水期水位相差甚大,受此影响,部分水位低的河段只能通行帆船,帆船较轮船而言,更适合湖南的水运。其后又重点考察长沙民船业,近4000只的船舶分属于衡州、永州、常德等帮,每帮船舶载重不等,但拥船数量差距不大。二是认为武夷山茶叶集散地的江西省河口镇,因其方便利用江西省内河航运将茶叶运送至广东出口海外而得到迅速发展。河口镇水流平缓、水位深且河道宽,适合大型帆船通行,其地成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商人暂泊船只之地,在长江通航轮船之前的帆船时代盛极一时。随后考察福建崇安县星村镇到河口镇的路线与路途后,得出经由广东向欧美诸国出口的武夷山茶,大都是在兴村集中后经陆路运往河口镇的结论。又分析清代武夷山茶仅准陆路、内河运输,而禁止海道运送的原因,乃是基于海上难以稽查违禁夹带等的考虑。这种情况直到五口通商之后才有改观,彼时武夷山茶经闽江水运至福州,再经海运输送至广东,由广东运往欧美等国。三是以专篇形式研究鲜为学者关注的内河湖泊河川的河盗、川盗、江贼、湖盗,列举发生于江南运河、长江以北水域不同地方的河盗及太湖的湖盗、长江的江贼等诸多具体事例及其抢劫过程,并配有选自《点石斋画报》的多幅河盗、湖盗劫掠图片。这些盗贼横行于长江、大运河及相关水系,不仅袭击客商劫其钱财,而且还绑架人物、掠夺物流活动中的重要货物,从而阻碍人的移动、物的流通。

终章,清代内河水运的旅人与物流。叙述三个主题。一是以《福建进京水陆路程》考察清代使用内河水路的旅人,即琉球使节进京的旅程,比较陆路、水路后,认为水运最为便利。二是南方所产布类、生丝、竹材、木材、瓷器等物品,多由船舶运输到北京,因此长江、大运河的水运得到充分使用。三是以晋江、九龙江为例说明内河水运和物流状况,特别指出九龙江在1981年尚有帆船行走的景象,由于这属于尚未受到改革开放大潮影响的传统中国水运,更可谓弥足珍贵。

作者在书后附录了《北新关志》与吴中孚《商贾便览》所见内河航运船舶、《中国省别全志》所见中国民船名称清单,详细列出了民船名称、船型、船种、吨位、隶属的省份、主要航行水域,并配有多幅帆船图片。这为欲深入研究中国帆船形制、帆船的地域性及其活动范围的学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据此可大为减少其搜集史料的工作量,能够快速进入科研研究阶段。同时,对中国帆船感兴趣的读者而言,亦不失为极好的阅读材料,通览本书既可领略中国帆船独有的魅力,又可在书中尽情畅想中国帆船航行各地的盛景。

二、作者治学特色

(一)选取研究视角有新意。关于清代内河水运,长期不为中外学界所重视,而作为日本学者的松浦氏却独具慧眼,敏锐的意识到行走于内河的中国帆船支撑着中国的物流事业,也正是因为帆船的存在,方使物资的大量流通成为可能。以此为起点,松浦氏将中国帆船航运实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写就了《清代内河水运研究》《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3]《清代帆船沿海航运史研究》,[4]向中外读者展现了中国帆船在内河、沿海地区的航运实际状况,并在书中提出许多新见。受惠于此,奠定了松浦氏在中国水运史研究的地位。

(二)史料以丰富翔实见长。松浦氏延续其一贯的风格,本书中大量征引了中日两国史籍,涉及到档案、地方志、报纸、时人报告等各类史籍。中国方面史籍有《宫中档雍正朝奏折》《雍正朱批谕旨》《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与《刑部档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中外日报》;上海图书馆藏《培远堂偶存稿》与《湘桂粤三江民船运输调查》《农工商不奏九江商埠设立商务总会请给关防折》《乌青镇志》《嘉兴府城镇经济史料类纂》《南浔镇志》《吴县志》《九江府志》《铅山县志》《淮关统志》《芜关榷志》《漕运全书》《钦定户部漕运全书》《督漕疏草》;浙江图书馆藏《运河纪略》《杭州运河文献集成》《商贾便览》《见闻杂记》《南游记》《江苏海运全案》《同文汇报》《申报》《沪报》等。

此外,作者注重使用中国权威出版社编印的《新编实用中国地图册》《全国交通营运线路里程示意图》《中国交通营运里程图集》《福建省地图集》《江西省交通旅游地图册》等,用以标明某一河段通航里程。

(三)中日学者研究成果并重。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日本学者,重视挖掘、引征中国史料,却对现当代中国学人的相关研究论著不予重视。与此不同,松浦氏非常注意中国学界的研究现状,并在书中予以介绍,大量引用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求充分吸收之。此举,避免了重日本学者研究成果而轻中国学者研究的趋向,利于增强中日两国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便于彼此了解对方的最新研究情况,由此共同推动中国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化。

(四)注重实地考察。松浦氏常专程来中国,或者利用来华开会之机,赴苏州、扬州、上海、宁波、武夷山、巴东县、常德、河口镇、九曲溪等地做实地调查,并将拍摄的部分图片于书中展示出来,以飨读者,阅览者由此能够直观地领略中国帆船的魅力,畅想帆船往昔的盛况。同时,通过实地考察,也为古今对话提供了场域,在此空间中展现出帆船由古及今的发展脉络。

(五)绘制大量表格。书中绘制的清代漕船数量、某一时期各省漕运船数、各关通关船舶数、来航苏州船舶名及来源地、来航芜湖民船之种类、芜湖海关入港出港中国籍帆船数、九江关通关民船数、九江关船料、来航九江常关民船、汉口船只数及吨数、来航汉口民船种类航行地装载货物、寄港重庆民船船名船数等数种表格。透过这些表格,既可映射出作者所下之功夫,又可直观的呈现中国帆船船名、种类、载重量、装载货物种类、航运地、进出港帆船数量等情况,作者据此可以非常直观地获取关于帆船的种种有效信息。

三、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名实不副。以书名《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观之,当以清代主要内河水运作为研究对象,然览其内容,仅探讨大运河、长江水运实态,未能将中国境内主要内河水运涵盖其中,因此之故,无法展现中国水运的全景,正可谓是名实未能尽符。

(二)水运史研究尚待深入。松浦氏研究范围限定于大运河、长江,侧重于南方水系的研究,对长江流域水运论述尤为详审。然则,大运河水运仅涉及苏州、扬州,对其北方境内的河段则没有涉及到。对水运同样发达的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珠江、晋江等航运情况,或偶有提及,或只字未提。囿于此,无法比对南北、东西之间的水运异同之处,总结某一段河运的特色之处。全书主要论述中国水运的兴盛历史,但对其受到轮船业强势竞争,导致其衰落的历程则未能加以关注,水运业衰落的原因亦未能引起作者的注意。至于水运对当地社会、大区域、国家有着何种影响,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外国势力、商人力量等对水运产生怎样的影响,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三)体例尚待统一。作为本书核心的第二篇、第三篇的体例安排,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二篇清代大运河的水运,首先总述大运河的水运发展情形,又分地域考察大运南北航运实态,最后选取苏州、扬州为具体事例来详加说明。第三篇清代长江水系的航运,则是选取自长江下游至上游的芜湖、九江、汉口、四川四个地方,分别探究其水运发展情况。综上可见,作者在框架的设计上,缺乏整齐划一的思考,这也人为割裂章与章、章与节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总之,该书无疑代表着目前中国帆船内河水运业研究的最新水平,虽存在一些尚待完善的问题,但也说明这一研究领域发展空间甚大,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该领域,不断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期待作者日后修订时能弥补上述不足,继续发挥在该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

[1]杨国桢.松浦章与中国海洋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3):21.

[2]松浦章撰.董科译.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序1.

[3]松浦章.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M].杨蕾,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531.

[4]松浦章.清代海外贸易史[M].李小林,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1-691.

猜你喜欢

内河水运帆船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帆船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帆船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