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阈下“三俗”文化的应对策略*①

2018-04-03夏从亚

关键词:文化

王 会 夏从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文化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要从正面入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需要从反面着手,清除一些文化垃圾和毒素,抵制不良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庸俗、低俗、媚俗为主要内容的“三俗”文化在文化领域内长期存在,引起了政府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批判“三俗”文化、抵制“三俗”文化成为文化部门的重要工作。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文化风气一度有所好转,但“三俗”文化并没有彻底根除,它们以不断翻新的内容、变化多样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的存在于文化生活之中。这些“三俗”文化的存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成为坚定文化自信中的“不自信”因素。“三俗”文化在当前都有那些表现?如何从学术上认识“高雅”和“通俗”?怎样区别“三俗”文化和“通俗”文化?在当前“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我们积极地应对“三俗”文化,客观地看待和认识“三俗”文化的内容,逐渐清除“三俗”文化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文化上“雅”与“俗”的问题向来是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所谓“雅”一般是指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类型;“俗”则是指浅近、通俗、流行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类型。评判一种文化的“雅”、“俗”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对于不同的人,文化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对于不同的时期,文化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言:“雅俗古今之分,不过时代之差,其间固无界限也”。*王国维:《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年。《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都曾是广为流传的民间词曲,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古典诗词无疑都是十足的雅文学;“凡水井处,无不歌柳词”,当年俗气非凡的柳永的词,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发展,在今天也成为雅词,这是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流变的结果。*张旭宏:《浅谈艺术的雅与俗》,《大众文艺》2012年第11期。通俗文化可以通过受众之广润泽人心,高雅文化以其格调之高提升大众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味,在大众文化时代,“雅俗共赏”应成为文化生产的自觉追求。

文化中的“高雅”和“通俗”属不同的艺术形式范畴,而“通俗”和“三俗”则属道德评判范畴,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三俗”文化是指去掉了“通俗”的平民化、生活化和大众化,转而带有庸俗、低俗、媚俗性质的一种文化类型。“庸俗”一词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指平庸鄙陋,不高尚*邹文静:《改革开放以来语言风格粗鄙化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2014年。;“低俗”是指那些尚未达到淫秽色情等级,但又明显带有猥亵、不敬、脏话、有伤风化、庸俗无聊、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等下流内容或者公然冒犯社会基本道德水准的文化*张九海:《文化中不能承受之俗》,《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媚俗”则侧重于“媚”,指过分迁就、迎合受众,以作态取悦上级或大众的行为。具体来说,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三俗”文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从内容上看,“三俗”文化并没有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而是走向了反面,以“假、恶、丑”为主要表现内容。在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的“假文化”中出现了各种养生大师、气功大师,包括“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张悟本和号称“气功大师”的王林;微信的朋友圈里漫天传播着各种谣言和假新闻,包括养生八卦、假寻人启事、不实消息、虚假慈善等,甚至出现了造谣和抹黑军队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在不堪入目、价值扭曲的“恶文化”中,有通过网络曝光的各种“艳照门”事件,有随意侵犯他人隐私的“人肉搜索”,有“酒瓶抡头、拳打脚踢”的不良视频从网上流出,有在某些偏远农村地区出现的艳舞团表演,还有网络直播平台中的看相卜卦、色情暴力等内容,满足了部分人猎奇、偷窥的心理癖好。在以丑为美、哗众取宠的“丑文化”中,芙蓉姐姐和凤姐通过“炫丑”一夜成名,普通人凭借一段搞怪作秀的视频也能被捧为“网红”,甚至出现了两男子穿着日本军服在车站作秀只为当“网红”的事件;而在各类电视访谈节目中,不断地曝光夫妻矛盾、父子反目、吵架争斗、邻里纠纷等内容,以此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从形式上看,“三俗”文化的制作者没有使用较高的艺术创作方法和精雕细刻的艺术加工,没有遵循“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原则,而是惯用恶搞、颠覆、歪曲等手法,对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华历史和民族英雄公然进行抹黑和丑化。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被不断地恶搞,从之前的视频《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改编小品《木兰从军》,再到单位联欢会上恶搞的经典曲目《黄河大合唱》,甚至《国歌》和《国际歌》也拿来被恶搞,这些“三俗”作品既无内涵也没有深度,曲解传统经典文化的价值。有些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没能真实的反映历史,种种雷人片段出现在“抗日神剧”中,包括手撕日本鬼子、拿着手榴弹炸飞机、各种穿帮镜头和不合逻辑的台词,诸如“八年抗战开始了”、“我爷爷九岁的时候就被日本鬼子残忍的杀害了”等等。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民族英雄被用来随意歪曲,各种所谓“解密”英雄的网文层出不穷,先是爆料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然后就是造谣刘胡兰被乡亲所杀、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还有的恶搞潘东子参加青歌赛、董存瑞炸碉堡的炸药包上抹上了胶水……娱乐有边界,“恶搞”也要分对象,这些丑化英雄,恶搞经典,颠覆传统的“三俗”文化,对英雄事迹随意捏造,对民族历史任意歪曲,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

在价值观的引领上,“三俗”文化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背道而驰,倡导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没有起到正确引导群众的作用。以《甄嬛传》《宫》为代表的一系列宫廷争斗电视剧,宣扬了勾心斗角、借刀杀人、以恶制恶的伎俩。层出不穷的网络炫富事件,使青少年幻想一夜成名而忽视依靠自身奋斗取得成功,转而羡慕“官二代”和“富二代”。新闻中对明星的追捧使得“追星族”们更加狂热,明星的八卦、明星的豪宅、明星的花边新闻成为关注的焦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注度不如演员黄晓明的一场婚礼,而中国女排夺冠的新闻也淹没在王宝强的离婚事件中。各种大型网络游戏不断翻新花样,不断的升级和换装备,使得有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不仅耗费财力还荒废了青春和时间,无奈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戒网,将他们送到戒网瘾学校,却又出现了“暴力戒网、虐待学员”的事件。以自嘲、颓废、麻木的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成为一些年轻人的口头禅,“都行”“随便”“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什么都不相干”,“佛系”青年们好像看破了红尘,完全没有青年人该有的朝气与理想。这些“三俗”文化正在用消极的价值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冲击着青年一代,起到了败坏社会风气的作用。

抵制“三俗”文化的提出由来已久,2010年7月,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提出了“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此后,社会上不良的文化现象和风气得到了治理,但“三俗”文化并没有彻底根除。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些作品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98页。。种种“三俗”文化的出现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顽疾”。“三俗”文化泛滥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失去了底蕴的文化就会变得浮躁和肤浅,“三俗”文化的泛滥说明了我国主流文化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文化自信,是自“三大自信”之后党中央提出的又一重大论断,这四个自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当前“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文化自信的提出,表明我党对文化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文化自信是指本国人民对自己所拥有的文化内容充分接受,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其文化生命力怀有敬畏与信仰之情。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这些都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主要内容。要以文化自信的态度、实力和精神,积极清除“三俗”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促进文化发展进步、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提升个人素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一,文化自信是一种态度和立场,能够告别文化自卑从而走向文化发展和进步。“三俗”文化之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自身文化的否定,源自于文化发展中的自卑心态。随着近代以来国力衰弱和列强入侵,很多有识之士在救国图存的道路上探索,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同时也开始质疑自己的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青年对几千年来的封建意识形态展开猛烈攻击,但是矫枉过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文革”中,传统文化更是批判和清理的对象,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如礼仪、修养、优雅和品味当作“封资修”一概加以排斥,社会文化品位一度下降。这种文化自卑的心态和对传统文化自暴自弃的态度导致文化危机的出现,中华民族一度丧失了文化自信心。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三俗”文化的出现正是这种文化自卑的心理作祟。出于自卑心理,不敢轻易表达言论,所以只能转向调侃、讽刺、挖苦小人物和弱势群体获得暂时的满足;出于自卑心理,底气不足,所以不敢理直气壮地评判其他文化,只能用自我解嘲和戏谑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现实的不公,聊以自慰;出于自卑心理,没有形成自己的立场,所以随意跟风媚俗,丧失原则和立场。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立场。坚定了文化自信的态度,就能够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感,文化就有了定力,才不会跟风媚俗。坚定了文化自信的态度,就能够鉴别不同文化的内涵和层次,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张扬自我文化的主体性,在实践中把握自身文化的发展前景。坚定了文化自信的态度,才能进行跨文化间的平等对话,有肯定自己的资本,也有否定别人的能力,能够掌握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在“三俗”文化泛滥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态度和立场,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二,文化自信是一种实力和底气,能够清除不良风气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三俗”文化之所以出现的客观原因在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源自于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当今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在急剧而迅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某些社会问题,诸如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矛盾加剧、诚信缺失、信仰危机凸显、道德滑坡等,由于社会制度和解决机制尚不完善,所以这些问题在短期之内得不到有效解决。“三俗”文化趁虚而入,以庸俗的形式、低俗的内容、媚俗的姿态吸引人们的眼球,用恶搞、大话、戏说、改编等形式夸大社会问题和某些不良现象。再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和便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社会监管的不到位的情形下,“三俗”文化迅速在社会中蔓延,并将这些社会问题转变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致使社会文化品味一再下降。

拥有文化自信的实力,能为民族发展和国家强盛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2013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一个民族的强大,必须要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气度和底气,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保持自己风格,吸纳外来营养,使其独具民族特色。拥有文化自信的实力,能带来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和健康高尚的社会文明。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较好的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用高雅、健康、先进的文化作为引导,必然能够清除“三俗”文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升社会大众的欣赏品味和文化追求,形成高尚、健康的社会文化风气。

其三,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和动力,能够转移人们的低级趣味从而获得个人素质的提升。“三俗”文化之所以出现的主观原因在于个人情感的不正常宣泄,源自于受众欣赏品味的下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期,呈现出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同时并存。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下,人们反而容易迷失自我,容易出现信仰缺失和精神领域的荒芜。部分群众不能正确地看待一些社会现象和自身出现的问题,前途迷茫,不知所措,失去了人生信仰和继续奋斗的目标,造成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盛行,玩世不恭、及时行乐的思想占据了他们的头脑。“三俗”文化迎合了这部分群众的情感需求,用低俗的内容暂时满足了其感官刺激的需要,以个人情感的不正常宣泄为主要方式,引导其逃避现实问题。在这些看似“通俗生动”和“真实自然”的包装下,呈现出低级趣味、粗俗不堪、黄色暴力的文化垃圾,填补了少数人情感暂时的空虚和寂寞,降低了其道德水准和文化欣赏品味。

文化自信能培育高尚的社会风气,能够使人们摆脱低级趣味从而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有了这种精神动力,个人就能够正确对待不良社会现象和自身出现的问题,不会被暂时的困难所羁绊,也不会沉迷于个人的小情感之中,不会整日做“宅男宅女”,从而逐渐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这种精神动力,人生就有了奋斗和追求的目标,青年一代就能摆脱“丧文化”,告别颓废;中年人不再整日高喊“中年危机”,告别“油腻”。有了这种精神动力,就能够提升个人的欣赏品味和文化追求,能够使人们摆脱“三俗”而追求高雅。恩格斯说过,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恩格斯:《反社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第98页。人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三俗”而追求“高尚”,标志着人在多大程度上从“兽性”到“人性”再到“神性”的过程,也标志着人的解放和自由的程度。

树立和培育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源于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心。文化学者费孝通于1997年首次提出“文化自觉”,指出了实现文化自觉需要了解自身文化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位置,明确自身对人类文化发展所应担的文化责任,共同追求人类社会及文化未来发展的美丽图景,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坚定文化自信,应对“三俗”文化,首先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其次要拥有对待不同形态文化的包容之心,最后要对自身文化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创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应该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是应对“三俗”文化的前提

文化认同感是指群体内成员对自身文化内容的肯定,并充分尊重自身文化的价值。文化认同感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强烈的认同,是该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不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认同,则足以瓦解一国的基本制度和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只有在认识和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多元文化世界里明确自己的位置,建立起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增强我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这是应对“三俗”文化的前提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增强本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宣传和精心培育,使中华文化保持绵绵不绝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较强的社会影响,能够依靠自身特色吸引和征服群众,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也就使“三俗”文化丧失了自己的受众群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包括诸子百家的思想观念、辉煌绚丽的文学艺术、睿智深邃的伦理道德、独具特色的语言风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体现,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体现。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革命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传统精神和积极的思想价值。革命文化很好地诠释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革命文化的体现。这些富有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发展特色的革命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尤其是在应对“三俗”文化方面,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影响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支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正是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才取得了各项事业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自然,这也是我们清除“三俗”文化的思想保障。

(二)文化能够自信:拥有文化包容心是应对“三俗”文化的方式

文化形态是丰富多样的,文化包容是处理和对待多种文化形态的正确方式。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包容心态和善于学习的民族,中华文明就是在包容中发展、在发展中包容,不断地去融合各种文化。我国历史上经历过几次民族的迁徙和大融合,中华文化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地交流和发展,如琵琶和古筝都曾是西域乐器传入中原,现在已发展为我们的民族乐器。中国人民善于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精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不断的中国化,现在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我国借鉴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经济制度,实行改革开放使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实际上,拥有文化包容心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必然能够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文化环境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双百”方针的指导使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空前的活跃态势,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文化、民间文化、休闲娱乐文化、大众文化蓬勃发展,改变了过去“文革”时期“一言堂”的文化环境,人民群众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选择。这就需要用文化包容的心态,积极地开放地对待一切文化,包括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文化包容需要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不同形态的文化,正确对待、承认和允许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存在。不可否认,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低俗的文化因子,在一个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也有权利选择高雅、通俗的文化和艺术。不可否认的是,“三俗”文化和通俗文化有某些形式上的相似点,但“三俗”文化和通俗文化并不是一码事。某些通俗文化往往能够击中时代的痛点和人性的敏感之处,相较于高高在上的“雅”,它们反倒显得更具有生命力。一味地否定和消灭通俗文化,恰恰是虚弱而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应对通俗文化,不是要简单地抵制和彻底消灭一切通俗文化,而是要正确对待通俗文化,承认和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真正改造通俗文化的通道。在文化自信的这种包容心态之下,社会生活中的通俗文化会越来越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包容通俗文化并不意味着“三俗”文化也就自然地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文化包容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不同形态的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能只注重“高、大、上”,还必须“接地气”,处理好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格调的“高雅”与“通俗”、传播的大众与小众、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要具备高雅的品味和积极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有通俗的形式,才能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绝不能因为反“三俗”文化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使自己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孤芳自赏。这就涉及到一个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问题。在文化发展中,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精英文化虽然市场普及率不高,受众群不广,但其注重精神方面的价值追求,能够起到提升民族精神的作用;而大众文化扎根于广大民众这片沃土中,是广大民众情感与理想的载体,因而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当代特有的价值。

在当代社会,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各自受众群体和范围领域发展的同时,也在相互借鉴学习,在相互渗透中不断地发展。大众文化创作要服务大众、面向大众,但不是一味地迁就、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文艺工作者要遵循文艺“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创作方法,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逐步提高民众的欣赏品味。精英文化不能孤芳自赏,必须改变姿态,以新的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逐步扩大受众群体。帕瓦罗蒂等世界三大男高音的音乐会在故宫广场举办;知识界精英开始接触大众媒介,《百家讲坛》越来越多地面向大众;《中国诗词大会》以大众竞技比赛的形式使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可以看到,大众文化丰富了精英文化的形式和传播途径,精英文化提升了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品味,促进了大众文化的提高。只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共同发展,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抵制“三俗”文化的泛滥。

(三)文化必然自信:进行文化创新是应对“三俗”文化的根本

“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页。,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和创造是文化发展的实质,能推动文化自身的发展和更新换代,有助于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三俗”文化之所以屡禁不止,在于它用不断翻新的内容,变化多样的形式吸引群众。应对“三俗”文化带来的挑战,消除“三俗”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进行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不断地生产高雅、健康、动人的文化作品,使文化保持源源不竭的生命力,这是应对“三俗”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新,既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之中,也要注重对既有理论资源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外部环境来讲,国际文化交流和意识形态交锋的背景,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入侵的趋势,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输出、技术输出和价值输出;从内部环境来讲,当前我国人口众多,多元价值差异共存,并处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期,带来了部分民众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新,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反映中国人民的丰富生产生活和中华民族日益发展的崭新变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文化建设的灵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文化创造和创新,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立足点。毫无疑问,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灵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如果放任“三俗”文化自由发展,就会丢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新,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文化建设的灵魂,用高尚优秀的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普遍的社会共识,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00页。

第三,以红色文化提升文化内涵的境界。红色文化起到发扬革命传统美德、鼓舞全体人民凝心聚力的作用,能够提升文化内涵的境界。“中华民族不仅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3页。,红色文化倡导革命英雄主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孕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个人服从组织”的精神,是中华儿女战胜敌人、取得革命胜利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能够让今天的中国人牢记历史,珍惜当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能够鼓舞全体人民凝心聚力,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认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前进。在当前的文化生产和文化创作中,必须要对中华民族的英雄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第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发展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基,是进行文化创造和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当前文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内涵,为文化交流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积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交流和国际竞争中,发扬民族文化特色是本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当前国际上出现了“中华文化热”,“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相继成立,扩大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自身价值被人们重新认识发现。2017年2月7日中办、国办印发实施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必将成为滋养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必将被每一个中国人所接受,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理念必将被全世界所认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坚定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最大限度的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倡导和建立雅俗共赏的文化局面,消除“三俗”文化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用优秀的文化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