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的优势特征及发展局限探析
2018-04-03翟新明郭凤丽王馥庆
翟新明, 郭凤丽, 王馥庆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19)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国内翻译为“慕课”)因其大规模、在线和开放等特点区别于传统课程模式而吸引了众多学习者,曾一度被认为是一场“触动”传统高等教育根基的教育革命浪潮[1],引起了政府、高校、学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哈佛、斯坦福等美国名校的示范效应和商业资本助推下,各国高校生怕错失先机,纷纷加盟。继美国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MOOC平台之后,英国12家教育机构也推出了名为“未来学习”(Future Learn) 的MOOC平台,集合英国顶尖大学的力量,为英国以及全世界学生提供课程[2]。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先后加盟edX和Coursera,随后北京大学等C9中国常青藤大学及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共建中国“慕课”平台,同年10月清华大学研发的中文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学堂在线”正式上线,面向全球提供高等教育资源。短短三年时间,“学堂在线”就吸引了超过500万注册用户。目前国内MOOC的研究和实践一样潮流涌动[3],逐步从MOOC的发展历程、技术与平台环境、对传统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深入到MOOC中教与学的模式、质量监控、课程认证和市场运营等领域,但MOOC 有关基本问题却鲜有论及。结合MOOC实践,探究MOOC的本质、优势和局限,对我们理性应对MOOC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教学与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 MOOC的内涵界定
一般认为,慕课“是一种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在线课程”[4],它通过开放的学习网络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以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是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教育模式创新和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探索。
首先,MOOC是一种课程形态。不论是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还是基于行为主义模式的xMOOC,都具有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要素,即课程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既提供视频、教材、习题集等传统课程材料,又通过学习网络建立起学生与内容、教师及学生的交互,并穿插测试等反馈性评价开展课程学习[5]。不同的是,cMOOC通过学习者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掌握的信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适合创造性学习;xMOOC主要通过微视频演示教学内容,并穿插测试和讨论等交互,易于知识重复,接近高校传统的课程学习。
其次, MOOC是一种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学习方式。它不是简单地把课程视频放到网上,不是单纯的教育技术革新。它不仅使课程系统向全社会开放,而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学习者的需求与学习行为,设计、组织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评价与服务,引导学习者在交互中自主探究知识,从而完成教学全过程。它是从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向以激发学习者内在动力为主旨的新型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转型的一种积极尝试[6]。
最后,MOOC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商业运营。MOOC不但需要团队的开发,而且需要一定的网络载体,成本很高。商业资本发现了 MOOC背后数以百万计的学生群体所蕴含的商业化潜力,与高校合作,积极探索MOOC运营的商业模式[7]。如edX组建过程中,就至少投入了1 亿美金,仅仅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就已分别向edX注资3000 万美元。目前典型的MOOC都是教育机构与提供资金和网络资源的供应商通过签订外包合约予以运营的,以致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教职人员担忧MOOC的商业化会使大学教师失去对课程内容的知识产权[8]。
可见,就实质而言,MOOC是承载着实现学习自由与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教育理想的,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并进行商业运营的在线开放课程形态和新型学习方式。
二、 MOOC的优势特征
1.课程资源的优质性和开放性
MOOC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课程资源的优质性和开放性。一方面,从目前MOOC在美国、英国和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课程的开设者都是世界一流大学或者区域名校的知名教授,他们依托丰富的学术资源、优秀的课程团队和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丰富、前沿、权威,通过学习者、内容、教师的交互激发、培养学习者探寻知识的兴趣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些优质课程资源是完全开放的,不但其入口开放、面向全球的学习者,没有国别、校际、学历、职业等限制,而且课程资源开放,学习者可以自由地获取课程内容、交互信息、数据资源和服务。
2.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首先,课程学习的时空自主,学习者利用学习终端自主决定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参与课程学习,摆脱传统课程授课时间和物理教室的时空限制。其次,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者根据自己学习目标、兴趣、学习时间以及对教授的个人喜好等制定个人课程学习目标和计划,自主决定学习哪些教授的哪些课程,自主选择甚至自己生成课程内容。最后,课程学习进度和方式自主,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当的终端,并根据个人情况掌握课程学习的节奏、步骤、速度或方式,选择暂停、重复和快进。这样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习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避免了现行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授课模式的弊端。
3.知识资源多元整合与共享[9]
网络时代,知识“已经不再是高度结构化的、控制化的、线性的形态,而是松散的、去中心化的、网状连通的”[10],然而传统课程仍然沿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加以传授。MOOC不但具有知识资源的大容量存储能力,而提供了知识资源多元整合与分享的新模式。MOOC课程模式下,根据教师提出的话题和基本课程资料,分布于全球的学习者借用各种学习工具从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获取与话题(主题)相关的知识并与教师、学习者交互,形成知识存储、整合和学术交流平台,最终实现知识资源的自然筛选、整合、存储与共享,甚至生成新知识,其理念暗合了网络时代背景下知识建构和传播动态、多元的需求。
4.课程教学的数字化和“可移动性”
信息技术的变革对课程单元与教学模式数字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MOOC为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曙光。首先,它实现了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存储、呈现的数字化,将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知识点拆分并录制成为视频予以呈现,而且教材等学习资料也是数字化的。其次,它实现了交互的数字化,运用Google、 Groups、推特 、博客 、维基 、You Tube等多种工具和平台创建数字化的“在线”实时交互式论坛与学习空间。第三,它实现了学习评估与指导的数据化,通过对网络平台记录下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大数据”的数字化分析,对其学习需求、学习进展与学习态度进行有效性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指导。最后,课程教学的数字化使其具有高度的“可移动性”,MOOC支持多种终端和浏览器,这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接触“名校、名师、名课”,符合信息时代人们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和便捷化的生活习惯和学习需求[11]。
三、 MOOC的发展局限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强调塑造人格、养成品德。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MOOC具有自身的优势,但由于其目前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还有待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与克服。
1.教师的“隐身性”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和碎片化
MOOC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始终面对的是视频中的教师、数字化的教师、披着“网络面纱”的不完全的教师,真实的教师隐身于网络之后,与学习者天涯一方。MOOC更多体现的是课程与开放教学资料的集合,缺乏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无法体现课程教学的意义,“慕课是老师制作的,但不是让老师教而是像学生自己读书一样使用的东西”[12]。
另一方面,MOOC教学内容是不确定和碎片化的。教师在课前不需准备完整的教学内容,更不用撰写详细的讲义,只需预先准备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等学习材料和教学设计,然后组织和引导对该主题感兴趣的学习者展开讨论、思考和交流,从而生成和发展新的内容。也就是说,MOOC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师和学习者在交互中共同完成的。这样形成的教学内容分散、不确定而且不够深入,使课程教学的学术严谨性不足,而且缺乏教师的实时指导和帮助,学习者很容易迷失在凌乱的海量信息之中,不知道如何甄别有价值的信息,该从何学起,接下来的步骤又是什么。
2.师生关系和情感的虚拟性和学习体验、文化熏陶的缺失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情感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教学活动是否生动、形象、具有感染性与教师的情感投入有很大关系[13]。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知识建构的过程不是个体头脑中封闭的事件,而是要通过学习者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合作活动才有可能进行”[14]。因此,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情感是实现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基础。虽然MOOC中多是世界顶级高校的教师和课程资源,但师生关系是数字化的、虚拟的,而非亲临名校校园、直面名师,没有教师当面教导答疑,没有同学直面碰撞交流,缺乏课堂氛围和真实情景的质感。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MOOC的教学情景和氛围非常逼真,但“无论技术发展得多么智能化、人性化,机器始终有别于人类。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机器所不能代劳的”[15],在线论坛也无法达到真实情景的交流、讨论的效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感情的交流和沟通可能会造成情感缺失,影响学习效果,甚至会使学习者越来越沉迷于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交流越来越少,增加得网络“精神病”的可能性[16]。人本主义认为,学习不仅是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真实体验。学习体验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密切相关。虽然MOOC在教学内容的生成、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方面有所创新,但仍然是对真实课堂教学的模拟,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更缺乏校园的经历和文化的熏陶,无法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塑造人格、养成品德,而知识又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文宇、图形和数字等载体呈现出来,MOOC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通过教学手段传递给学习者。隐性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和不易传递他人的特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格、品德则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隐性知识和人格、品德深深植根于学习者行为本身和所处环境之中,只能通过学习者自身体验、感悟、探究和亲身经历来获得[17]。学习体验、校园经历和文化熏陶的缺失,使MOOC学习者难以获得隐性知识、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
3.MOOC缺乏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的总体规划设计是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前提。MOOC以实现学习自由,将优质课程资源向全世界开放、推动知识的传播为己任,目前整体上处于汇聚课程阶段,尚未看到经过“总体规划设计”的面向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传统学校专业教育相比,MOOC课程多且零散,课程内容不确定,课程学习计划缺乏教师的指导,面对众多的课程,学习者很难建立科学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只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理解“自由”学习。这种缺乏系统性的学习不利于专业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
4.MOOC目前尚不能满足大众化学习的需求
首先,MOOC虽然向所有人开放,但是从目前各MOOC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来看,一方面课程内容学术性、专业性较强且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一般都用开发者所在国的语言,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这意味着要想投入MOOC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知识背景、技术素养和相应的语言能力。
其次,MOOC在知识结构和组织方式上具有去中心化、自组织和内容动态产生的特点,学习者使用多种平台进行资源的分享和话题讨论等,需要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真正能完成课程的都是一流、优秀的大学生”[18]。
最后,MOOC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参与课程是完全自由的,属于罗杰斯所谓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实用的学习,如果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坚韧的毅力很难坚持下去。但是,绝大部分学习者难以克服人类的惰性,在缺乏明确的动机和外在约束的情况下,很难维持强烈的学习需求。
课程难度、语言障碍以及对学习者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坚韧毅力的潜在要求,导致MOOC的参与率和课程完成率较低(多项数据显示,在MOOC平台课程注册的学习者中,真正完成课程的比率一般不会超过 10%)。这是MOOC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MOOC要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在课程资源的内容、形式和技术等方面既要考虑高层次专业化学习需求,又要兼顾一般的大众化学习需求。
5.MOOC的商业化运作可能侵害教育的公益性和学术性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商业资本的本性。将向全世界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推动知识的传播的宏大理想建立在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之上,可能会违背MOOC的初衷,使MOOC沦为盈利的工具,使MOOC的课程内容屈服于更能赚钱的形式和技术,侵蚀教师的学术自由,影响教育的公益性和学术的严肃性。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已公开表达了这种担忧[8]。
另一方面,MOOC的商业化运营,也会促使教育面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为社会提供精良的教育产品和服务。
四、 结语
教育是塑造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MOOC因其“天然缺陷”[19]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高等教育,但其“鲶鱼效应”已然显现。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积极借鉴MOOC的理念、技术和方法,确立创新、开放的教育理念,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善于运用网络等信息化教育手段和共享网络教育资源,设计和组织教学互动,协同知识创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