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8-04-03王绍辉徐恬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髋臼假体股骨颈

王绍辉,徐恬

(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髋部损伤四科,河南洛阳 471002;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影像中心,河南洛阳 471002)

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扩大,其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也逐年上升。股骨颈骨折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造成的骨质量降低联系密切[1]。股骨颈骨折患者大部分使用内固定治疗方式,但该治疗方式可造成较高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在临床上应用有限。近几年,常使用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2]。在该次研究中,将该院2012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1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 60~90 岁,平均年龄(70.92±5.16)岁;根据garden进行分类:Ⅲ型患者51例,Ⅳ型患者29例,右髋关节44例,左髋关节36例;外力致伤28例,摔伤35例,交通致伤17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41例,女39 例,年龄 61~91 岁,平均年龄(70.66±5.74)岁,根据garden进行分类:Ⅲ型患者48例,Ⅳ型患者32例,右髋关节42例,左髋关节38例,外力致伤30例,摔伤34例,交通致伤1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使用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患者保持侧卧位,患侧向上,使用络合碘消毒,在髋关节外侧做一个切口,切开关节囊,切除关节囊增生,将患者股骨头取出,股骨矩长度保留在1~1.5 cm,冲洗髓腔,打入生物性股骨柄,安装双极股骨头假体,稳定、持续加压,待骨水泥干固为止。

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术前准备与对照组相同,清理患者骨赘、盂、唇、髋臼剩余关节囊等,冲洗骨碎屑,使用生物性髋臼假体试模,满意后安装生物性髋臼假体,螺钉固定,装入高铰链聚乙烯内衬。顺序磨锉股骨髓腔至满意,安装试颈及试头。复位处理患者髋关节,对其人工关节、髋关节活动范围、下肢长度的稳定度进行判定之后,脱位并卸下试样,打入生物性股骨柄,安装组合式股骨头,使用塑料头及锤子将其敲紧,复位患者髋关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从患者关节活动灵活性、功能、疼痛状况等方面判断患者治疗效果。总分值为100分,90~100分,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中;70 分以下,为差。总有效率=(优+良+中)/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来进行检验,用[n(%)]来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80例,其中优者43例(53.75%),良者21例(26.25%),中者 14例(17.50%),差者 2例(2.50%),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80例,其中优者 31例(38.75%),良者 16例(20.00%),中者 23例(28.75%),差者10例(12.50%),总有效率为 87.50%,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6,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状况

观察组轻度疼痛患者35例,中度疼痛患者36例,重度疼痛患者9例,对照组轻度疼痛患者23例,中度疼痛患者22例,重度疼痛患者,35例,两组疼痛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5、5.301、21.191,P<0.05)。

2.3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80例,其中假体松动患者1例(1.25%),出现感染患者2例(2.50%),静脉栓塞患者2例(2.50%),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80例,其中假体松动患者2例(2.50%),出现感染患者4例(5.00%),静脉栓塞患者 7例(8.75%),并发症发生率为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5)。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属于临床多发疾病,且老年群体比较多发,其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容易跌倒,稳定性差、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造成[3]。股骨颈骨折疾病术后可能出现众多并发症,且病程较长,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患者老年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并且因为老年患者大部分都伴随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因此,术后愈合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

临床上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比较于保守治疗及内固定治疗方式来说,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减少股骨头坏死症状、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卧床时间[6]。并且因为患者骨质疏松症状,骨折后其骨折端具有一定程度的剪切力,患者即使卧床休息,也会因为髋部自身肌肉的收缩力造成断端间出现剪切力,难以保持骨折断端稳定状态,产生松动现象,严重者可出现内固定失败[7]。目前主要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风险相对较低,可满足活动量较小的老年患者髋关节活动需求[8]。并且比较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操作步骤相对较少,术中出血量低,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适用于身体素质稍差的老年患者[9]。但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使假体与患者髋臼更加匹配,结合效果更好,并且有效降低术后出现关节疼痛的概率,缩短进行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的时间,促进患者快速恢复[10]。并且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髋臼与假体对人体的下肢生物力学更加接近,患者可更加自由地进行假体髋臼前倾角、臼外展角等功能训练[11]。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的人工股骨头是由金属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金属头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髋臼软骨的摩擦,降低患者髋臼的翻修率及磨损率,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12]。

在该次研究中,将该院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7.50%,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充分说明比较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身体素质较差、年龄较大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已经出现髋关节病变的老年患者,相比较而言,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髋臼假体股骨颈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