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与培育路径探析*
2018-04-03张路杨
张路杨
(哈尔滨理工大学 保卫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一表述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发展和建设的新要求。在我国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作为肩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神圣使命的大学生如何在价值选择、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日常践行的自觉追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时代境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现实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精神内核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人的信仰的“总开关”和精神上的“钙”。然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现代性的隐忧、信息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纵深推进使大学生这一主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信仰迷失、崇尚自我、注重金钱、价值冲突、道德丧失、行为失范等现象,这些社会转型期的“副产物”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强劲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滞”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内心的认同、孕育和发芽。这务必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对策。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情感认同的根源及表现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方式和宣传方式比较偏重抽象、深奥的理论“灌输”,这就遮蔽了和消弱了理论应有的光芒和思想力量,以致很多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持被动、忽视、怀疑甚至抵触的情绪。这自然致使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汲取动力不足,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匮乏。
2.社会转型期,利益处于全面调整中,各种被主观臆测、放大和随意传播的“负能量”舆论或事件充斥,这些消极的东西腐蚀和瓦解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如不文明乘车、“老人摔倒、不敢扶”;“关系门路”和“潜规则”、各种不公平与不透明的“标准”和“信条”大行其道;追求权力与金钱,幻想“一夜暴富”和“不劳而获”等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共同心态并将其意识形态化为一种值得追求并期待获得的生活方式。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呈现出“可怜而又可鄙的舒适”、意义的“烟消云散”、道德视域的“退却”、一切神圣的崇高东西被“亵渎”、被恶搞等状态。就如吉登斯所言:“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1]结果是大学生“追求的社会目标、经济活动与文化创作仅只在追求一些无法高尚其志的价值,生活本身缺乏值得奉献的理想,物质生活的富足中尽是一些空虚的心灵。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便成为心灵空虚的表现与结果”[2]。
3.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目标追求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教育过多重视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统一要求,过多注重了整体性、标准性和目标性,忽略了大学生主体本身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特殊性,忽视了大学生的不同现实需求,出现了重理论灌输、重宏观目标指导,轻微观行为养成、轻实践探索的现象。
4.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信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各种新媒体的传播中占有一定比例,导致部分大学生失去方向,失去判断,不知所措。一些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思想文化、制度模式和生活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不愿学习,不思进取,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爱国主义流于口号。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情感认同的现实后果及挑战
消极的社会现象导致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信任让位于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以利益为基础的生活秩序,使诚信、道德、公平、文明、感恩、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平等、奉献、和谐这些等宝贵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未能有效地传承进而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遮蔽”。马克思说:“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3]275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相信,以上这些有关大学生的种种“景观”是我们全球化进程中,历经改革开放以及社会转型期所承载的短期阵痛和代价。但是,我们必须要从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入侵)等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由于我们忽视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教育和培育,以致它无法成为大学生个人思想和行动的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和行为标尺,造成了大学生在各种社会思潮下徘徊和犹豫,甚至造成了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凝滞”“膈膜”和“断裂”。理论是由实践产生并为实践服务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的阐明。”[4]党中央适时以高度的理论自信、文化自觉和实践探索的大无畏勇气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使之“能够在个人、组织以及社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在整个经济社会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与实施对象之间形成合作关系,从而减少制度实施阻力,进而减少社会运行的阻力[5]。
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思想基础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6]28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广阔理论空间和基本框架,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勇气和智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党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问题。大学生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才能在情感中欣然接纳、内心中高度认同、行动上积极践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高度关注人的存在与发展,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最高价值追求。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3]294
我们发现,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辩证分析和科学的批判,但对资本主义之后的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仅在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论争中就其思想体系和宏观图景作过宏观性的具有指导性和预见性的理论设想,但始终未作过具体的论述或明确的表达,只是宣称决不提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现存方案”,即使在谈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时也往往多是从生产方式、生产力等角度去论说,为后人的与把握带来一定的困惑。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以极具理论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理论表达,确立了一种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和统一的基本指针。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在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传承与发展、时间与空间上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又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上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它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认识、发展和建设的新要求、新飞跃和新自觉,丰富、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学说;同时也回应了或部分解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一个价值难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源泉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不仅靠经济、政治等硬实力,还靠文化、意识形态等软实力。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和整合国内多元文化思潮的总纲领、总遵循。今天,我们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糅杂、相互碰撞、相互斗争的多元、多变的共时态时空下,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纽带、思想基础和心灵上的方向引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从世界历史的发展看,价值观的竞争,不只是思想观念之争,而且是谁引领历史发展趋势,谁掌握文化前进方向的话语权,谁占领文化软实力和道德制高点的争夺。”[7]价值观作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社会的进步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推动民族和国家走向文明富强的内驱力。马克思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的支配的。”[3]98“必须依靠意识形态的信仰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某种价值取向,为人民对执政党的忠诚、信仰和服从提供理论依据和伦理依据。”[8]因此,作为肩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任的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前途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要求。“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9]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危机比其他任何危机更能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根基。社会迫切需要和呼唤新的主流价值观对其民众进行引领,这一价值观的引领同样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的实现。
三、培育路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践旨归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重要前提:理论自信、主动学习与接受教育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首先,要坚定理论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力量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因为“在人类思想文化中恐怕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说明人的内心,也没有什么能够产生更大的精神力量”[11]。在新时代,我们要主动学习,既要认真学习并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理论背景、理论底蕴、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更要与时俱进,尤其是重点学习、正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理论成为滋养实践的源泉,成为战胜困难和挑战、化解矛盾和分歧、取得成果并走向辉煌的“武器”。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6]285
其次,要接受教育。学校是培育和践行文明、平等、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重要场域”和“显性场域”。在学校的教育中,要通过奖优、惩殆、汰劣的制度,培育优良学风,培育大学生敬业、公正、诚信的价值观意识,要从实践论的维度创造实践育人的环境。如大学生可通过参与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科技发明竞赛等学术型活动;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就业创业教育等体验性实践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专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题讲座等思想性活动;到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等学习交流进而培养科技创新精神、民主意识,确立平等、友善、公正等价值观。
再次,积极重视家庭的作用。家庭教育,尤其是优良的家风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价值观等具有奠基性的定势影响,这种影响往往通过家长、长辈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表现感染、熏陶、教化学生。目前高校要努力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家校联动机制,使大学生通过家庭传承优良家风,形成尊老爱幼、关心他人与集体、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团结互助等文明、友善、和谐、诚信价值观,以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现实根基:饱含“正能量”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三观”的养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导向性。“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3]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也不例外。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和社会,不管其经济发展速度多快,效益多高,国家多富足,只要人民不能共享其发展成果,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就很难形成一个对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即使有,也很难贯彻和实施。因此,经济的健康发展、民生的持续改善、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民主政治和法治的建构等饱含“正能量”的社会环境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认同的坚实的现实根基。然而,目前我国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改革成果还不能惠及全民。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危机恰恰是“根源于社会的高度分化,根源于进行物质再生产的‘系统世界’和进行文化再生产的 ‘生活世界’的分离”[12]。
要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国家需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大力改善民生,尽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让人人活得有尊严,人人有学上,上得起学,就得了业,买得起房,看得起病,吃得上饭等。这样,国家通过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努力为全社会营造和谐、健康的生活氛围,为大学生提供具体、清晰、生动、真实的范例和样板,让大学生知道弘扬什么,抵制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否则,“没有象征符号,社会观的存在只能是不稳定的”[13]。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平等、公正、文明、和谐等才能被大学生从内心里认同,而这种认同是真正实现由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回归和转化的认同。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践根基:日常生活世界
作为意识形态特殊表现形式的价值观,如何被大学生认同并在心底生根发芽?又如何内化为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准则并积极践行呢?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急切和关键的实践难题。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4]因此,理论要深入人心并发生作用,既要靠理性说教和引导,更要靠情感和心理的共鸣。这种共鸣只有从面向现实、符合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入手,让他们真正和直接地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感受到的利益、实惠、快乐和幸福,才能取得实效。日常生活世界既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合理性、实践合理性、价值合理性的理论来源和现实支撑,也是其得以生根发芽、培育、检验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场域。为此我们要做如下工作。
第一,要注重大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建设,凸显环境育人。要打造严谨、优雅、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和整洁、有序、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如宿舍区、就餐区、休息区等),让大学生身处其中能调适身心、净化心灵、陶冶心智。第二,要关心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业、就业、心理健康、生存实况等需求。第三,要分类教育、培养和指导。鉴于大学生的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地域差异、性格爱好、专业特点的不同,他们会不同程度呈现出学习型、交往型、功利型、贪玩型、内向型、自私型等特点,为促进其发展,需分类教育和培养。第四,要激活思想教育“神经末梢”,重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朋辈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教育取得实效。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重要载体:现代传媒
过去,我们的理论教育往往靠单一灌输和宣传的形式完成,当今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思维已成为共识。正如斯蒂芬·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所言:“我们岁月中的每个小时都是和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微博、电视、广播、电影等各种媒体和载体,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对其传播内容的指导、引导、规范和监管,弘扬主基调,牢牢抓住舆论主动权,坚决抵制和杜绝媒体对色情、暴力、凶杀以及庸俗等不良信息的报道,大力提倡和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大力加强对公平、正义、大爱、孝道、责任、诚信、奉献、敬业等方面的报道,形成一种强大的思想宣传、成果宣传、主题宣传等“大宣传”的舆论攻势,多提供和创作大学生喜闻乐见和贴近生活实际的丰富的文化精品,提升现代传播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尤其是将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传播正能量,打造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促进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社会或个人心理形态转化,进而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近年来在网络上不断涌现、热议和传播的全国道德模范、CCTV年度十大慈善人物、“最美”系列人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佳孝心少年”评选、“最美家庭”评选、“最具影响力文化人物”评选、“公益活动”评选等活动便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80.
[2] 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M].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200.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6.
[5]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3-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7] 韩震.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北京:光明日报,2011-02-14(11).
[8] 吴家骥,鲁彩荣.意识形态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J].学术探索,2005(1):98.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5.
[10]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7-10-10].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053602.html.
[11] 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谈访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9.
[12] 王虎学.多元社会的价值重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5):103.
[13]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6.
[1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