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流县赖坊镇红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2018-04-03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花针红衣青枯病

黄 勇

(福建省清流县赖坊镇农技站,福建清流365315)

清流县赖坊镇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味美、籽粒多、口感好、香味独特的红衣花生,当地农民朋友一直以来都在种植红衣花生。一年种植两茬,分别为春花生和秋花生,春花生种植主要是为秋花生提供种子,秋花生的种植主要用于销售、次年留作种子、生活自用。近年来红衣花生在三明市大丰山食品有限公司的管理与推广下,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不断把红衣花生做强、做大,产品已销售到全国各地。2012年赖坊红衣花生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2014年列入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和福建省种子资源保护项目,2014年5月和2015年5月分别入选福建省和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2015年2月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截至2017年为止,红衣花生年种植面积已达233.33 hm2以上,产量1 400 t,产值近1 000万元,种植红衣花生也成了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农民通过种植红衣花生不断提高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将清流县赖坊镇红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为红衣花生的种植提供理论指导。

1 种植地块的选择

赖坊镇主要的土壤类型为壤土、砂壤土,红衣花生适宜土壤疏松、团粒结构良好的砂壤土。

2 播种

2.1 选育优良品种

通过农民自留的花生品种已经逐渐老化,尤其是抗病性不断下降;必需对当地品种进行提纯复壮,选育出优良品种。

2.2 种植方式及密度

2.2.1 合理轮作 不宜在同一田块连续种植红衣花生,根据当地作物种植特点,采用春花生—水稻、烟叶—秋花生(间隔1 a以上,不宜持续2 a以上种植)、西瓜—秋花生、水稻—秋花生等轮种模式进行红衣花生种植。

2.2.2 播足基本苗 要提高土地利用率,首先要控制好沟畦的宽度,正常畦宽约88 cm,沟宽约35cm。其次合理密植:每667m2播9 500穴以上;株行距:春种19 cm×36 cm,秋种19 cm×26 cm;每穴 2 ~ 3 粒种。

3 施肥

3.1 施足底肥

施肥原则以施足基肥,N、P、K按一定比例配施,P肥可适当多施一些。一般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45 kg,或猪牛栏粪1 600 kg+尿素4 kg+过磷酸钙45 kg+氯化钾8 kg。整地之前基肥要先均匀撒施。花生需要大量的钙素,每667m2宜用石灰28 kg左右用作种肥穴施。

3.2 适时适度做好追肥

追肥应以苗期追肥为主,花期、结荚期追肥为辅,饱果期根据植株状况根外追肥。苗期一般每667m2用尿素5~6 kg,或人畜粪水1 500~2 000 kg。开花、结荚期结合后期中耕除草,施用钙肥和钾肥,通常每667m2施用石灰和草木灰各25~50 kg。

4 田间管理

4.1 及时查苗补苗

花生发芽拱土期间,及时检查种植田块,对没有发芽的穴位及时补施花生种,一般不提倡分苗补种到未发芽的穴位,分苗补种无助于提高单位面积田块的花生产量。

4.2 控苗徒长,适时培土

对茂盛旺长的花生苗在开花后40 d左右用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施,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5~55 g对水55 kg进行均匀喷雾,防止花生苗徒长影响开花落针;在花生开花落针期结合中耕除草进行1次高培土,能有效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

4.3 管好水分控好苗

不同时期水分管理要求不同,可概括为“燥苗、湿花、润荚”,就是苗期土壤适当干燥,促进根系深扎和幼苗矮壮;花针期土壤宜较湿,促进花针下扎入土;结荚期土壤湿润,既满足荚果发育需要,又防止水分过多引起茎叶徒长和烂果。

苗期土壤田间持水量50%、花针期70%、结荚期60%、饱果期50%左右较为适宜。花针期和结荚期要防止干旱和水渍。

干旱时采取顺垄沟灌,不能漫灌,灌后适时进行1次深中耕保墒防旱。花生采收5 d前可在田块适当漫灌一下跑马水,可利于采收,防止脱粒,提高收获质量。

5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5.1 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红衣花生主要病害为青枯病,由于青枯病防治难度大,给当地种植户造成重大损失。青枯病叶片初期呈现青绿色,随着时间推移,叶片变成褐枯状;根部附着力差,拔出植株可以看见根部呈黑色腐烂状。红衣花生青枯病防治措施如下。

5.1.1 轮作栽培 实行烟—花生,水稻—花生栽培模式;对于病害严重的田块,间隔2 a后再种植花生。

5.1.2 清理田间病株 花生收获以后,把田间的病株集中统一烧毁,降低来年发病率。花生出苗至始花(大约在出苗后的半个月内)使用托布津药液灌根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根茎病害。

5.1.3 化学防治措施 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很差,通常是以预防为主,青枯病发生期间每667m2用20%龙克菌SC 100 g对水55 kg进行喷施,一般要2~3次;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每667m2使用20%青枯灵400 g+50%福美双900 g并加入细土拌匀,再撒到花生根部。

5.1.4 栽培措施 严格田间水肥管理,减少花生青枯病区的为害。在花生播种前注意田间肥水管理,播种前对花生种植田块进行灌水浸泡,病菌在浸泡下会大量死亡,从而达到减少花生的发病率。花生播种的时候,每667m2施用石灰100 kg、过磷酸钙25 kg,让微碱性的土壤抑制病菌生长,减少花生的发病率。做好花生田块的排涝,防止雨后积水;及时拔掉病株,统一集中处理。

5.2 主要虫害的防治措施

红衣花生常见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花生蚜虫在花生“顶盖”时就可以为害幼茎嫩芽。一旦花生出土,蚜虫马上为害顶端心叶及嫩叶,在花生开始开花后,蚜虫对花萼管和果针进行危害,造成叶片卷缩、植株矮小,影响花生结实率。严重时,蚜虫排出大量蜜汁,引起霉菌寄生,使茎叶变黑,能致全株枯死。轻则减产25%左右,重则减产50%以上,严重的田块会绝收。同时,花生病毒病也会通过蚜虫进行传播,极可能让病毒病暴发性发生。蚜虫的防治措施如下。

5.2.1 化学防治 花生蚜虫发生特别早,在花生的整个生育期间都可进行为害。在不同生育期使用不同农药进行防治。一是播种期使用3%克百威颗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拌种,可以兼治金针虫、蛴螬等其它害虫。二是在花生生长前期选用10%高效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该农药高效、低毒且持效期较长,药效可维持10~20 d。三是在花生生育中后期选用低毒、高效、速效性的25%快杀灵乳油在花生基部进行喷雾防治。四是在开花下针期采用80%敌敌畏用熏蒸法防治蚜虫,防治效果一般在85%以上。

5.2.2 物理防治 一是播种后进行地膜覆盖,可以防止花生苗期蚜虫的为害。二是充分利用蚜虫趋光性在田间悬挂杀虫灯进行诱杀。

5.2.3 农业防治 一是作物轮作。水稻—花生、烟叶—花生等轮作模式,同时不要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花生。二是选择理想地块。以砂壤土为首先土质、同时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三是抓好田间肥水管理。用复合肥配施农家肥,由于花生的喜钾特性,种植过程中可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砂壤土保水保肥性能相对较差,注意管理好田间花生水的正常排灌。四是采用地膜栽培技术。地膜栽培可以减少病虫为害,同时,采用地膜覆盖的花生对水、温度、肥力可控性好,可以缩短生育期。

6 适时采收

基部花生叶逐渐变黑呈干枯状、中上部花生叶依然保持青绿色时,可以进行花生试采收,饱满花生颗粒在88%以上时就可以正式进行采收。采收后及时洗干净晒干,遇阴雨天气,要及时通过烘烤设备烘干,如要用做来年春花生种子,则需要密封保存,置放于干燥通风的地点。

猜你喜欢

花针红衣青枯病
鸳鸯相对浴红衣 有趣的雌雄两态
小雏菊(外一章)
《红衣少女》中的人文关怀
今夜的母亲
春雨
穿红衣的火烈鸟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红衣仙女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