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水稻研究所与我国联手攻关粳稻病害

2018-04-03中国水稻网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粳稻抗病研究所

专门研究粳稻生产重大科学问题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实验室”,2018年11月9日在南京落成。实验室试运行不到半年,已成功完成抗黑条矮缩病毒病的种质资源筛选,接下来将进行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克隆,为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保障。

水稻是江苏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中85%是粳稻。独特的水土气候和单一的种植品种,造就了江苏“鱼米之乡”的称号,也带来一些病害的高发,如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毒病等。

据悉,该实验室是国际水稻研究所首次与我国省级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共建。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杨杰介绍,实验室将针对制约中国和世界粳稻生产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资源筛选,鉴定和挖掘重要功能基因,开展种质创新,培育新品种,通过合作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

“之前在国内搜索了8 000多份水稻品种,也没有找到抗病资源,但是我们在国际水稻研究所那里仅仅搜索了几百份就找到抗病资源。”据江苏省农科院周彤研究员介绍,黑条矮缩病毒病是江苏稻区较为严重的病害,在秧苗期由灰飞虱传播染病,典型症状就是水稻严重矮缩。由于潜伏期较长,一旦发现水稻病害特征则已回天无力,往往导致绝收。

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周波告诉记者,实验室将重点围绕抗黑条矮缩病毒病的种质资源筛选和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克隆、抗稻瘟病的种质资源筛选和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克隆、抗病分子机制的研究、抗病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开展研究工作。

“我们希望该实验室能够为江苏省政府和中国政府目前的目标做出重大贡献,以发展绿色,气候智能的农业食品部门,为中国人民提供安全和优质的食品。”国际水稻所马修·莫雷尔所长说。

猜你喜欢

粳稻抗病研究所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睡眠研究所·Arch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葡萄新品种 优质又抗病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