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
2018-04-03陈志兴张帅飞
陈志兴,张帅飞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池田大作作为积极的、绝对的和彻底的和平主义者,是蜚声国际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始终以促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为目的,以推动世界永久和平为己任,奔走世界各地,与各国政要、学者不断展开交流对话,是致力于构建和平世界的积极践行者。通过研读池田大作的对话录、讲演报告和论著,我们不难发现,“和平教育”思想一直贯穿于其广博而浩瀚的思想内涵中。研究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有助于通过文明间的对话和教育文化的交流来弘扬宽容多元、尊重差异的精神,进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议题,更是指导建设和平世界,促进人类社会和平稳定的重要理念。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它包含了四个层次的创新价值理念,与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在致力于构建和平世界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在性质上、归宿上、利益上具有高度同质性,它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有利于修正人们的观念,提醒人们必须把自身视为自然的存在物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者和入侵者,人必须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践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人类和谐共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旨在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社会之间辩证统一、和谐共存人类的共同体,通过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来达成更丰富的社会关系,进行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外化自己的本质力量,“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再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全球正义。具体来说,就是强调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秩序,即国家之间经济上地位平等、文化上相互承认、资源上互助共享。全球正义归根到底致力于各国间人与人的平等公正问题,其终极指向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力争实现个人在资源、财富、健康、安全、教育、生产、发展等诸多层面平等的参与权和享有权。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重视全球治理。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往深入,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全球共同治理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全球共同参与和共同治理。
一、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的来源
池田大作认为,和平教育是建成和平世界的重要途径。他在探索如何构建和平世界的过程中,以教育为切入口,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化的和平教育思想。当然,这一思想的建立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它有着厚实的历史渊源。
(一)以《法华经》为基础的宗教信仰是其和平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池田大作青年时期与他人生之师的相遇是其一生对宗教思想痴迷的开端。池田大作的人生之师户田城圣不仅是一位教育家也是创价协会的第二代领导人。户田城圣对池田大作的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不仅坚持传授池田大作关于经济、法律、政治、历史、汉文、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各种各样的学问,而且这种坚持持续了十年之久。户田城圣对日莲佛法有着坚信不疑的信仰,且执着于用浅显易懂的词语来解析深奥的佛法哲理。这深深地影响了池田大作的思想发展。在户田城圣的指导下,池田大作逐渐形成了以《法华经》基本思想及其诠释为基础的个人哲学。他尤其重视生命的尊严,视生命为最高的存在,这与佛教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池田大作深信佛教的基本思想——尊重生命的存在是实现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的关键,并坚信济苦救难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他指出,自古以来佛教都以和平为目的,其追求的最大目的就在于摈除暴力,重视对话;强调人只有消除自我内心的偏见,克服对他人的歧视和对差异的固执,才是开创和平世界的关键。
(二)良师的影响和个人对战争的反思是其和平教育思想的实践来源
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其人生之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池田大作的第一位老师牧口常三郎,是一位优秀的教育改革家,他对日本军国主义时期推行的“富国强兵政策”——宣扬极端的爱国主义极为不满。牧口先生在创办创价教育协会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逐渐树立了以学生的幸福为目的的教育目标。他认为学生一生的幸福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主张真正的人生在于创造价值,而这种创造价值的中心是“生命”。教育只有尊重生命的价值,维护世界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大善。池田大作的另一位人生之师户田城圣经历了日本疯狂对外扩张的战争时期并因反对这种军国主义而入狱,但是他无惧压迫和灾难,坚持反对战争,反对核武器,积极宣传和平。户田城圣明确指出战争尤其是以核武器为手段的战争践踏生命的尊严,危及人类的生存。因此,他呼吁受教育的青年要为消除战争、消灭核武器,构建和平世界而努力。可见,池田大作两任人生之师的思想影响是其和平教育思想产生的重要基础。
池田大作出身贫困,整个少年时期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亲身经历兄长在战争中的死亡和亲眼目睹战争对人们造成的痛苦和对社会造成的惨状。这使得池田大作对战争充满了憎恶感,并且在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和平的信念,进而积极奔走于世界各地,为了构建和平的人类世界而不懈努力。
二、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池田大作认为,教育是改造一切社会弊病的重要力量,和平教育是建造持久和平世界的重要途径。和平与教育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这一思想体现在他为国际创价学会确立的基本方针上,即以佛法为根本,通过发展文化和教育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为人类幸福作出贡献;倡导人性主义,反对法西斯军国主义。同时,创价大学校训“要成为人本教育的高等学府、新式文化建设的摇篮、守护人类和平的要塞”[3]也贯穿了这一理念。可见,追求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自我发展,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一)和平教育要围绕人进行,以人为出发点
池田大作于1990年5月28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教育之道、文化之桥》中指出:“开拓未来,维护未来,其主体在于‘人’,而造就‘人’的事业正是教育。启发、锻炼‘人’内在的无限潜能,把它导向创造价值的方向,就是教育。教育是建设社会,决定时代最根源的力量。”[4]同时,池田大作还强调,随着世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教育必将突破国家界限,不仅对特定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全世界的和平大业具有极大的影响。教育能否在21世纪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教育能否以人为出发点,能否重视人的价值,也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以人为中心、重视生命价值的教育组织。在池田大作赠予日本创价学园的五原则中,可体会到创价教育的生命价值取向:第一,维护生命尊严;第二,尊重人格;第三,建立深厚的友谊;第四,否定暴力;第五,创造有智慧的、知性的人生。[5]池田先生认为,一切全球问题如贫困、恐怖活动、毒品泛滥以及由于宗教和文化不同所引发的冲突和对抗,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缺乏从人这个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就在于我们忽视了人性。
(二)和平教育必须以培养“世界公民”和“国际人”为目的
池田大作认为,世界和平的实现不能仅凭一人或一国之力,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教育作为实现和平的有力武器,必须承担起培养具有全球性视野的世界公民的重任。他说:“不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教育都是最大的焦点。教育成功的社会会日渐繁荣,总体会朝幸福的方向迈进。培育承担下一代重任的青少年的失败的社会,那就会走下坡路,是一场悲剧。”[6]同时,池田大作主张,和平教育培养的“国际人”必须拥有一颗向整个世界开放的心。和平教育培养国际人的关键就在于通过教育唤起人的意识,唤醒人类对和平的意识,从而加强人们之间的团结,以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问题。池田大作不仅强调和平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国际人,也详细阐述了成为国际人的基本特征。他认为国际人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深刻认识生命相关性的“智慧之人”;二是对人种、民族、文化的差异,不畏惧、不排斥,而是去尊重、理解,并视这些差异为成长资源的“勇敢之人”;三是对受苦受难的人,无论远近,都能给予关怀提携的“慈悲之人”。[7]
(三)“对话”是池田大作和平教育的重要途径
池田大作认为,“对话”是和平教育的途径。他认为,和平不仅是单个人的价值追求,也是全人类、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对话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是立足于人这一共同的大地,不断开辟理解和信任共生的大道。对话不仅从精神层面挖掘出蕴藏于众生生命中的善性,更是与他人共同提升和平与幸福的境界以达到互相尊敬差异、互相学习,并采取共同行动的大道。池田大作认为,对话的伟大之处在于如何扩大共同的价值取向,缩小差异。他指出:“虽然彼此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但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真正的对话,来拓展人类共同的大地;如何用对话的力量,来联结世界,提高人类。”[8]
(四)“共生共存”是池田大作和平教育实践追求
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的实践追求是达到共生共存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同时也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他认为:“和平并不是游离于日常生活的虚无概念。实践和平,是指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自己的生命里、在自己的一生中如何积极地播下并培育和平的种子。这是争取永久和平最稳健的方法”。[9]因此,他的和平教育思想中贯彻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共生共存的理念。在和平教育中,他倡导人首先应该爱自然,认为“人与自然界都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人损害了自然就意味着损害了人自身。所以,人们要善待地球、保护自然、关照未来,这样才能达到“彻底的和平主义”境地。[10]其次,池田大作认为人应该爱“邻人”。他在教育中提出“爱人如己”,建议人们要从自己身边的具体地方开始,一步一步地,不断扩展周遭的人性纽带,增加新的“邻人”,这才是走向和平最确实的道路。
三、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益启示
池田大作以建设和平世界为目标,不遗余力地宣传和平思想,并且身体力行,通过创价学会为世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和平之士。池田先生的和平教育思想是跨越国家的,是世界人们的共同财富,对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非常有益的启示。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全人类的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
池田大作认为教育要以人为出发点,要重视人的价值;教育要为和平服务,要通过教育达到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新的处理国际关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追求世界和平,致力于用协商而非武力的手段处理国家间的关系。而人作为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是全人类自我利益的协调机构,也是增加全人类幸福感的动力机构。因此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应当将实现全人类的利益和幸福放在第一位。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重视多元文化价值之间的理解、交流和对话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作为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要以人类共同价值取代民族、国家价值,而是要承认和尊重其他民族、国家的价值,包括尊重其他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信仰,尊重其他民族、国家、地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因此,各国的价值观教育,要基于各民族、国家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但又不能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民族国家各自的利益,又有共同体的利益。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重视对话,认为异质文明之间的对话是建设和平世界不可或缺的途径。对话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相互理解,找出彼此的共识,然后分享彼此的共识。“对话不仅能孕育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世界市民的创造性文明,更能开启光辉灿烂的二十一世纪。”[11]当下人类社会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对抗,国家之间仍然习惯用战争去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而持久和平世界的构建需要人来摒弃战争思维,学会用对话去协调彼此的差异。所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对话,积极搭建有利于对话交流的合作平台。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推进全球责任意识教育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关系中,既有国家的利益,也有超越国家的全球利益,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在面对人类共同利益时,不仅有人类公共福祉,也有共同面临的诸多全球共性问题,诸如生态恶化、环境危机、恐怖主义、人口增长、贫穷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自解决,需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类发展共同负起责任,所以需要进行共同体的全球责任意识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既属于自己的国家,但又必须超越国家的狭隘利益,具有全球的利益、全球的视野。因此,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具有世界视野、能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池田大作再三强调,和平不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赢,而且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与自然都是生命共同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维度。而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秉持这样几个基本要求:第一,树立天人一体的观念,摒弃人类中心主义。长期以来,人类都将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将自然作为纯粹供人类擭取资源的客体,粗暴地对待自然、蹂躏自然,结果也遭到了自然界的惩罚,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走出生态危机,首先必须摆脱这种将人与自然截然对立的主客型思维,树立天人一体的关系型思维。第二,绿色发展观。现代新发展理念提倡“绿色”发展,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第三,可持续发展观。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人类不能仅考虑当代人的眼前利益,采取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方式掠夺自然,而必须着眼于人类子孙后代的持久发展和长远利益,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顺应自然和善待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