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脾生后发育的形态学❋
2018-04-03陈亚敏张晓芳郝建红吴靖芳高福禄
魏 仑 陈亚敏 张晓芳 郝建红 辛 晓 吴靖芳 高福禄
(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 1 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2 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 张家口 075000;3 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 050024)
哺乳动物原始造血系统始于胚外中胚层的卵黄囊。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永久造血首先起源于胚内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从AGM区到胎肝迁移路径可能是生成造血细胞的主要部位[1]。之后胎肝、脾、胸腺、淋巴结和骨髓开始造血,且生后造血器官的迁变仍在继续进行。在小鼠胚胎发育期间,造血系统的发生表现为多时间点的连续过程[2]。小鼠脾造血始于胚胎(embryonic period,E)15.5 d,由造血干细胞从卵黄囊血岛或肝经血液循环迁入脾的间充质内,并逐渐增殖分化形成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系,构成髓样造血结构[3]。本研究对小鼠脾生后发育进行了连续的形态学观察,旨在探索脾生后发育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试剂
随机选取体重25~35 g的性成熟健康KM小鼠36只,12只雄性,24只雌性(河北北方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生理盐水、Bouin固定液、蒸馏水、石蜡、梯度乙醇、二甲苯、苏木精、伊红、Giemsa染液、过碘酸、Schiff试剂、枸橼酸缓冲液、兔CD36一抗、免疫组织化学ABC试剂盒。
1.2 取材
健康小鼠,雌雄比例按2∶1于晚18∶00合笼饲养,次日早7∶00检查雌性小鼠阴栓,见阴栓之日起为妊娠(gestationday,GD)0 d。所有小鼠均饲养于自然光照充足的环境,自由进食。于 GD19 d 密切观察孕鼠生产情况,生后仔鼠记为生后(puerperal,P)1 d。选择P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 d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颈椎脱臼处死法,开腹迅速取出小鼠脾,Bouin固定液固定24 h,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5 μm,裱贴于涂有APES的载玻片。
1.3 H-E染色
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苏木精染核5 min,盐酸酒精分化,自来水返蓝,0.5%伊红水溶液染胞质,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1.4 Giemsa染色
Giemsa染料100 g、甘油66 ml、甲醇66 ml配成储备液。用前以PBS稀释10倍。石蜡切片常规下脱蜡至水,将染液滴于玻片并完全覆盖组织,室温染色15~30 min,自来水冲洗,低浓度乙醇洗涤,镜检,常规脱水、透明、封片。
1.5 PAS染色
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以蒸馏水清洗,将过碘酸滴于玻片使之完全覆盖组织,室温氧化10~15 min。以自来水冲洗5 min,Schiff试剂10~15 min,流水冲洗5 min。苏木精复染胞核,脱水、透明封片。
1.6 免疫组织化学显色
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pH 6.0的枸盐酸缓冲液修复抗原,3%的H2O2溶液封闭20 min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兔一抗CD36(1∶80),4℃过夜,滴加羊抗兔lgG二抗37℃孵育30 min,滴加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37℃孵育30 min,DAB显色,苏木精复染胞核,脱水,中性树胶封片。阴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其余步骤不变。
1.7 巨核细胞及造血细胞计数
各级样本均为随机选取。各天数小鼠6只,1~7 d内取整脾(此时脾脏体积较小)、9~31 d内取中段脾做石蜡包埋,每个蜡块每种染色依次每隔15张切片取1张,共10张,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0个完整视野,计数每个视野中巨核细胞及造血细胞的数量。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小鼠脾生后的组织学特点
H-E染色显示:P1 d小鼠脾红髓较多,为散在的造血灶,可见大量红细胞。白髓于P5 d开始出现,但结构不典型,可见脾小结的结构正在形成(图1A、B,见封三)。红白髓分界在P15 d左右时开始清晰,位于红白髓交界处的边缘区及边缘窦也逐渐形成(图2,见封三)。P31 d接近成年脾结构。近被膜、血管及髓索处可见巨核细胞,且多聚集分布。巨核细胞体积巨大,核大而不规则,常呈折叠或扭曲状、分叶状。染色质粗糙密集成块、无核仁(图3A,见封三)。巨核细胞及被膜小梁呈PAS阳性,巨核细胞呈聚集分布,且多靠近脾被膜、血管及髓索处(图3B,见封三)。巨核细胞数量随脾成熟不断增加,直至成年趋于平稳,PAS染色优于H-E染色,2种染色总巨核细胞变化趋势相同(图4,见封三)。
H-E染色观察到红髓中有类似小淋巴细胞的造血细胞,核大而圆,染色致密呈深蓝色,胞质少而稀疏呈嗜碱性,随脾成熟造血细胞不断增加直至成年趋于平稳(图4,见封三)。Giemsa可清晰区分造血细胞,但对其他组织细胞着色能力较弱,呈淡蓝色或无色(图5,见封三)。
图版说明(图见封底)
2.2 巨核细胞分型
图7 脾CD36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三型巨核细胞变化趋势Fig 7 Changes of three types of megakaryocyte observed in mouse spleen by IHC
3 讨论
哺乳动物脾可依据有无血窦分2种类型,小鼠属无血窦型脾,以储血功能为主[4]。本研究结果显示,P1 d 脾红髓较多,为散在的造血灶。白髓于P5 d开始出现,但结构不典型,可见脾小结的结构正在形成。红白髓分界在P15 d左右时开始清晰。小鼠于P31 d仍存在有一定量的造血细胞,说明小鼠脾在生后仍具有一定的造血功能。丁剑冰等[5]报道小鼠脾始基于E12 d胃背系膜内形成,E13 d形成原始血窦,E16 d偶见巨核细胞并具产血小板能力,E18 d开始增高,直到成年仍有大量的巨核细胞分布于红髓。本研究通过H-E染色可观察巨核细胞,但特异性较差,无法区分各型巨核细胞。PAS染色特异性随脾成熟逐渐升高,在P15 d后仅巨核细胞及被膜小梁显阳性反应呈红色,与丁剑冰等[5]的报道一致。PAS染色观察巨核细胞优于H-E染色,与李阳友等[6]的报道一致,但PAS也无法区分各型巨核细胞。本实验巨核细胞和幼稚血细胞数量自出生至成年平稳增加,可能与丁剑冰等[5]报道的巨核细胞E18 d开始升高有关,也提示生后脾持续造血,在血小板尤为显著。O′Neill 等[7]进一步指出,脾基质对于维持小鼠长期造血起重要作用[7]。本研究结果显示:巨核细胞与造血细胞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提示巨核细胞与原始造血细胞的成熟相伴随,这与Klimchenko等[8]研究相符。Lefrancais等[9]报道小鼠肺是具有造血潜能的器官,并作为髓外产血小板的主要部位,可见小鼠脾生后仍具有造血功能[9]。小鼠脾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即发挥终生造血能力,趋化因子CXCL12(SDF-1)在诱导肝、脾的髓外造血中起重要作用[10-11]。
巨核细胞是血小板的前体细胞,是人体唯一具有多倍体特征的正常细胞。巨核细胞的发生经过造血干细胞、巨核系祖细胞、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板型巨核细胞以及巨核细胞裸核[10]。CD36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和血小板反应素受体,参与调节血小板聚集以及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表达于血小板、巨核细胞胞质[12]。本研究结果显示:巨核细胞胞质及血小板表面均表达CD36,随着细胞的成熟,CD36表达越来越高,并可区分巨核细胞的3个亚型。杨蕾[13]研究显示:随着体外培养的巨核细胞成熟、调亡血小板增加,多倍体巨核细胞的比例下降,提示巨核细胞产血小板的过程也是巨核细胞凋亡的过程。产血小板型是成熟巨核细胞发挥功能的重要阶段,且占整个成熟阶段的大段时程。在接近成年时,3类细胞的数量最终趋于平稳,处于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本实验显示脾P13 d产血小板型的数量明显下降,可能与肝幼稚血小板和巨核细胞P15 d消失有关[14]。而肝于P15 d之后的造血能力极弱,脾造血能力逐渐增强,提示脾发挥造血功能稍晚于肝,与姜晓君等[15]研究结果相符。早期的脾是类似于红骨髓样的造血组织,造血干细胞在此逐渐增殖分化成各类血细胞。对于小鼠来说,脾是其终生的造血器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