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云南 文明流长
2018-04-03王善铸
■ 王善铸
从具有世界意义的云南元谋人的发现、具有云南特色和深远影响意义的青铜器的使用,到多文化多民族的形成……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云南远古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和谐共存、长期斗争,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伟大历程,反映了古云南各民族相互间经过长期的共存共处、相互斗争、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云南多姿多彩的团结共荣的多民族区域。
元谋人及火的使用
云南是世界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生活在这块肥沃多彩的红土高原,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留下了人类文明的光辉遗迹。
元谋人化石出土地元谋盆地位于云南省北部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南面,是云南高原上最低的一个盆地。盆地内地的下更新地层发育较好,地层内保存有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是我国世界闻名的具有代表性的早更新统标准层位。
1965年初,为配合四川攀枝花地区的建设和成昆铁路的勘察设计,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赵国光、钱方、浦庆余、王德山四人组成西南地区新构造研究组,到攀枝花及金沙江河谷地区考察,他们选定元谋盆地元谋县东南上那蚌村为工作重点进行研究。5月,研究组成员钱方在上那蚌村发现了几颗哺乳动物牙化石,其中发现两颗石化程度很深的牙齿化石,他们初步认为可能是原始人类和猿类的一对门牙。后来这两颗牙齿化石经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成志初步研究鉴定定,认为其可以与北京人同类牙齿相比较,定为直立人的一个亚种,定名为元谋直立人,简称元谋人。这两颗牙齿化石代表一远古男性青年个体,是我国首次在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后李普、钱方和马醒等考古学家们用古地磁方法测出元谋人的年代距今170+10/170-10万年。
1984年,周国兴等人在上那蚌郭家包发现了元谋人胫骨化石一段,经检测代表一少女个体。截至目前,元谋人的化石材料发现两个个体,一男一女;三件化石标本,即两颗男性上中门齿和一段女性胫骨化石。在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人的文化遗物有石制品,有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以及可能为人工用火的遗迹。元谋人的石器是目前我国发现与时代较早的原始人伴生的旧石器,与北京人、蓝田人的石器,从原料、制作方法有相似之处。在元谋人化石产地层中发现大量炭屑、烧骨,证明元谋人已能用火。
元谋人的发现,关系到人类起源的重大课题,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已发现旧石器早期的远古人类化石,大多在亚、非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如在非洲东部发现的东非人化石;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爪哇人化石和莫佐克猿人化石;在欧洲地区德国发现的海德堡人化石。此外就是在中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化石。而元谋人化石的发现,比蓝田人和北京人年代要早50万-100万年,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将中国史前文化的开端时间向前推进了100万年。
具有显著标志意义的是在元谋人遗址中发现的炭屑和烧骨,证明元谋人已会用火,是世界上用火最早的古人类。火的应用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发现之一,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能驱兽熟食,增进营养,利于发育和进化,为后人进一步发明陶器、铜器、铁器等一系列的工业技术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而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正如恩格斯所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
元谋人之后,云南境内发现了江川人、西畴人、丽江人等几十处文化遗址,他们生活的年代晚于元谋人,属于旧石器时代,已经进化成智人。后来,云南远古人类用磨光的石器代替古老的打制石器,创造了原始农业、养殖业、制陶技术和纺织技术、简单房屋建造技术,云南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特别是在1999年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文化遗址发现的炭化粳稻,是云南远古人类对野生稻进行驯化栽培的物证,他们还创造了稻作梯田法,这对后来云南成为世人公认的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国内先进的梯田农耕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石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促使了人类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加快了知识积累,进而推动生产技术更新。
曾参与入世谈判的龙永图,这样对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的变化:过去只有一二百家能做进出口的企业,一下变成十几万、几十万家在做!中国入世后十年,每年进出口量以百分之二十、三十的速度增长,“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
在云南各地先后发现了30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在滇东北的大关、昭通到滇西的腾冲,滇西北的维西等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云南全省大部分地区有了人类的活动。
青铜时代的云南特色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进步特别是火的使用,人类开始铸造、使用青铜器,青铜器成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约在公元前2000年时,中国出现了青铜器,商代青铜器的精美程度冠绝世界、美的令人窒息……
近年来,先后在云南洱海地区、楚雄地区、滇池地区等地方出土了商朝晚期到战国时期的大批青铜器,这些铜器有生产工具、作战武器还有生活用品和礼器,种类繁多,制造精良,不少是闻名世界的艺术珍品。
1955年在云南晋宁石寨山71号墓发掘了云南特有青铜贮贝器。贮贝器为云南古滇国特有,由于古滇国没有文字,贮贝器上常常雕铸大量人物活动的场景以记录古滇国国家大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由于这些青铜器大都是用来贮存贝币的,所以称为贮贝器。如狩猎场面贮贝器,高62.1厘米,盖径35厘米,用两个铜鼓制作组成,下鼓鼓面为底,上鼓去掉鼓面,另铸一盖,出土时里面盛满货贝,属于铜鼓形贮贝器的类型。该贮贝器器盖上铸造了滇族的一个狩猎场面:三位佩剑的滇族武士正在使用长矛狩猎,其中一人徒步,两人骑马,两只猎犬相助,追逐一鹿、一狐。狩猎场面雕像的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塑造逼真,形象鲜活。
1957年在剑川县挖掘河道时发现云南第一个古代文明中心——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经研究发现遗址时间属于夏商时期,从遗址中出土的青铜钺、青铜铃和青铜手镯等铜礼器,制作方法有单范铸造、合范铸造、热锻、热锻后冷加工等多种,与云南其他遗址相比该遗址冶铸技术最发达,是云南早期冶铸技术中心,并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把相关技术扩展到了周邻地区。在2008年云南研究考古队对剑川海门口遗址的第三次发掘中发现了碳化稻、麦、粟、稗子以及不少核桃,特别是稻、麦、粟同时出土在我国西南地区是第一次,稻、麦共存现象为认识中国古代稻、麦轮作技术起源时间和地点提供了重要物证。遗址发现的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保存完好,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式“干栏”建筑聚落遗址。海门口遗址被评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64年在祥云县大波那村发掘出一座墓葬,墓里发现有一具大铜棺。大铜棺长约两米,由七块铜板构成,铜棺四壁筑有鹰、虎等动物和几何形花纹,装饰精致。随葬品有许多精美的铜器、陶器,还有一根铜杖,杖头铸有互相包着的两头豹的塑像。此次发现的铜棺是云南青铜时代唯一的一件铜棺,在我国青铜时代文物中极为罕见。
1972年在江川李家山发现了一个战国到西汉的古墓群。古墓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其中有一件牛虎铜案,长78厘米,高43厘米,此铜案为古滇战国时期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用来放献祭牛牲,牛牲居祭祀"三牲"中首位,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虎在滇文化中具崇高地位,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铜柱顶端,为崇拜之对象。铜案构思独特,造型自然,反映了动物界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一头大牛的四脚立地作为案腿,牛背作案面。一只老虎咬着牛尾与牛头对称,大牛腹下又铸一小牛,增加了案身的稳定感。“牛虎铜案”是云南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正如中国文博界曾流传的一句话:“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该铜案现在已列入“国宝”级文物,曾在数十个国家展出,已成为海内外知名度极高的文物精品。
牛虎铜案
1975年,云南省博物馆在楚雄万家坝发掘了一片古墓群,出土了青铜器1000多件,在这些青铜器中,最珍贵的是5件铜鼓,鼓身纹布简单,属于春秋时期早期铜鼓,研究者以铜鼓出土地命名,将此类型铜鼓定名为万家坝型铜鼓。经专家鉴定,万家坝铜鼓比晋宁石寨山等地出土的铜鼓更为原始,并影响到了越南东山铜鼓的产生,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古老的铜鼓。据考古资料证明,铜鼓源于作为炊具的铜釜,随着社会的发展铜鼓的功能增多,既是乐器又是礼器。万家坝还出土了一套青铜编钟,共6枚,外形如铜铃,断面呈核桃状,纽似羊双角向外侧翘出,与中原地区出土的编钟不同,造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且编钟每套为偶数。
云南先民铸造和使用青铜器,是云南先民在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云南远古文明起源的重要特征,创造出了既有内地青铜器风格又有云南民族特色的青铜文化,推动了云南历史的发展。
多文化多民族的形成
云南地区的古代人类经过长时期的共处、分化、融合及迁入,创造了多元的悠久的民族文化,最终形成了今天25个民族在云南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各民族先民在长期的相互交流中积极学习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同时又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如西北地区的新石器和青铜文化,是氐羌系先民创造的原始文化;洱海地区和金沙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及青铜文化,是氐羌和百越文化结合的产物,其中氐羌文化因素占主导地位;滇池地区、滇东北及滇东南地区新石器和青铜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是百越系的先民;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和青铜文化的创造者是百濮先民等等。这些民族中有的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如古滇王国和哀牢王国,部落之间长期进行着战争和融合。
在秦汉时代,生活在今西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被称为“西南夷”。《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西南夷构成了今天西南民族成分的主体,并形成了今天云南各民族共同体的雏形。……后期,苗、瑶、蒙、回、满等民族又陆续迁入云南,最终形成了今天边疆云南的多民族共同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何宣主编.云南史话[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
[2]何耀华总主编,李昆声.钱成润主编.云南通史·第一卷(全六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美)克里斯蒂安著;王睿译.极简人类史:从宇宙大爆炸到21世纪[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4](美)阿尔伯特·克雷格著;李阳译.哈佛极简中国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5]李安民著.云南早期文明演进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