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白蛾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2018-04-02邓甲增

新农村 2018年32期
关键词:白蛾羽化疫区

邓甲增

美国白蛾是林业害虫之一,以危害阔叶树树叶为主,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在华北地区首要危害法桐、杨树、桑树等。它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自从2010年以来,它已被华北地区各级政府列为林业威胁最大的有害生物。

1 美国白蛾发生规律

美国白蛾在山东莘县地区一年3代,美国白蛾以蛹在砖石瓦砾、枯枝落叶、房檐、窗台下、墙(砖)缝、土壤裂缝、柴(草)堆、树洞等处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零星羽化,5月初达到羽化高峰;越冬代成虫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5月初第一代幼虫开始出现,5月中旬为网幕高峰期;6月中旬第一代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6月下旬为下树化蛹高峰期;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开始羽化,6月下旬达到羽化高峰;成虫羽化2天后即可产卵,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开始零星出现,7月为第二代网幕高峰期;7月下旬第二代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羽化,8月下旬羽化达到高峰;8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出现,9月上、中旬为网幕高峰期,9月底越冬代老熟幼虫开始陆续下地寻找隐蔽场所化蛹越冬,最晚11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化蛹越冬,部分发育晚的幼虫不能完成发育。第一代发育较整齐,第二代和第三世代,虫态重叠现象严重。

2 美国白蛾的生物习性

2.1 产卵习性

越冬代成虫产卵主要在法桐树叶背面,靠雌虫分泌的粘性物质粘在树叶背面。一代虫卵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下部,网幕也从树冠中下部发生。二、三代虫卵产于树冠中上部网幕也从树冠中上部发生。

2.2 成虫有趋光、趋味行

雄虫趋光性比雌虫强,用诱虫灯调查的结果显示,雄虫的上灯率为雌虫的好几倍。雌虫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产卵,所以见光多的叶子受害严重。另外特殊气味地方发生严重,如厕所、厨房等附近。

2.3 幼虫的结网习性

刚孵化出的幼虫不爬动,在取食前先吐丝结成网幕,在网幕内取食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随着幼虫长大,网幕不断扩大,叶片被危害成只有叶脉的网状。幼虫在网幕内生活时间相对较长,进入5龄后食量大增,离开网幕自由取食,发生严重时只留叶柄。

2.4 传播性

成虫飞翔能力弱,自然传播速度慢。但由于幼虫耐饥饿力极强,尤其老熟幼虫,可以因饥饿而化蛹并能繁殖后代,所以往往随木材运输远距离传播。

2.5 食性杂

在山东莘县主要危害法桐、杨树,在榆树、桃树、栾树、柳树等也经常发生,在食物不足的时候,也转移到玉米、白菜等粮食作物危害。

2.6 繁殖能力强

每只雌性美国白蛾一生交配一次,在法桐、桑树和果树的叶背产单层块状卵,每卵块有卵500-700粒,最多达2000余粒。成虫产下的卵,粘着很牢,不易脱落;只要温湿度适宜,孵化率可达96%以上,即使产卵的叶片干枯,也无影响。

2.7 天敌稀少、自然控制能力差

成虫产卵在叶片背面,上有绒毛,雨水和天敌难以侵入。幼虫有网幕保护,鸟类、蜘蛛、螳螂等昆虫不易入侵捕食。

3 防治方法

3.1 加强疫区苗木管理

疫区苗木不经检疫或处理禁止外运,疫区内积极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

3.2 人工物理防治措施

3.2.1 人工摘网。美国白蛾 1-4龄幼虫集中在网幕内取食,此时进行人工摘网,集中销毁。此法优点是能有效杀灭树冠下部害虫,树冠上网幕不易发现,即便发现高枝剪也够不着,故此法只能用于观察美国白蛾的生长进程,不能运用大面积防治。

3.2.2 灯光诱蛾。4月底5月初,在林地悬挂诱蛾灯具,能有效灭杀大部分雄性成虫。由于成虫飞翔能力弱,诱蛾灯灭杀范围小,在美国白蛾大量发生区,必须高密度挂灯,管理难度很大,因此这种方法也不适合大面积防治,只能用于监测虫情。

3.2.3 围草诱蛹。6月10-7月5日,对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距地面1.5m左右处,用草把在树下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9天换1次草把,解下草把,把蛹用纱网集中起来,放于林地,待寄生天敌羽化后销毁。对于大面积树林,费工费时不易操作。

3.3 生物防治

3.3.1 Bt制剂(苏云金杆菌)。于4龄幼虫前(6月25日、8月25日前)喷施,使用Bt制剂 400倍液喷雾防治。Bt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和对人畜安全等优点;但是,商品Bt制剂在生产防治中也显示速效性差、对高龄幼虫不敏感、持效期短等都已成为影响Bt防治美国白蛾,进一步成功推广使用的制约因素。

3.3.2 天敌控制。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6月5-15日、9月10-20日),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3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的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以前进行放蜂。放蜂方法可采用2次放蜂,间隔5d左右;也可1次放蜂,用发育期不同的蜂茧混合搭配。将茧悬挂在离地面高1.5m处的枝干上。由于利用这种以虫制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既不会污染环境,又不需要太大的投入,而控制害虫的效果却持续有效。

3.4 化学药剂防治

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期,利用飞机或高压喷枪喷洒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均匀喷雾。美国白蛾幼虫破网后,在树冠上喷洒1500-2000倍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能快速、高效、大面积杀灭害虫,但是飞机低空低速喷药,受天气、高压线、鱼塘等各类因素影响,存在诸多防治死角,有时候个别地方也不尽人意。

4 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4.1 美国白蛾防治必须多防并举

在莘县美国白蛾每年三代,第一代为防治关键期,首先在4月10日开始挂灯诱蛾,尽可能灭杀越冬成虫;其次5月15日-25日利用飞机喷药,在大面积森林区域进行一次化学防治。与此同时对田间地头的零星树木、城市街道两侧绿化树等飞机难以飞到的死角区域进行高压喷枪喷药防治。一般经过这两次防治,基本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但是还存在不少死角。在通过监测发生严重区域,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6月5-15日、9月10-20日)释放周氏啮小蜂,尽可能灭杀第一代所有虫体。第二代代通过挂灯诱蛾监测虫情,发生量大则必须进行一次化学喷雾防治,数量少时通过剪网幕、高压喷枪喷雾防治,同时培养周氏啮小蜂,保护其天敌做长期打算。如此反复几年,美国白蛾虫体存活总量逐年下降,直至全部灭亡。

4.2 区别对待

疫区:由于美国白蛾大量发生,必须利用多防并举的方法,做好第一代美国白蛾的除治工作,防止疫情向外延伸,强化外缘的防治力度,逐步拔除孤立的、发生较轻和重要敏感地区的疫点,治理一片,巩固一片。重灾区要通过生物防治压低虫口密度,减少有虫株率,并释放周氏啮小蜂增加天敌数量,形成林间自然种群,达到长期控制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监护区:这个区域为疫区的外围,美国白蛾发生量相对较小或根本没有发生,首先加强监测手段,提高虫情调查、预报的准确性。发现虫情多举并防大力防治,坚决快速有效的把所有害虫消灭掉。把虫情扼杀在第一代当中,防止虫情向外部延伸。同时加强过境苗木监管,防治疫区美国白蛾通过苗木运输远距离传播。

非疫区:在非疫区不存在美国白蛾危害,必须做好外来苗木检疫,严防美国白蛾随苗木到来。结合营造多树种混交林,大力发展银杏、常绿针叶树等美国白蛾抗性树种。

4.3 全社会重视、全民参与

首先政府建立美国白蛾防控机构,明确其责任,保障其运行,落实好各种防控措施到位,确保大面积防控有成效。其次加强舆论宣传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美国白蛾的危害和防治的重要意义,宣传美国白蛾的查防技术知识。

4.4 长期坚持做好长远打算

在疫区每次大面积化学防治之后,尽管大多数虫体已死亡,还有不少死角需要人工防治,在许多意想不到的角落容易残留极少量活体美国白蛾。尽管它在短期内不会大量发生,但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必然越来越多以致成灾。因此这些极少量的活体歼灭是美国白蛾根除的关鍵,必须做好长期拉网式监测,发现一处处置一处,才能保障有虫不成灾,逐步根除的目的。

猜你喜欢

白蛾羽化疫区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美国白蛾生活史及其性诱集监测预报
白鸡引种继续断档 上半年美法复关无望
去看看蝴蝶羽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