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盆周山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018-04-02竺诗平

新农村 2018年32期
关键词:农膜废弃物化肥

竺诗平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论断,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新要求。

1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源现状

2017年全市肥料综合利用率仅达到31.5%,低于全国水平5-10个百分点。全市农药年使用量为2008吨,其中约5%-30%漂浮于大气中,40%-60%降落到地面而进入土壤中。地膜用量达到7476吨,根据多年多点监测,地膜残留率约为68.6%。据调查,当地秸秆通过粉碎还田、堆沤腐熟还田和作有机肥原料等肥料化利用占35.1%,秸秆利用率整体偏低。此外,随着养殖数量的不断增长,年产各类畜禽排放干粪总量约372.46万吨,尿318.25万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仅70%。

2 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措施及成效

2.1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市共计整合资金29.32亿元,以三网配套、生态修复、循环利用、质量提升、环境保护“五大工程”为重点,建成高标准农田177.27万亩。以“巴山新居”为抓手,突出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养老”的新型复合业态。到2017年底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建成省级农业主题公园3家、休闲农业景区84个、休闲农业专业村93个。通过“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建设和“四新”、“六良”等农艺技术集成推广,实现山、水、林、田、路和巴山新居综合治理。

2.2 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工程。一是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在果菜茶大县主推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在粮油大县主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农业园区主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5个48.6万亩,建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30个42.5万亩,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0万亩次以上,2017全市农用化肥使用量13.11万吨,比2012年减少0.91万吨,减少6.5%。二是推动农药减量控害。打造“一园四区”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园区35个78万亩,年推广病虫害绿色防制技术280万亩次。

2.3 实施农村沼气扶贫工程。2015-2017年,我市投资2388.4万元,新村集中供气31处、大型沼气工程9处,新增年产沼气能力448.7万立方米,集中供气3353户,处理畜禽粪污30万吨,新增优质有机肥31.1万吨,提升土壤肥力15.5万亩,可保护1.2万亩薪碳林一年的生长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万吨。

2.4 实施生态养殖工程。按照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三同时”要求,每年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50个,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场703家,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的规模养殖场480个,年综合处理粪尿约483.5万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68.2%。

2.5 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一是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先后开展“秸秆粪便舍外发酵床肥料化技术”、“秸秆生物碳化技术”、“还田肥料化技术”、“秸秆发酵饲料化技术”、“秸秆沼气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签批5次,并在全市扶贫会议上传达推广。二是实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坚持“以种定养、以养带种、种养循环”原则,推广“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沼气配套”发展模式,配合环保部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成一批种养循环示范园区、三产融合示范园区。三是实施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行动。在125个乡镇开展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设置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195个,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70.94万个,农膜450余吨。

3 对策及建议

3.1 强化环保宣传。通过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加大正反典型的宣传和公开曝光力度,主动公开面源污染典型案例,适时公布面源污染治理进展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3.2 加大新技术推广。重点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农膜科学使用、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严格控制农药用量、施药浓度、施药方法、施药次数和禁用时间,鼓励和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生物肥、缓释肥和有机复合肥等新型高效肥料,推广有机肥和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大力推广新型可降解农膜,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3.3 制订落实补贴政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建立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补贴政策體系,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农膜科学使用、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

3.4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统防统治等专业化服务。支持规模种养企业、专业化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建设运营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设施,采取政府统一购买服务、企业委托承包等形式,推动农业废弃物第三方治理。

3.5 严格考核问责。明确乡镇人民政府是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责任主体,要落实辖区综合防治责任制,建立健全区县、乡镇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实行问责制,对治理行动进行跟踪督办和考核。对造成严重农业环境污染的经营主体,要从严逗硬执法。

猜你喜欢

农膜废弃物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农膜回收器
新型农膜种类多 功能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