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脲支原体生物亚群与男性尿道炎的相关研究
2018-04-02曾文军王柳均邓珍良袁绍辉张小敏陈剑钊皮红泉陈群
曾文军 王柳均 邓珍良 袁绍辉 张小敏 陈剑钊 皮红泉 陈群
【摘要】 目的 研究解脲支原体(UU)不同生物亚群与男性尿道炎的关系。方法 120例男性尿道拭子标本, 获取120株UU临床株, 分析检查其尿液, 并以多条带抗原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进行UU鉴定生物群。结果 本研究未发现两生物亚群混合感染标本。UU1生物亚群占UU检测79.17%(95/120), UU2生物亚群占UU检测率20.83%(25/120)。12例有临床症状(其中2例UU1, 10例UU2), 108例无临床症状(其中93例UU1, 15例UU2), UU2在男性尿道炎患者中检出率显著高于UU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8, P<0.01), 即UU2具有更高的致病性, UU1是优势定植菌。结论 UU1生物亚群可能是优势定植菌群, UU2生物亚群更容易引起尿道炎症。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生物亚群;尿道炎;聚合酶链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1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biological subgroups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and male ureth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UU clinical strains were obtained from 120 male urethra swabs specimens, and the urine samples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Multi-banding antigen target for designing cluster primers was used for UU identification of biota. Results No mixed infection specimens of two biological subsets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UU1 biosubsets accounted for 79.17% (95/120) of UU detection, and UU2 biosubsets accounted for 20.83% (25/120) of UU detection. There were 12 case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2 UU1 cases, 10 UU2 cases), and 108 cases without clinical symptoms (93 UU1 cases, 15 UU2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UU2 in male urethrit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U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1.58, P<0.01). That is, UU2 has higher pathogenicity, and UU1 is the dominant colonization bacteria. Conclusion The UU1 biological subgroups may be the dominant colonization group, and the UU2 biological subgroups are more likely to cause urethritis.
【Key words】 Ureaplasma urealyticum; Biological subgroups; Urethriti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U是男女下生殖道的常见分离菌株, 临床根据UU的表型和基因型特征分为UU1(即Parvo生物群, 包括1、3、6、14四种血清型)和UU2(即T960生物群, 包括另外2、4、5、7、13 10种血清型)两种生物亚群。研究发现, 不同生物亚群致病性存在差异, 尤其在男性泌尿生殖道临床症状不一[1]。为探讨UU不同生物亚群与男性尿道炎的关系, 本文对120例男性尿道拭子标本, 分离培养的UU菌株进行分群鉴定, 并与相关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男性尿道拭子标本, 获取120株UU临床标本, 患者年龄22~49岁, 平均年龄32.9岁。符合尿道炎诊断12例(诊断标准:尿痛痒、尿道分泌物及油镜下查见多核白细胞≥5个), 不符合尿道炎诊断108例。除外淋球菌、霉菌、沙眼衣原体、滴虫、加特纳杆菌、疱疹病毒、乳头瘤病毒及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1. 2 标本来源 收集本院门诊男性尿道拭子标本, 获取120株UU临床株。所有标本均经液体培养、分离、纯化及鉴定, 挑取单个典型菌落重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增菌后, 菌液置-20℃冰箱中备用。
1. 3 试剂及仪器 UU液体及固体培养基;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及DNA marker;DNA引物;琼脂糖;SU-CF-IF型净化工作台; PCR仪;电热恒温水箱;Clinibio 128C酶标仪;国产洗板机;紫外线灯;UU1生物亚群标准菌株;UU2生物亚群标准菌株。
1. 4 UU生物群鉴定[2, 3] ①菌株DNA提取:自低温冰箱中取出标准和临床菌株液体培养基后解冻, 吸取500 μl菌液, 10000 r/min离心15 min, 吸弃上清液;加入100 μl的蛋白酶K溶液;55℃水浴1 h;95℃保温灭活蛋白酶K10 min;10000 r/min 离心1 min, 取上清液作PCR模板試验。②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UU1生物亚群扩增产物为403 bp, UU2生物亚群为448 bp。PCR体系均为20 μm引物各2 μl, 3 U/μl Taq酶1μl, 10×PCR Buffer (含Mg2+)5 μl, 3 mM dNTP混合物5 μl, DNA模板3 μl, ddH2O 40 μl, 总反应体积100 μl。UU分群引物:上游:5'-GTATTTGCAATCTTTATATGTTTTCG-3';下游:5'-CAGCTGATGTAAGTGCAGCATTAAATTC-3'。PCR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 min、95℃变性1 min、54℃退火1 min、72℃延伸1 min, 共40个循环, 72℃延伸10 min。扩增产物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 于紫外线灯上观察及鉴定。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未发现两生物亚群混合感染標本。UU1生物亚群占UU检测79.17%(95/120), UU2生物亚群占UU检测率20.83%(25/120)。12例有临床症状(其中2例UU1, 10例UU2), 108例无临床症状(其中93例UU1, 15例UU2), UU2在男性尿道炎患者中检出率显著高于UU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8, P<0.01), 即UU2具有更高的致病性, UU1是优势定植菌。见表1。
3 讨论
近年UU实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 临床上分为UU1与UU2两种生物亚群。由于UU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影响其致病原因多, 主要有[4]:①与血清型相关;②与UU浓度及感染时间相关;③与宿主状态有关。UU作为一种条件致病微生物, 定植于宿主黏膜表面的UU会释放出NH3、各种磷脂酶、蛋白水解酶、过氧化物等导致机体损伤和炎症反应[5]。
UU在人群分离率极高, 即便经过抗菌消炎治疗转阴, 经过一段时间复查又会转阳性[6]。如何判断UU是感染状态或携带状态, 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人们为探讨不同血清型UU的致病性进行大量研究, 但都无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某种血清型肯定和某种疾病有关。辛亚维等[7]研究结果发现, UU2生物亚群在不孕患者中检出比率高于正常女性, 并且具有一定相关性, 这可能与UU2生物亚群促单核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能力高于UU1生物亚群有关, MIF的增加使机体对UU产生超敏反应, 引起炎症和机体损伤。研究发现[4], 从宫颈发生鳞状上皮内病变女性患者的阴道后穹窿处分泌物、宫外孕患者的输卵管内膜和宫颈分泌物、不育男性精液分离出来的UU均以UU2生物亚群为主, 且感染UU2生物亚群的输卵管发生纤毛粘附和脱落率高达90%, 而UU1仅仅10%。可能原因之一为UU2生物亚群的致病因子或致病岛对宿主破坏性更大, 致病性更强[8]。多数研究倾向于UU2生物亚群具备一定的致病力, 而UU1可能是优势定植菌群。
UU2生物亚群相较UU1生物群更容易引起炎症, 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盆腔炎关系更密切[9]。本研究结果显示, UU1生物亚群占UU检测79.17%(95/120), UU2生物亚群占UU检测率20.83%(25/120)。12例有临床症状(其中2例UU1, 10例UU2), 108例无临床症状(其中93例UU1, 15例UU2), UU2在男性尿道炎患者中检出率显著高于UU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8, P<0.01), 即UU2具有更高的致病性, UU1生物亚群是优势定植菌。早期研究发现, 男女不孕不育患者UU2与抗精子抗体及抗子宫内膜抗体关系更密切[2, 3], 更容易导致不孕不育。钱迎芬[10]研究发现, UU2具有毒性作用, 导致亚群比例失调而引发炎症, 临床分群对诊疗甚为必要。张俏忻等 [11]研究发现, 男性不育人群与正常人群支原体感染无差异性, 但与UU1比较, UU2感染更容易引起精子质量下降和白细胞异常增加, 可导致男性不育的发生。UU1生物亚群可能为寄居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 而UU2生物亚群则有一定的致病力支原体, 本文研究中也验证了上述观点。但亦有研究发现, 男性尿道UU感染携带中UU2检出率高于UU1[12], 这可能与地区分布、研究对象及样本量因素差异有关。李会平等[13]研究证明, 积极治疗UU生殖道感染有助于提高抗精子抗体及抗子宫内膜抗体转阴率, 阻止抗体形成, 对免疫性不孕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用药方面, UU两大生物群对多西环素敏感性较高, UU2较UU1有更高的耐药性[14]。
总之, UU2生物亚群与尿道炎的关系更密切, 其致病机理有待更进一步深入研究。临床开展UU定量与分型, 有利于区别对待UU不同生物亚群的临床诊治, 合理应用抗菌素, 对开展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寒, 陆春, 朱国兴, 等. 70株解脲脲原体生物群构成比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 18(1): 16-18.
[2] 曾文军, 陈群, 皮红泉, 等. 解脲脲原体生物群及抗精子抗体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探讨. 山东医药, 2011, 51(7):80-82.
[3] 梅艳娟, 曾文军, 邓珍良, 等. 女性不孕与解脲脲原体生物群及抗精子抗体的相关性. 中国热带医学, 2011, 11(11):1390-1391.
[4] 黄珺, 张钧, 宋铁军, 等. 解脲支原体的致病性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4):464-468.
[5] 陆小建. 血清中EmAb、AsAb、UU及CT水平与女性不孕不育的关系.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12):114-115.
[6] 孟慧娟, 史同新, 徐敬星, 等. 健康成年男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定植状况调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7):698-700.
[7] 辛亚维, 张步美, 王建梅, 等. 女性不孕症患者宫颈解脲尿原体亚群检出情况的研究. 生殖与避孕, 2016, 36(9):726-730.
[8] 武文娟, 范爱萍, 韩姹, 等. Uu及其亚群、Mg感染与BV的相关性研究.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2):105-108.
[9] Ozdemir R, Erdeve O, Dizdar EA, et al. Clarithromycin in Preventing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in Ureaplasma urealyticum-Positive Preterm Infants. Pediatrics, 2011, 128(6):1496-501.
[10] 钱迎芬.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分群价值的研究.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10):1706-1708.
[11] 张俏忻, 肖颖秀, 程碧珍, 等. 不同生物群解脲支原体对精子质量及精液白细胞的影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18):3151- 3153.
[12] 黄敏婷, 马寒, 朱国兴, 等. 男性下生殖道不同生物群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构成比及与尿道炎的相关性研究.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 19(2):74-76.
[13] 李会平, 霍新年. 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关系探讨.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1):108-109.
[14] 王鹏, 王群兴, 向希映, 等. 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及生物分群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20):4871-4873.
[收稿日期:201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