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分析

2018-04-02洪启焕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训练体育

洪启焕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公共体育教学部,福建 福州350202)

体育伤害其实指的就是在日常的体育训练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常见的类型有骨折、摔伤、扭伤等事故[1].在高校的体育训练中,运动形式丰富多样,所以造成伤害的形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篮球对抗赛、足球PK赛中,产生的摔伤与扭伤较多,在网球运动、登山运动中造成的骨折较多等.由于各项运动的复杂程度不同,可能导致的伤害形式和严重程度也是有一定区别的.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对于体育训练都很重视,但是,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从21世纪开始,我国相关部门就出台了十多条关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政策,就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体育训练中的安全系数.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防伤害措施仍需完善.

1 高校体育教育训练中伤害事故频发的原因

1.1 学生安全意识的匮乏

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伤害事故是学校体育活动中难以避免的一个现象,也影响着学校正常工作及教学秩序,困扰体育教师的正常教学与体育教学改革[2].在体育训练中永远存在着风险,但无论是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是客观因素的制约,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们不想看到的.

在高校的体育训练中,很多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学生的安全运动意识不足,是引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首要原因[3].现在身处高校的大学生多为“00后”,他们个性鲜明不服输,对于体育运动充满了热情与期待,在这种兴奋状态下,无法对体育运动的风险系数做到正确的评估与判断,也就无法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伤害程度也是成倍放大.例如,笔者走访了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成都师范学院等几所高校都发现,随着体育训练内容的丰富,同学们有了极大的参与兴趣,热情高涨,且在日常的课堂上还会不断的挑战难度更高的动作,由于安全防范意识的疏忽,就存在着在剧烈运动之后大量饮水、轮滑训练的时候护具佩戴不完善、长跑过后马上蹲地歇息等不良习惯,而经常引发胃疼、胃痉挛、水中毒等安全事故.学生的主观安全意识不足,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就会存在着安全隐患.

1.2 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延续的是应试教育,高校也不例外,大部分教师过度的关注成绩,忽略了其它方面,其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体育训练中对防伤害措施的理解和健全不到位,对学生的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有的教师认为自身的职责就是提高成绩,安全问题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这就给安全教学留下了隐患.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入学的时候已经是成年人了,对其安全意识的培养,自己不必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安全课程的导入,由于教师自身不重视,也就无法带动学生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可能就会出现伤害事故.

1.3 高校教学的相关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在体育训练中,关于安全防伤害管理机制并不是每个院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或制度,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的疏忽.例如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来对体育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换,年久失修的体育设备就为运动伤害事故埋下了隐患.还有的院校没有机会开设关于体育训练活动的安全讲座,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高校,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这些漏洞导致了在高校的体育训练中,防伤害机制的不健全.

1.4 高校体育设施设备的不完善

在高校的体育训练中,器材设备的缺损也是影响安全训练的重要因素.例如受高校规模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训练场占地面积较小,若参加训练的学生较多,就会增加了肢体碰撞的概率.其次由于部分教学设备设施不完善、陈年老旧、质量不过关,如双杠设施晃动不稳定、篮球架生锈失修、游泳池设施陈旧等,这些训练设备上的安全隐患,也为体育训练增加了风险,可能会出现摔伤、扭伤、溺水等事故.

1.5 训练中缺乏科学规律的指引

在正常的体育训练中,如果违背了科学的规律,就会增加产生安全事故的机率.例如在跑道上跑步的时候,如果出现了逆向对跑,那么发生肢体碰撞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且如果是高速移动状态下的碰撞,直接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在田径场上跑步的时候,按照逆时针还是顺时针的方向同步运动其实是非常有学问的.在平日的生活中,习惯用右手的人,左腿的爆发力非常强;习惯用左手的人,右腿的爆发力强.大部分的运动员他们都是左脚起跳,进入弯道的时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左腿的受力就会加大.所以,田径场上跑步都是采用逆时针的方向.

2 提高和完善高校体育训练中安全防伤害的具体措施

2.1 帮助学生树立主观安全防范意识

想要树立和完善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具体措施,首先就要从学生入手,督促他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粗心大意,缺乏保护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技能,才能为防伤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例如,某高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询问“肌肉韧带拉伤之后需要做的首件事是什么”,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的是要通过按摩来使得肌肉放松,不紧绷,该答案是错误的.因为肌肉韧带挫伤之后,毛细血管已然破裂,此时如果进行按摩不仅会使运动员痛感加剧,而且会加深损伤程度.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及时冷敷,减少肿胀,这样不仅能够减轻痛感,而且可以加速痊愈.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科学防护知识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高校定期的组织体育安全意识讲座,号召学生多学习体育知识,强化安全意识的建立和完善.

2.2 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学校是体育运动的主阵地,竞技体育运动本身具有的高度专业性和风险性,常常会导致一些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并引发相关法律责任,这就需要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地认识[4].在学校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定要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为防伤害制度的建立保驾护航.

(1)将安全放在首位.近年来,不但竞技比赛和训练中的伤害事故增加,而且在体育课堂上或体育测验运动伤害事故也相继增加[5].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教学成果的同时,还要加强责任心.例如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全程紧盯,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打闹,对出现违反课堂纪律、做出危险动作的学生,要及时的批评教育,把安全事故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同时要强化老师的安全防护知识,还要定期的进行一些讲座、学习和模拟演练,提高教师遇见事故时的应急处理能力.例如,可以模拟骨折、溺水、扭伤事故,高校体育教师要提前做好妥善的应急方案,一旦碰见事故伤害的发生,能够冷静、妥善、正确的及时处理,将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风险降至最低,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指导学生训练.体育伤害事故是学生伤害事故中的高发性事故,由于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所以一直困扰着各校体育教师,影响着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6].高校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例如现在教委倡导因材施教,那么在高校体育课程上,就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身体素质,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以及教学目标,实行有区别化的、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如在常见的3 000 m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体重,将班内学生划分成几个团队,由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领跑,并充分发挥体育委员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的鼓励作用,让其陪伴身体素质较弱的同学完成3 000 m的长跑训练.长跑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一大项目,但要真正发挥其锻炼作用,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采用合理的、科学化的锻炼方法尤为重要.教师可亲自带领队伍进行长跑训练,在跑步的过程中观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动作不规范、摔倒、长时间休息、气息不稳等,然后根据观察结果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多次练习后就能发现,学生的长跑能力不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在跑步过程中出现的摔倒和抽筋现象也明显减少,气息越来越稳定,耐性越来越强.

(3)高度重视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要作用.在体育训练之前,进行准备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保证学生提前预热身体机能,以合适运动的身体状况进入训练状态,减少训练伤害的发生概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气温、环境、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课前准备活动.例如,天气比较寒冷,或者是即将开展一些慢跑、竞走等活动量不大的体育运动的时候,授课时就要将准备活动的强度提升一些,但是在气温过高或者是接下来的体育活动本身强度就比较大,例如篮球、足球的时候,那么准备活动的力度就不需要太强,只要能够调动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跃即可.在准备活动中,教师要简单的向学生普及一些生理知识,如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出现了头晕、恶心等生理反应的时候,如何进行事故处理.有条件的高校,在剧烈运动比赛之前,老师要事先准备好吸氧机等设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故.

(4)合理的控制休息时间,避免二次运动伤害.在体育训练中,面对多种高强度的训练内容,很多学生会因体力不支而马上倒地休息,此时,教师一定要合理的控制休息方式和时间,避免因为高强度的运动后骤然歇息对身体带来的二次损伤.例如在经历了长跑运动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沿着操场慢走一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运动后马上蹲下休息或是急切补水而给身体机能带来的损伤.

(5)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防伤害知识的传播.新时代之下,互联网等新技术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防伤害知识的灌输与传播.如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里,教师可时常分享一些关于体育训练的标准动作视频、事故处理方案等.通过这些实际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动作尽量标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高校要建立健全防伤害措施制度

对于高校而言,建立健全防伤害措施制度至关重要.例如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体育设施的安全隐患及时的进行排查和检修;针对一些可预见性的安全事故,如骨折、撞伤等做好应急处理预案;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和模拟演习,提升应急处理能力.还可以将防伤害应对能力加入到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测评系统中等.高效、实用的防伤害管理体制是保证体育训练顺利进行的砝码.

2.4 加强运动场地和设备的检修与完善

高校一定要将加大体育运动设备和场地的检修与完善,让学生有足够安全、足够宽阔的训练场地.例如体育馆内可以定期更换训练器材,如篮球架、乒乓球桌等,只有提供安全的训练器材,才能避免客观因素对学生产生的运动伤害,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系数高、舒适的运动环境,也能够为训练质量的提高提供辅助作用.

3 结语

近年来,体育训练中安全事故频发,已经使得社会对其提高到了新的关注层面,如何在体育训练中防伤害也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之一.要实行有效的、实用的防伤害安全制度和措施,保证学生们的运动安全,全力推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良性发展,真正的发挥出高校体育训练对提高学生个人体质和发展国家体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1]何德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界定[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86-88.

[2]常华,周国群.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伤害事故预防及处理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1):91-93.

[3]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4]李杉.学校竞技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及防范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9):91-94.

[5]马永红.体育教育呼唤生命科学--谈体育运动中伤害事故的成因与预防[J].体育文化导刊,2003(9):50-51.

[6]刘永光,范安辉.浅谈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预防[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3):92-93.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训练体育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