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的审视
2018-04-02黄绍丽徐旭开
黄绍丽 徐旭开
1.2.青岛滨海学院 山东省 青岛市 266555
审视网络新闻自身发展中的“优”与“忧”,分析网络新闻独特的魅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策略,在充分利用优势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规避、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促进网络新闻良性传播,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让他们了解周围的小环境及国际大环境。
一、网络新闻传播“优”势
(一)融媒体化传播及传播主体多元化
被著名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界定为热媒介的报刊属于视觉媒介,它的新闻信息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色彩等这些静止不动的视觉符号来传递的,而网络新闻则不同,它以超文本和超链接的表现方式,融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于一身,实现图像、声音、文字、图片等传播手段的有机结合。这种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来实现融媒体传播功能,打破报刊、广播、电视的局限,跨越传统媒体时间、空间限制,组织新闻信息,丰富新闻传播形式,满足受众获知各种新闻、对相关背景资料查阅的需求。用户只要点击其间一个关键词、图片、人名、地名,甚至一个词语、句子就可以阅读、欣赏自己所需的文字、图画、声音、影视等等。这方便了信息的索取,符合受众的阅读和思维习惯,为人们节省了时间的同时扩大信息量。因此,融媒体化网络新闻传播丰富了网络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使之不同于一般传统媒体的单一形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人人均可通过各种论坛、博客、门户网站、个人网页或通讯软件等来传播自己的新闻信息及心声,这些传播者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是新闻专业人员或是非新闻专业人员,他们的阅历和经验,以及对社会的了解等,大大扩大了新闻来源,丰富了新闻内容,受众的选择领域广泛化,同时增加了受众的反馈渠道,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优势显而易见。
(二)“新”的突破
网络新闻两大显著特征:时效性与全时化。因特网上,信息始终处于更新流转动态状态,信息公路上流动着海量的信息,以飞快的速度不断更新受众的视野。报纸早已与其他媒体在时效性的竞争中不占优势,而广播电视也会在某些环节或领域受到限制,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实现受众对新闻事实的即时性获知,且信息报道稍纵即逝,不利于信息的保存和反复查阅。
网络具备实时传输的功能,并实现同步保存,这既具备时效性强的优势,又克服传统媒介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弱点。“网站信息量大、更新及时”是一个网站对网民来讲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网民能与其他网友自由交流,实时沟通。新闻不是“旧闻”,其最大的特点便在于“新”,受众接受新闻便在于想要第一时间获取事件最新的动态,一旦过了最佳的发布期,新闻的价值便急速下降了,在当下媒体环境中,也许就不是新闻,最多算是信息吧。如果某个网站想在访问量上独占鳌头,较高的更新频率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它使受众能接收到最新最全面的信息。
(三)无障碍联通,互动性强
网络新闻自下而上,无障碍互动联通,其传播优势无可比拟。在传统媒介中,新闻的采集和发布者固定地充当着传者角色,而接受新闻的广大读者和观众作为受者存在,在获取新闻的方式上基本上是被动的,大量充斥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播、电视新闻,打开某个频率频道就可以收听收视到,虽然频率频道众多,给受者一定的选择性,但是选择信息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依然处在被动的接收状态,属于“给什么,看什么”。而网络新闻就不一样,受众如果想要获知某类新闻信息,直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结果便会呈现出来,属于“看什么,给什么”的状态。另外,受众对于信息的交流反馈也能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新闻发布者手中,反馈环节的方便快捷,方便新闻传者迅速地调整与受众需求不符的方式,弥补其中的不足。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忧”势
在共享网络新闻给受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理智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新闻存在的问题和隐忧。在有效利用其优势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规避其劣势,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辟蹊径,广寻策略,实现网络新闻良性、健康发展。
(一)可信度的拷问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大特性,也是它的第一生命。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新闻要做到真实、全面、准确,且能吸引受众确实受到多方面的考验,信息错综复杂、渠道来源广泛,为了“争夺眼球”,一些网络新闻媒体将未经证实甚至是闭门编造的信息编辑发布在网络上,产生混淆视听,误导受众等不良后果。网络新闻失实及大量虚假新闻的涌现,特别是一些商业性网站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得不依靠广告商的赞助,出现有偿新闻及广告新闻,可信度何在?公信力何在?另外,网站为了追求点击率,不惜歪曲甚至捏造荒诞搞笑、耸人听闻的新闻事件,在新闻标题上下功夫以博取受众的眼球,标题与新闻正文风牛马不相及。
(二)原创少,内容空洞
大量的转载、复制信息,使得具有发布迅速特点的网络媒体不能有效抢占新闻发布的先机,而网络新闻一旦更新速度跟不上,便丧失了其在新闻发布上的最大优势。一些新闻网站为了抢占人脉、追求点击率、投受众所好,纷纷开设新闻频道,但又不愿花人力财力采集制作新闻,依靠复制转载其他媒介和网站的新闻信息,这样的新闻内容缺乏自身特色以及重复阅读的价值。
网络新闻不乏这样的现象:新闻标题大,有的夸张甚至歪曲真相,噱头十足,而正文内容少,经常只有短短的几行字,缺乏实质内容,使读者无法从新闻中获益;并且多个网站内容重复,互相抄袭,新闻价值不高。如此导致网络媒体很少有自己的原创性新闻,在新闻的选择与编辑过程中,网络新闻偏爱复制或摘录纸质媒体中的新闻,呈现给受众的多为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克隆”和“拷贝”的新闻,自行采编的新闻只占少数。
(三)侵犯他人隐私问题凸显
侵犯他人隐私的现象在网络中大量存在。由于网络传播活动的不规范、网络信息的庞杂、网络新闻把关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网络传播对个人隐私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有些网络新闻会牵涉到个人情感、家庭成员状况、个人联系方式及住宅地址等,这种侵犯他人隐私的现象不在少数。例如在相关网站注册时填写的个人资料、网购等活动记录或交易记录等,都包含个人信息,有其他意图的人就会通过网络设法搜集这些信息,以供从事其他活动使用,给用户造成困扰或损失。
另外,网络舆论的“人道主义援助”也会在无意识中侵犯到他人的隐私,从而干扰到他人的正常工作生活。近年来,“人肉搜索”这一词语的兴起便是最好的例证,网民用自身的愤慨和不平来曝光当事人的真实身份,虽然本意有时是好的,某些事件中也确实起到了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但网民一哄而上,不负责任的传播和曝光很容易使事件脱离正常轨道发展。
网络新闻侵权有时会形成网络暴力,对个人或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怎样来遏制或杜绝这种现象发生,需要通过多方努力,同时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普通网民应当认识到网络侵权的危害,提高法律意识,加强网络自律,主动避免参与或推进网络新闻侵权的发生、发展。
三、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长期并存,优势互补
网络媒体的优势代表着媒体的发展及时势的需求,而传统媒体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他们将长期共处,竞争与合作并存,各有优劣势,各自拥有自身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谁都无法取代其他媒体而独立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受众结构的不断变化,各类媒体间优势的互补更能促进其总体发展,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实现优势互补,扩大新闻信息的覆盖面,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传播环境,发挥各自的社会影响力。
(二)“把关人”职业素养亟待加强
在新闻信息的传播环节中,信息发布者的素养始终弥足珍贵。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络新闻工作者这一行业之中。但是,要想网络新闻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不仅需要网络新闻工作者在人数上充足,保障新闻信息的迅速采集,更加需要网络新闻工作者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只有在新闻传播的源头上提高信息质量,加强对不良信息的把关力度,正确及时引导舆论的发展趋向,网络新闻的传播才会有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
(三)网络新闻的复杂性日趋加深
网络传播的虚拟性、无序性将在一段时期内不可避免地存在,其复杂性也日趋加深。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变革,是一个前进的不可阻挡的潮流,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必须认识到网络传播利大于弊。当务之急,是要在充分肯定网络新闻传播优势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不足,并且加以改进和完善,使之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这才是网络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所在。
网络新闻作为一种新兴且发展迅速的新闻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网络传播的技巧,挖掘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分析网络新闻传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策略,为网络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新闻工作提供借鉴,为广大网民提供优质的新闻产品,以促进网络新闻有序化传播,最终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