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以B市高新区为例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助老社会工作者养老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100124)

新中国成立以来,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不断增大,改变了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社区养老是我国社会化养老的主要方式,这一养老方式集家庭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身,因此受到了广大老年人口的欢迎,成为现如今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对策。

一、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问题

在面对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中的重要部分提出了上述取向之后,而在实际中我国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的服务情况却着实不乐观。

(一)对老龄化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

我国自古以来专业性质的服务一直没有得到充分以及专业化的发展。不仅如此,我国助人服务大多是带有行政性色彩,这一因素也一度阻碍的我国专业性助人服务的开展。

(二)缺乏专业人才及志愿者

发展一项专业事业的前提是有相关事业的专业人才,社区内的专业养老助老服务也是如此。在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花果山社区内,由于设置了由社会工作者主导的社区服务中心,这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不仅在养老助老方面开设专门的服务,还提供心理辅导,个案辅导等多样化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甚至在社区内实现了社区自助,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资金不足,很多活动以及基础设施无法跟进

在本次针对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年人对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不满意,而很多不满从根本上讲其实都与资金有关:1.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接受过社区举办的免费定期体检活动。2.对社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比较不满意的有47%、很不满意的8%。3.针对“您所在的社区提供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具体有哪些”这一选项时,有64%的老人选择了“不知道有什么服务”。其实很明显正式因为资金的缺乏,导致社区在提供养老助老服务时,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来满足这些服务。哪怕连上述3.2中的专业人才缺失,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对待养老服务的不重视,国家政府以及民众没有给予这项事业足够的基金支持,导致大量的专业人才流失,导致相关服务没有办法跟进。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对策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因此这是一项设计千家万户、意义深远且具有惠民意义有利于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重要工程。在经过调查研究,同时参考上述问题取向以及国内外有关实践,我们针对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助老服务提出了以下对策,来解决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提高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意识

在发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时,只有人们从根本上对养老事业给予重视,社区养老的一切事物才能得以开展,才能维持这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社会工作者引导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上树立健康积极的观念。老年人是养老服务的受用着,只有老年人在面对如今生活的时候是乐观的,不会因为害怕生活乏味而感到丧气也不会因为惧怕死亡而忧虑,才能保证我们开展的一系列服务可以得到想要的效果。第二,社会工作者引导老老年人家属亲友对老年人养老方面给予重视。家属和亲友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支持网络,因为家属和亲友是老年人最亲近的人,他们最能了解老年人的喜好以及生活习惯,疾病状况。第三,社会工作者引导整个社会应树立敬老爱老助老的观念。国家应该通过政策措施,保护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不至于产生老年人无人照顾的悲惨新闻。

(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养老问题上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改变以前的政府统理事物到政府治理事物,更好的明确政府职责。

第一,统筹规划。例如社区中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当将这一事件归给城市建设部门去进行统一的规划,看作是整个城市规划中的一件大事。第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就现有状况,对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才可以顺利的开展、完善养老服务事业。第三,在财政发面提供支持。首先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老年人养老金。养老金是针对个体老人最直观的支持。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减轻一部分的现实职责又实现政府财政职责的最大化;同时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就给予社会组织很大的发展空间,促进他们的发展;也可以提供给老年人最专业的服务,满足老人的需要。

(三)走专业化产业化的社区养老助老道路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只有走专业化道路,真正把养老服务当做一项事业和专业来发展,才能真正的完善这项服务,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原本需要的服务。

第一,首先应当在国内各大高校及相关职业学校大力发展相关专业(例如社区康复、老人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管理等),为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内部及第三部门等输送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改变现今人才不足或者根本没有专业人才的现象。第二,针对已经在社区内进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从业人员,分批次送至相关的高校或者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在学习后进行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确保具有服务的资格;另外在社区内委培专业人员,在这些没有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人进行社区服务时对他们尽心专业辅导。第三,在社区内进行服务的志愿者,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壮大社区内志愿者服务队伍。因为志愿者是凭借自己的热情来帮助他人的,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发挥光热,他们没有什么薪资报酬,因此也需要社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回馈,这种回馈不一定是金钱形式的,可以是社区内部的表彰这种间接的形式。

(四)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中的很多项目及活动无法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支持。在现有的养老服务中我们看到,政府支出依旧是养老投资的最主要支柱,但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投资的不断加大,因此怎样筹措资金来支持养老事业,在借鉴了国内外经验的后,提出以下对策:第一,首先看来,不可避免的政府应该在养老支出中占据主体的地位。另外政府在作为政府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政府应当提供资金来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二,应当大力呼吁社会各界对养老问题给予关注,伸出援手。第三,对老年人这些服务使用者收取小额费用。当前我国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还存在在很多的不足。要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大氛围,真的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社区居民及老年人本身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从资金、设备、人才、管理及运作的方方面面去协调去。

[1]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4,第5期,110-113。

[2]徐永祥,社区工作,2005,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101-102。

猜你喜欢

助老社会工作者养老
“助老”多功能老人床的结构设计
一种家用助老吃药提醒装置的研究
用“八心八促”方法做好助老工作
“买菜叔”的21年无偿助老爱心路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