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二战中叶美国与纳粹德国的“不宣而战”

2018-04-02许海云

关键词:大西洋罗斯福美德

王 道,许海云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2 )

许海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德国莱比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美国外交史、国际关系史研究。

20世纪4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到关键时刻,美德两国海军在北大西洋海域的“不宣而战”成为两国矛盾激化的直接原因。①大西洋海军冲突是罗斯福对希特勒全面开战的“证据”,抑或是他促使美国进入战争的“借口”,对待同样的历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记忆,这样的记忆取决于其所处的时代,所秉持的立场、价值观、道德标准等一系列复杂因素。1941年底爆发的美德海军冲突成为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实现自己政治军事目标的关键筹码,是美国与纳粹德国走向全面战争的动因。这场长达3个月的北大西洋美德海军对峙,美国看似节节败退,实则以退为进,迫使德国率先就范。罗斯福及其阁员们逐步实现了一个个艰难的战略目标,完成了对美国民众关于美国参战态度的重塑。笔者希望通过对美德两国相关外交以及军事档案的分析,结合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具体的“历史语境”(context of history),对二战中期美德两国的“不宣而战”进行探讨。就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笔者认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不能只是针对事件中美国与德国孰是孰非的问题,而要将其置于二战的大背景中来分析当时美德两国决策层对美德关系走向的解读方式,以及美国政府高层如何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遏制法西斯轴心国势力,这也是本文的写作意图所在。

一、20世纪40年代初的大西洋战略态势

1.美国逐渐介入大西洋战事

1939年9月,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英法两国随即对德宣战,欧战全面爆发,直至40年代初,全世界已经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德国海军以潜艇偷袭为核心战术,使得盟国在北大西洋的战争形势急转直下。1940年6月法国沦陷后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使英军损失惨重,失去了海上军事屏障的英伦三岛受到德国轰炸机空袭的严重破坏,德国把切断英国的生命线——大西洋海上运输线作为对英作战的关键, 德国海军利用潜艇集中攻击英国的海上运输船队, 用消耗英国船舰的“吨位战”实施围困封锁英国的“慢性绞杀战略”以迫使英国屈服,英伦三岛形势危急。

英国虽为传统的海军强国,但是由于单独对抗纳粹德国,加之轻敌思想和防务布置不当,在战争初期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失。1940年5月到10月间,德国潜艇共击沉287艘英国舰船,总计1450878吨;仅仅1940年10月一个月,德国的8艘潜艇就击沉63艘英国舰船,总计352407吨。②考虑到英国海军的传统优势,德方参考一战期间北大西洋水面作战的经验,避实就虚,利用潜水艇神出鬼没地袭击英国船队,德国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Karl Doenitz)发明的所谓“狼群战术”(Wolf Pack)开辟了德国海军自二战爆发以来的“黄金时代”。德国潜艇在空军的支持下,对英美大西洋运输船队发动了为期4个月的无限制破坏性攻击,具体进攻模式是:当一艘德国潜艇发现盟国运输船队时,先隐藏在水下尾随跟踪,同时将运输船队的航向、航速和编队组成报告给德国潜艇司令;然后潜艇司令开始实施战术指挥,命令“狼群”中的其他潜艇与跟踪艇取得联系;接着,海上指挥官接替指挥,协调各艇在夜间对敌舰实施水面攻击,首先吃掉护航舰,而后进一步消灭运输船队。③与此同时,1940年秋,在德国人的帮助下,意大利在波尔多建立了一个潜艇基地,墨索里尼的27艘潜艇以此为依托,配合德国潜艇对盟国的海上运输船发起进攻。

美国与英国不仅在种族血缘上亲近,英国的命运更在政治、经济方方面面与美国息息相关。为了能够击破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时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请求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用英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换取50艘美国驱逐舰,因此,1940年9月,罗斯福的《以舰易地协定》应运而生。④丘吉尔认为:“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军舰是一种果断的非中立行为,按历史惯例,这种行为可能为德国政府提供对美宣战的理由。希特勒的手法是逐个打倒他的对手,在干掉英国之前,最不希望卷入到一场同美国的战争中去。所以美国向英国提供驱逐舰一举,显然使美国更接近我们从而更接近战争。”⑤英国首相1941年底在美国国会的演讲中又表示:“幸运的是德国没能在1940年夏天,日本在亚洲全面开战之时入侵英国。如此一来,1942年底,盎格鲁-撒克逊联盟就会迎来战争的转机,1943年就可以把握战争的主动权。”⑥

到1941年上半年,大西洋战场的局势有所好转。英美《以舰易地协定》签订后,英国海军实力的增强使盟军在大西洋的防御范围扩大,而德国潜艇的活动集中于那些可以用最小代价击沉盟国商船最多吨位的海域。因此,当盟国在某一海域的防御增强时,即使是重要物资可能通过此处运出,邓尼茨也要将潜艇调往其他海域,重点进攻盟国的“防御薄弱点”。自战争开始以来,德国潜艇一共击沉650艘商船,其中只有10%是护航运输队中的船只;而在水面护航兵力得到飞机的支援后,运输船队便没有一艘船只被击沉。⑦然而1941年之后,英国平均每天有上千艘商船在海上航行,对于护航舰的需求仍然迫切,但是英国军工业制造舰船的数量远远落后于其损失数量。尽管有了《以舰易地协定》的支持,英国海军保卫大西洋航路的实力依然单薄,美国海军参与护航势在必行。

1941年初举行的英美高级参谋会谈意义重大,英美双方就之后的军事合作达成了 “ABC-1号计划”。其相关文件中规定南纬25度以北和西经30度以西的大西洋海域属于美国海军的防御范围,美国海军在所辖海域要对海洋航路畅通负责,需通过巡逻、驱离甚至直接攻击的方式免除轴心国的军事威胁,尽可能切断轴心国海上运输线;对西半球相关国家的领土予以防卫以免法西斯势力的蔓延;计划还涉及美军要时刻做好占领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的准备。⑧“ABC-1号计划”最终成为战争新时期美国海军战略的基础以及之后的战略指导方针,美国海军开始逐渐进入大西洋战争区域,美德海战一触即发。

针对英美军事联合的动向,德国方面随即做出反应,1941年3月,希特勒宣布扩大德国海军“作战区”的范围,纳粹潜艇的攻击范围从法国南部一直延伸至北极圈,并且向西延伸至格陵兰岛。⑨延伸后的作战区域已经远达西经38度线,这明显与英美高级参谋会谈中所规定的美国在大西洋的“责任范围”有较大重合。因此,美国政府为了保障《租借法》的顺利实施,必须开展有效的跨大西洋护航——美国海军为非轴心国商船提供军事庇护,否则,美国的援助物资必然会成为“德国狼群”的囊中之物,英伦三岛也会在纳粹德国海空军的“立体围剿”下最终沦陷。

美国于1940年5月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罗斯福任命美国海军的一位铁腕人物——厄内斯特·金(Ernest King)为新的大西洋舰队总司令,主持大范围开展大西洋舰队巡逻、护航活动。1941年4月18日,金将军提出了一个针对德国扩大“作战区”的“3号行动计划”:“将西经26度经线作为西半球的东部边界,任何国家的武装船只进入西半球,除非该国在西半球拥有领土主权,否则都会被美国视为是一种受到邪恶利益驱使的,对西半球民主国家产生威胁的不友好行为。”该计划的实施意味着美国西半球防御范围的延伸。⑩4月26日,罗斯福命令大西洋舰队追踪位于美国所划定的西半球防御范围内的轴心国军事目标(包括军舰、飞机),并且每4个小时报告情况。几天后,美国同丹麦签署了关于美国防御格陵兰岛的军事协定,在该岛建立军事基地。1941年5月27日,德国驱逐舰“俾斯麦号”(Bismarck)和英国军舰在丹麦海峡发生交火,德舰被击沉,罗斯福借机宣布丹麦海峡及其周边海域属于美国海军的护航范畴,将冰岛也纳入到西半球防御体系当中。随后美国又同冰岛正式签署了同丹麦类似的军事协定,7 月7 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冰岛登陆,建立海军航空基地,并组建了丹麦海峡巡逻队。7 月9 日,罗斯福批准了海军部起草的《西半球共同防御计划》,正式下令海军保护从美国到冰岛的跨大西洋航道,将英国和加拿大的商船纳入护航体系中。美国军方的这一系列动向,为美德海军之后的北大西洋冲突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1941年初美国的《租借法》通过后,时任德国海军司令埃利希·雷德尔(Erich Raeder)不断要求希特勒取消关于德国潜水艇“尊重”美国大西洋中立区的命令。雷德尔向元首承诺,只要英国商船在北大西洋损失的吨位数近似于一战期间损失的最大值,英国在未来6个月内必然投降。美国已将护航范围扩大到了冰岛,但是冰岛并不位于美国所划定的“西半球防御圈”中,所以德国应该将出现在冰岛和格陵兰岛附近的美国海军舰船同英国舰船一并歼灭,因为这样可以限制美国所谓的“西半球防御圈”进一步扩大,为德国海军争取活动空间。雷德尔认为,美国占据冰岛不仅仅是为了军事防御,同时意欲引发冲突,因为只要美国军事力量染指冰岛,美国海军的行动范围就会向东突破西经26度经线,美国和德国必然进入实际的战争状态。

希特勒早前将北大西洋的“作战区”延伸至格陵兰岛,看似是接受了雷德尔关于“只要摧毁英国港口和海上补给线,丘吉尔就会屈服”的观点。但在整个1941年,东线的苏德战场才是德国元首的战略重点,希特勒不得不考虑一旦纳粹潜艇公开袭击美国船只,罗斯福就会以此为借口命令美国军舰全面开打。德军当时深陷苏联战场不能自拔,希特勒不愿太早同罗斯福摊牌,最起码要等东线战事结束后再考虑大西洋战事。据雷德尔后来回忆,希特勒明确指示:“扩大‘作战区’只是一种战略威慑,只有在对苏作战结束后,德国才会实行对美国强硬的政策,但在此之前希望尽量避免和美国人发生冲突。”元首要求德国海军在大西洋维持现状,给东线的陆军减轻负担。希特勒的指示令雷德尔非常不满。一方面,当时英德海军在大西洋激战正酣,德国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根本原因是美国利用《租借法》为英国甚至苏联提供大量物资。另一方面,美国军舰已开始为盟国商船提供护航,这种行为极大地限制了德国潜艇的偷袭行动。雷德尔不止一次地请求希特勒授权德国潜艇不警告而直接攻击美国军舰,这样不仅有助于德国海军“狼群战术”的发挥,还可以阻止盟军在法属西非沿岸获得立足点,但这个提议却始终没有得到希特勒的回应。1941年4月20日,雷德尔又请求元首“按照截夺惯例,向美国商船开火”,仍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德国元首仍旧试图避免未来德军两线作战的情况出现。

2.二战期间美国“护航制度”的完善

在纳粹德国对美国宣战之前,美国军舰对非轴心国船只的“护航”一直是美国大西洋舰队军事行动的中心议题。美国在1941年执行的大西洋政策,实质就是以“护航制”为依托,利用美国海军的水面优势在北大西洋海域对德国潜艇的活动范围进行挤压,缩减德国人在北大西洋的势力范围。但是,“护航制”的逐步完善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

“护航制”顾名思义就是在战争时期,海军为海上的运输船提供引导、庇护,使其免受敌方舰艇进攻的制度。二战期间,美英海军的护航,主要针对德国在北大西洋对盟国发动的潜艇战。商船或者运输船在面对德国潜艇时完全没有防御能力,只有依靠军舰的护航才能有效地规避潜艇的袭击。特别是驱逐舰参与护航,对于削弱潜艇的攻击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战期间,美国海军创立的护航制度极大地提升了大西洋海上运输效率,成为协约国海战取胜的关键。从1939到1941年,大西洋基本的护航模式是将60艘商船分为9~12个编队,每个编队在海上大约间隔1000码的距离,根据编队船只所属国籍的不同,抽调盟国海军执行护航任务,护航海军的舰种一开始主要是针对轴心国舰艇的战列舰。此后,面对纳粹潜艇的“狼群战术”,盟国海军护航舰种逐渐升级为驱逐舰和巡洋舰,它们所配备的声呐装置以及深水炸弹都是打击潜艇的有力武器。

笔者认为,二战期间的美国海军护航起源于“泛美中立巡逻”。早在1939年,受到欧洲战争局势的影响,罗斯福决定组建一支美国大西洋海军负担巡逻任务,以此来监视可能接近美国沿海以及西印度群岛的武装船只,这是美国海军二战爆发后海上巡逻活动的起点。根据1939年“泛美会议”上美洲国家达成的一系列共识,1939年10月2日,罗斯福正式命令美国海军开始“中立巡逻”,巡逻的范围从北美西海岸至西经60度,巡逻的目标便是追踪和报告靠近美国沿海以及西印度群岛的轴心国军事目标的一切动态。后来,肆虐大西洋的德国潜艇给美国商船造成了严重威胁,罗斯福开始逐渐提升大西洋舰队的实力,同时平衡两洋海军的军事部署。1941年4月7日,海军部长哈罗德·斯塔克(Harold Stark)抽调太平洋舰队中的两个驱逐舰编队给大西洋舰队。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厄内斯特·金将军很快推出了5、6号行动计划:7月15日提出的“5号行动计划”,其核心就是美国海军通过加强对冰岛的防卫来打击任何对西半球国家安全产生威胁的轴心国船只;19日的“6号行动计划”,要求美国海军为在美国和冰岛之间航行的非轴心国船只护航,并且协助英国和加拿大舰队的军事行动。至此,美国围绕冰岛建立的“护航体系”趋于完善。

1941年8月的英美大西洋峰会,是改变二战历史进程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中确定的一系列国际原则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国际事务的运行轨迹。“护航问题”依然是英美双方磋商的核心问题,两国最终决定:自1941年8月26日起,美国海军将为盟国商船提供护航,护航范围从美国至冰岛——也就是“半程护航”,海军护航在二战中正式制度化。8月14日英美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第二部分第七款明确指出,“盟国将确保所有人能够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该条款完全是针对希特勒在北大西洋的“潜艇战”而制定的。《大西洋宪章》另外特别指出,美国人必须成为“公海航行自由原则”的忠实捍卫者,致力于推进广泛且持久的海洋安全体系建设。大西洋会议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使美国海军全面加入到护航行动中来。随着“西半球防御圈”的扩展,美国在大西洋的海军基地随之增加,美国的“海上中转站”一直从北大西洋的冰岛延伸至南美的特立尼达,美国海军还将负责占领亚速尔群岛和为大西洋上的英国船队护航。至此,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军事活动更加游刃有余。

在承担了保护英国船只的任务后,美国的海军政策已经很可能触发对德战争了。最终在1941年8月25日,罗斯福正式命令美国大西洋舰队摧毁任何对美国和冰岛之间的大西洋航线构成威胁的水面军事目标,这就意味着先前的护航原则已经延伸到大西洋航线上的全部非轴心国船只。9月1日,厄内斯特·金司令针对护航的具体细节,又提出了“7号行动计划”:要求美国大西洋海军做好战争准备,对加拿大和冰岛之间航行的盟国船队提供海上军事庇护,美国大西洋舰队将与加拿大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合作,在纽芬兰承接加拿大海军的护航任务,护航至冰岛后再移交给英国海军,美国海军正式开始执行“半程护航”。护航制度的完善使英国军舰在北大西洋更从容地面对德国潜艇的威胁,英国军舰被击沉的数量只相当于1941年年初的1/5。尽管纳粹的“狼群战术”仍然威力无比,但却不得不将攻击重点转移到了大西洋南部的维达斯海角附近。然而出于1941年底对苏援助的需要,盟军的护航范围必须进一步从挪威海岸一直延伸到摩尔曼斯克,这已经大大超过了英国海军的承受范围,而美国海军的“半程护航”显然也已经不够了。随着大西洋航运密度的不断增加,美德海军冲突一触即发。

二、“不宣而战”——美德大西洋海军冲突的爆发与升级

1.美德战争的起点——“格利尔号事件”

1941年上半年美德海军双方都尽量保持克制,然而“擦枪走火”还是难以避免。1941年4月10日,美国驱逐舰“尼布莱克号”(Niblack)在冰岛附近水域营救难民的过程中察觉到德国潜艇的踪迹,随即对其发射了一枚深水炸弹但并未命中。 5月,德国潜艇又同美国战舰“德克斯号”(Texas)发生摩擦,因为天气原因导致能见度较差,潜艇发射的鱼雷未能击中美国战舰。然而这些美德海军在大西洋的“碰撞”基本是一国单方面的军事行动,两国始终没有进入到战争状态。1941年9月初发生在美国驱逐舰“格利尔号”(Greer)和德国潜艇“U-652号”之间的追逐战,是西方学界公认的二战爆发后美德双方的第一场武装冲突,标志着美德两国间“未宣布的战争”正式打响。对于以罗斯福为代表的美国政府高层主战派来讲,此次事件成为扭转大西洋战局、改变国内公众厌战态度的绝佳契机。

这里应该指出,“格利尔号事件”绝非德国单方面的军事行动:1941年9月4日,德国潜艇“U-652号”在距冰岛雷克雅未克港165海里的地方执行侦察任务,该区域属于希特勒在1941年3月划定的“作战区域”,但与美国海军的护航区域存在明显重叠。美国驱逐舰“格利尔号”当时正处于距目的地冰岛东南约175海里的位置,舰长海军上尉劳伦斯·弗罗斯特(Laurence Frost)以及大西洋舰队第61编队司令官乔治·约翰逊(George Johnson)都在舰上指挥海上巡查。需要注意的是,“格利尔号”驱逐舰并非执行护航任务,它从加拿大纽芬兰阿金夏湾出发,负责向美国海军冰岛基地运送信件和紧急物资。9月4日上午8点40分,一架英国侦察机提示“格利尔号”附近有德国潜艇存在,军舰声呐系统很快发现前方2000码的德国潜艇。不久,“U-652号”潜艇开始减速并且逐渐上潜接近海面,“格利尔号”的官兵借此机会利用信号灯不断向其上方的英国巡逻机报告德国潜艇的位置。10点32分,英国巡逻机突然向德国潜艇投下4枚深水炸弹,但“U-652号”潜艇司令官戈特哈德·法兰茨(Gotthard Fraatz)却错误地判断炸弹是一直跟踪自己的驱逐舰发射的。就在德国潜艇与美国驱逐舰遭遇近4个小时后的 12点49分,前者向后者发射鱼雷但未命中;12点56分,“格利尔号”连续发射8枚深水炸弹予以回击,由于距离较远而未能对潜艇造成损伤;下午3点12分,美国军舰的声呐系统再次探明德国潜艇在其前方900码的位置,随即陆续对其发射11枚深水炸弹,然而全部偏离目标。之后,“格利尔号”对“U-652号”的追踪活动一直持续到冰岛当地时间下午6点40分,时间超过10个小时。

“格利尔号事件”正式开启了美德海军之间各不相让的海上攻防战,成为美德关系迅速恶化的转折点。尽管美国驱逐舰发射深水炸弹确实是出于自卫,但其整个追踪行为实则是挑起冲突的关键。一方面,“格利尔号”事实上并没有承担美国海军的护航任务,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毫不犹豫地对德国潜艇发动进攻。另一方面,美国军方高层早已一致认为打击德国潜艇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格利尔号事件”便是美国与纳粹德国在大西洋海域战略利益冲突的直接体现。华盛顿方面闻讯后一片哗然,罗斯福随即电告正在冰岛的美国大西洋舰队副司令、海军少将R·C·吉芬(R. C. Giffen),命令他一旦发现,立刻击沉“德国肇事潜艇”。总统在美国当地时间9月5日上午10点55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宣布此事件是德国潜艇对美国军舰的一次无端袭击,然而这明显是罗斯福根据当时并不全面的海军报告得出的片面结论。德国方面对于“格利尔号事件”的反应亦是十分强烈,1941年9月6日,柏林方面发布了一项官方声明,其中驳斥了美国海军所谓的“德方率先进攻”的说法。柏林媒体谴责美国“企图用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借口摆脱中立”,指责罗斯福不仅命令美国战舰通报德国潜艇的位置,甚至还下令直接进攻;为了让美国完全介入到反对德国的战争当中,美国总统用尽一切方法来挑起事端。

诚然,“格利尔号事件”中的美国驱逐舰并不像美国总统暗示的那样是无辜的受害者,“格利尔号”对德国潜艇追踪定位在先,在双方对峙过程中发射了数枚深水炸弹,还不断向英国飞机发送信息以求使其获得良好的攻击半径。但是,罗斯福怎可放过这样一个改变国内厌战氛围的契机?他在9月11日晚间的 “炉边谈话”中表明:“美国的警告已经很清楚了,一旦轴心国的舰艇出现在美国的防卫水域范围内,会被当作响尾蛇,见了就打!”大西洋舰队在9月13日受命攻击任何威胁盟国商船安全的轴心国武装力量;更重要的是美国军舰此后护航的重点是盟国船只,美国商船主要由加拿大和英国军舰提供护航。而德国“狼群战术”的进攻重点恰恰是盟国商船,这就为英国海军减轻了极大的护航压力。1941年底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美国民众支持护航制的实行,“格利尔号事件”以及“9·11讲话”使民意更加倾向于美国全面参战。事实上,“见了就打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局部冲突和全面战争之间已经没有明确的界限。至此,美国与轴心国之间的“不宣而战”鸣锣开场。

2.“尼基号事件”与“海军日讲话”

“格利尔号事件”使美国事实上进入到对德战争的轨道中,而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的“后格利尔号时代”,大西洋上美德舰艇间的冲突愈发频繁。美国海军看似处于劣势,实则使大西洋战事逐步进入美国的战略轨道。美国海军“护航制”的进一步推行有力地支援了英国,挫败了希特勒的封锁计划。由于美德大西洋海战所造成的影响在美国的不断发酵,美国国内舆论的风向标逐渐扭转。“格利尔号事件”风波未平,1941年10月中旬,美国驱逐舰“尼基号”(Kneary)与德国潜艇的正面较量接踵而来。

这次事件仍是因为护航而引发的海军冲突,从加拿大出发、由50艘商船组成的船队在距冰岛400海里的地方遭到了德国潜水艇的袭击,一直跟随船队的加拿大护航舰队随即与德国潜水艇发生交火。由于时至深夜,加之加拿大护航舰队力量薄弱,导致船队被德国潜艇伏击,三艘商船被击沉。位于冰岛的美国海军接到救援请求,立即组成了一支包括“尼基号”在内的、由海军少将L·H·塔博(L. H. Taboo)指挥的驱逐舰编队,同时两艘英国和法国战舰也加入到战斗中。从16日至17日德国潜艇一共发动了6次进攻,由于当时天气状况较差,德国潜艇采取的远距离袭击方式使美国驱逐舰声呐探测技术基本无法奏效,而且因为距离商船太近,导致护航舰队一直处于被动。就在德国的第3次进攻开始后,一艘起火的商船阻挡了“尼基号”的视野,而另一艘护卫舰的舰身蹭到了“尼基号”的艏部迫使其停止行进,德国潜艇“U-568号”突然发射鱼雷击中了“尼基号”的右舷,猛烈的爆炸摧毁了甲板,造成11人死亡,超过24人受伤,这是二战爆发以来美国海军第一次出现人员损伤。由于冰岛附近海域位于北极圈内,冬天夜晚时间较长,海面能见度极差,所以在冲突中德国潜艇一直占据主动,“尼基号”在被击中后依靠余力返回冰岛基地。“尼基号事件”的事实十分清晰,原本是一场德国潜艇与加拿大护航舰队的海上争斗,然而包括“尼基号”在内的美国驱逐舰护航编队也参与到了这场冲突之中。对比“格利尔号事件”和“尼基号事件”,前者存在着美德双方谁先发动进攻的争议,后者则是美国驱逐舰为了保护遭到德国潜水艇进攻的护航船队而进行的防御行为,德国人的侵略行径昭然若揭。

得知该事件后,罗斯福吸取了应对“格利尔号事件”的教训,直到得到确切的海军报告后才做出反应。1941年10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罗斯福强调“尼基号”是在美国防御范围内遭到德国潜艇伏击的,但同时承认在“格利尔号事件”后继续命令美国海军追踪德国潜艇。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国务卿柯德尔·赫尔(Cordell Hull)指责德国方面的罪恶行径,并指出“尼基号事件”揭露了纳粹征服世界的意图。相对的,德国媒体同时谴责美国人的言论是“无耻的谎言”,认为“‘尼基号事件’是由罗斯福联合一群不择手段的犹太人欺骗国会意图修改中立法的行为”。美德双方的态度表明彼此的外交关系已经破裂,美国与德国“大动干戈”已无悬念,只待由哪一方来率先宣布两国“官方对立”。

1941年10月27日,“尼基号事件”发生的10天后,美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海军日”(Navy Day)。在美国总统的此次讲话中,修辞的激烈程度毫不亚于“9·11炉边谈话”,是一次毫无保留的“批判式演讲”。罗斯福给予孤立主义者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必然全面走向反法西斯战争,美国人民当前最大的敌人是希特勒。在这篇并不算长的演讲词中,希特勒被提及多达21次,“纳粹”一词则达到6次。罗斯福列举了从“格利尔号事件”开始后美德之间的一系列冲突,痛陈德国海军罄竹难书的罪行。然而仔细回味此次讲话,美国总统其实是站在本方的角度片面地看待美德间的几次突发性海军冲突,其目的完全是为了给美国民众一个“战争刺激”并促使国会有所动作。总统表示:“我们一直在避免战争,然而敌人已经开始进攻。希特勒之所以发动潜艇战,就是要让美国海军从公海中‘颤抖地撤退’,然而美国人绝不能接受这种屈辱的暗示。”罗斯福最后用这一段宣讲切入了他实质的议题——“物资援助盟国”。他认为只有全面修改《中立法》,才能使“我们的舰船有效地打击大西洋上的响尾蛇”。罗斯福总统指出:

今天,直接面对希特勒这个敌人,是对美国人民最大的挑战!我们美国人已经扫清了我们的甲板,站到我们的战斗岗位上。为了捍卫我们国家和祖辈的信仰,我们随时准备尽到上帝给予我们的、我们有能力去理解的、我们的全部责任。

这次演讲成为对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沉重一击。罗斯福结合美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自己的政策提供佐证,使得政府的海军战略逐渐得到民众的支持。“尼基号事件”明显比“格利尔号事件”更具有说服力,它成为总统推行既定战争政策、实现政治意图的有力武器。尽管如此,美国总统的慷慨陈词或许还不足以对扭转战局起到决定性作用。仅仅在“海军日讲话”三天之后,美国海军遭受的又一次“重创”使得罗斯福反对希特勒的政治资本变得愈发雄厚了。

3.美国海军再遭重创——“鲁本·詹姆斯号事件”

就在与美国军舰第一次被德国潜艇击中的“尼基号事件”仅相隔13天的日子,1941年10月31日破晓时分,美国驱逐舰“鲁本·詹姆斯号”(RubenJames)被德国潜艇击沉,这是自1939年美国宣布“中立”到1941年12月美德正式宣战之前美国唯一被击沉的驱逐舰。冲突发生在冰岛以西600海里的位置,自从1941年7月美国延伸“西半球防御圈”以来,这里就属于美国军舰的护航范围。

“鲁本·詹姆斯号”当时正在执行护航任务,它是由5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中的一员,编队时任司令官是R·E·韦伯(R. E. Webb)。舰队当时是为一支包括44艘商船的远洋船队护航,这些商船上装载的是运往英国的租借物资。10月31日拂晓前,美国护航编队将船队顺利移交给英国舰队继续护航,“鲁本·詹姆斯号”在返航途中发现可疑目标,就在准备进一步确认其位置时,德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了“鲁本·詹姆斯号”的左舷并导致1号烟囱爆炸,爆炸接着引燃了军舰的弹药库,整个舰身从船尾开始下沉,5分钟后完全沉没。与军舰艏部的巨大爆炸伴随而来的是船上装载的深水炸弹相继爆炸,当时舰上有包括指挥官和船员在内共160人,只有45人在落水后被其他的护航驱逐舰救起,其余115人全部遇难,这是自二战爆发以来美国海军最惨重的一次损失。

首先,单纯从海军战略战术的角度分析,美国海军在美德“不宣而战”开始后保守的军事思维可能要为这次重创买单。灾难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接踵而至,部分是因为诡谲的德国潜艇,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高层在海战中决策的失当以及其国内立法对海军行动的限制。当时的美国驱逐舰大部分没有配备雷达,面对灵活的德国潜艇以及北大西洋恶劣的天气,在海战中必然处于劣势。“鲁本·詹姆斯号”的沉没便是一次有分量的教训,美国海军不得不对自己的军事配备加以强化。其次,从美德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次事件则使得大西洋战场的形势进一步清晰起来,美国参战的前景也变得愈发明朗。“鲁本·詹姆斯号事件”实则是“格利尔号事件”的升级版:美国驱逐舰追踪德国潜艇在先,德国潜艇还击在后,后者最终击沉前者。可以说“鲁本·詹姆斯号事件”是美国驱逐舰准备进攻,而德国潜艇为避免被袭击率先发难。德国潜艇的行为动机在国际法的框架下并无异议,属于一种自卫行为。不过从结果来看,德国方面“防卫过当”造成美方巨大的伤亡,则不可避免地激发了美国对纳粹新一轮的挞伐,也必然成为美国舆论彻底转向的契机。这可以从11月2日的盖勒普(Gallup)民调中一探究竟:

你认为下列那件事情更重要:美国远离战争,或者美国击败德国?

远离战争……32%

击败德国……68%

尽管罗斯福实行反德政策的舆论资本看似足够了,但就在事件发生当天,10月31日晚间美国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总统并未对这次的驱逐舰遇袭事件做过多表态,他声称自己还未接到美国海军的详细报告。有记者提问是否因为这次事件美国可能同德国断绝外交关系,也有记者提及美国是否已经准备对德国海军展开全面进攻,总统全部予以否认。整场发布会,罗斯福的态度十分暧昧,不愿意对“鲁本·詹姆斯号事件”做出正面回应,因为他自己也清楚这是美国驱逐舰一贯的追踪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在笔者看来,从当时的局势分析,哪怕德国潜艇击沉了更多的美国军舰,美国仍无法马上对德国宣战。一是,时至1941年底,美国与战争的关系早已是“进行时”而非“将来时”,而罗斯福在政治上自“海军日讲话”的突然后退,实则是看到了日本在远东的威胁。大量情报显示德国同日本当时接触频繁,这使美国总统不得不有所顾忌,因为美国海军当时最重要的目标是保护租借物资顺利抵达英国,这离不开英美海军的默契配合。一旦日本协同德国对盟国开战,就一定会袭击英国的远东港口,迫使丘吉尔抽调更多的海军力量支援亚太地区,那么在大西洋的商船就会在冰岛通往英国的航道上冒极大的风险,因为那里不属于美国海军的护航范围。二是,“格利尔号事件”之后,总统已经命令美国驱逐舰对任何可能存在的威胁目标“见了就打”,德国潜艇往往是受到美国驱逐舰的挤压而率先发动进攻来确保自身安全,因此,美国海军的行为并没有道义立场,这就为孤立主义分子提供了口实,使总统无法利用这些事件促使美国对德国宣战,而只能通过“护航制”来对抗纳粹潜艇战。再者,《中立法》一直是阻碍美国实施激进军事政策最大的“绊脚石”,只要有它的存在,美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参战国。

最终,随着美德两国在北大西洋的“不宣而战”愈演愈烈,经过美国政府高层主战派的不断努力以及公众的支持,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于1941年11月对1939年《中立法》进行修订,废除其中限制护航行为的第二、三、六款,美国海军终于变“半程护航”为“全程护航”——将商船直接护送到英国,美国商船可以自行武装,美国舰队可以在护航过程中以明确身份向敌国船只开火。诚然,美国政府在二战早期实施海军护航的目的重在警告轴心国,然而伴随着以“格利尔号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美德海军冲突的不断升级,护航行为不可避免地导致军事冲突,而军事行动正当性又必须以国内立法的认可为依托,所以从“跟踪汇报”到“见了就打”、再到“修法”的一系列动向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军事行动逐步突破了《中立法》的束缚,其实日本和德国自开战以来都没有尊重所谓“中立国家”的权益,轴心国在世界各地不断蚕食美国的势力范围,侵犯美国公民的利益,美国完全没有理由恪守《中立法》。然而,《中立法》代表了美国外交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传统,它深深根植于美国的宪政框架内,这在战争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正是美德海军先期爆发的“不宣而战”揭示了《中立法》的本质。“珍珠港事件”后,《中立法》被全部废除,美国海军在大西洋的作战限制彻底消失,美德两国开始了真正的较量。

三、“不宣而战”与德美宣战之关联性分析

就在美国和纳粹德国矛盾逐渐公开化的进程中,1941年底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将美国彻底拖入了战争。二战初期,德日两国均执行绥靖美国的策略,1940年以后,在英美的经济封锁下,日本已经无力支撑,只能拼死一搏,寄希望于1940年签署的《三国同盟条约》来获得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事协助。随着“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兑现了1940年的承诺。

根据德国海军高层会议记录,在“珍珠港事件”仅仅两天后的1941年12月9日,海军司令雷德尔已经授命解除德国海军各编队在特定区域内所有的进攻限制,德国海军可以攻击盟国一切船只。尤其是美国以及所有依附于美国的中立国家的船只,一律被德国及其盟国视为攻击目标,其战舰和商船将同英国船只一样被击沉。德国海军将不再尊重这些国家的领海,泛美中立国家的安全区也将被纳入德国海军的攻击范围。1941年12月11日,在取得日本“不会同盟国单独媾和,坚决抵抗美国”的承诺后,纳粹德国向美国宣战。同一天,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全票通过总统关于对德宣战的提案。与三天前对日宣战提案的通过相比,此番美国人的战争决心更为彻底,这也意味着纳粹德国的末日即将来临。

正如美国学者托马斯·帕特森(Thomas Paterson)所说:“富兰克林·罗斯福指引了一条使美利坚通向战争的‘拐弯抹角’的道路,因为他认为别无他途。”罗斯福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评判公众舆论,其中,盖勒普等民意测验都是就热点时政问题针对有代表性的公民做抽样调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孤立主义成了一种“少数人的专制”,成为一种对美国民众意愿的“绑架”,它让全世界都以为美国人是冷漠的。其实,二战爆发后的几乎每一次民调都显示,选择支持援助英国甚至美国直接参战的受访者的比例不在少数。在1941年10月17日的一次民意测验中,美国民众被要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大体上,你是否认同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反对纳粹的外交政策?

认同……67%

不认同……33%

该调查恰好是在“尼基号事件”爆发后的第二天进行的,这表明美国民众对国家战争行为的默认。因为就在一个月前,仍有超过60%的美国人反对参加战争(9月28日的调查提问美国民众是否愿意为战争做出牺牲,62%的受访者表示反对)。盖勒普调查表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民众对于战争的态度似乎有了很大的转变,这正是美德海军冲突不断激化产生的结果。罗斯福不止一次地使用了类似解读“格利尔号事件”的方式来夸大美国海军的损失,最终使美国“从后门进入战争”。这种“暗箱操作”受到了以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 Beard)、查尔斯·坦希尔(Charles Tansill)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史学家的质疑,甚至是批判,他们认为罗斯福为参战欺骗了美国民众。

美国资深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外交政策的坚决反对者,他一直谴责罗斯福滥用行政职权使美国陷入同德国的全面战争。在这里应该指出,20世纪40年代北大西洋美德两国之间的“不宣而战”,并不是罗斯福制造的战争,而是美国与轴心国集团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就像主战派参议员詹姆斯·威廉·富布莱特(James William Fulbright)所说,总统的“迂回战略”完全是出于打败法西斯的良好动机。富兰克林·罗斯福直至1941年底实施的“反德战略”可谓步步为营:1940年9月的《以舰易地协定》,他利用一个“行政协定”避开了国会的干预,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对于 “护航制”的问题,更是体现了罗斯福极高的政治手腕。为了避免“反干涉派”的攻击,他没有公开要求国会通过护航决议,而是随着“不宣而战”的深入,凭借一系列军事冲突造成的声势,缔造了美国海军的“非中立护航”。然后他又利用德国潜艇的“罪行”和“珍珠港效应”完成了对《中立法》的废除。更重要的是,罗斯福对时局的判断得到了美国军方的坚决支持,军队高层协助总统对军事战略做出了正确的规划。出于对战争局势的考虑,美国实行遏制纳粹的政策不可避免,内阁一致认为1941年底是美国全面开始摧毁希特勒政权的最佳时机。通过“不宣而战”,罗斯福最终让希特勒彻底掉入美国的“战略圈套”中。

凭借对二战战争局势的精准判断,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一直推崇“海洋思维”——美军以舰队为依托,依靠海上军事基地来保护盟国大西洋运输线,同时结合小规模的水陆两栖作战对德国潜艇进行打击。1941年美德海军在北大西洋的“不宣而战”,完全是按照这种战略意图进行的。反观德国,希特勒大举进攻苏联,使德军的弱点暴露在欧洲西线,加上希特勒一直信奉“生存空间论”,将主要战略目标定位在欧洲大陆,根本不重视海军建设,致使其在西欧海岸显示出脆弱性,因此罗斯福的大西洋战略同时也是建立在这一事实基础上的。1941年底,美国人针对德国发动的“有限战争”,比直接派兵前往欧洲作战更符合美国民众的心理诉求。美国军方利用美德海军冲突,在没有激起本土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使德国潜艇在北大西洋始终受制于美国海军,最终迫使德国率先宣战。罗斯福利用美国海军暂时的“退”,完成了对反法西斯战略全面的“进”,1941年美德大西洋的“不宣而战”就是这一策略的实践。

客观地讲,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与纳粹德国的关系并非已经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罗斯福和希特勒都心知肚明,美德双方公开宣战可能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德国潜艇可以摆脱以往的束缚在公海任意袭击美国商船,美国对盟国的物资援助将会面临更大的困境;另一方面,邓尼茨的潜艇编队将直接面对英美舰队的联合围剿,德国“狼群”的灭亡速度也会增加。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托马斯·贝利(Thomas Bailey)曾说,希特勒和罗斯福都是“谨慎的战士”,虽然美德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难以避免,但在局势明朗之前,不论是罗斯福还是希特勒,其实都不希望过早地宣战。然而1941年底美德间的海军冲突接连爆发,加之“珍珠港事件”的催化,美德两国最后走向了终极的对立面。

1941年以来,美国出台的《以舰易地协定》《租借法》以及后来的“护航制”,已经使德国海军的“狼群战术”威力大减,希特勒其实有充足的理由在《以舰易地协定》实施后就对美国宣战,然而他只是口头上谴责美国。可以这样说,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德国从未给美国一个合法的宣战借口。对于德国元首而言,1941年中后期他就已经意识到同苏联全面开战后将会面临的严峻局面,迫使其必须修正原来的战争计划,以在1942年春天组织新的进攻。所以希特勒在当时似乎有充足的理由不和美国交恶。但最终令德国人难以容忍的是,在大西洋舰队的庇护下,美国商船除了援助英国以外,还将相当数量的租借物资转送到了苏联,苏联恰恰利用这些“美援”顶住了德国人的进攻,其后美国对苏的援助更是有增无减。倘若我们拂去美德海军冲突的表象,这才是美德关系最终破裂的根本原因。

20世纪40年代初美德海军间的“不宣而战”完全围绕北大西洋航线展开,双方都试图将军事行动维持在这种有限冲突当中。一方面,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打破了美德在北大西洋的均势局面,后来的德国军事会议记录显示,纳粹高层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政治彻底的失败,它使美国先前所有的战争计划成为泡影,因为一场太平洋战争将会使美国的两洋海军计划搁置两到三年,美国政府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庞大的军事力量,所以美国人必然充满了焦虑,罗斯福对日本的弱点和其对美国的恐惧程度做出了相当糟糕的误判”。据此判断,德国人在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武断地低估了美国海军的实力厚度,这恰恰是因为美国海军在先前“不宣而战”中的表现成功地迷惑了纳粹德国。另一方面,就当时的现实分析,就算日本没有偷袭珍珠港,美国与纳粹德国的“终极对决”也无法避免,就在“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前一天——1941年12月6日,由时任海军作战部部长的哈罗德·斯塔克以及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共同签署的军事战略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美国在二战中后期的整体目标就是要击败德国及其盟国……所以对其的经济封锁必须继续,对德国陆军的空袭和海军封锁更要加强,也要尽力支持德国占领区的所有抵抗运动。”由此可知,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暂时的退让只是为了将来对德国海军的连根拔除,一旦摆脱国内法律的束缚,美国大西洋舰队将让“德国狼群”彻底破灭。

四、结语: “不宣而战”与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德关系走向

时至20世纪4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已在欧洲打响,但是美国政府依然固守中立。当大英帝国岌岌可危,纳粹潜艇肆虐大西洋之际,美国政府才逐步放弃了其中立思维,开始给予盟国军事援助,并且不断进行非正式的军事干预。随着1941年初《租借法》的出台,美国实际已经进入到战争程序中,因为这样的援助行为与希特勒的战争计划存在根本的冲突。到1941年9月,美德海军在大西洋实则已经开始了公开的战争。不过,美国的对德政策在20世纪40年代初一直是谨慎的。因为《中立法》的掣肘,华盛顿方面在美国海军的护航问题上犹豫不决,白宫不愿开罪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使得美德海军在北大西洋展开了三个月“未宣布的战争”。而在此期间的一系列海军冲突使美德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这恰恰给了美国主战派与纳粹摊牌的机会。用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坦希尔的话来讲,罗斯福确实开辟了一条从“后门进入战争的道路”。虽然笔者不能认同坦希尔始终谴责罗斯福并将其视为“战争骗子”的观点,但用“从后门进入战争”来形容美国1941年的反德战略是准确的。

纵观20世纪40年代初美德关系的走向,美国逐渐抛弃了那种安抚甚至绥靖纳粹德国的保守立场。1941年底的美德大西洋海军冲突,是以罗斯福为代表的美国战时内阁实行的以“护航制”为核心的“西半球防御计划”的产物,最终迫使以希特勒为代表的纳粹德国高层就范,德国后来的率先宣战让美国人在战略上获得先机的同时也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美德海军这场在北大西洋耗时近三个月的“未宣布的战争”加快了罗斯福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美国最终成为反法西斯战争中坚力量的关键环节,这场“不宣而战”拉开了以美国为主导的战争进程的序幕。

注释:

①“The undeclared war”在中文著作中一般译为“未宣布的战争”,在本文中主要指1941年9-12月美德宣战之前两国海军在大西洋发生的军事冲突,也有外文著作称之为“The undeclared naval war”——“未宣布的海战”。在文中为简便起见,直接译为“不宣而战”。国内学界至今还没有关于1941年美国与纳粹德国大西洋海军冲突的专门性著作,外国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对美德“不宣而战”的研究比较详尽,有哈佛大学教授威廉·兰格尔和阿莫斯特大学教授艾弗瑞特·格利逊合著的《未宣布的战争,1940-1941》(William. L. Langer and Everett Gleason,Theundeclaredwar, 1940-1941,New York:Published for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y Harper,1953),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贝利的《罗斯福面对希特勒——未宣布的海战》(Thomas. A. Bailey,HitlerVs.Roosevelt:theUndeclaredNavalWar, New York: Free Press,1979)。

②卡尔·邓尼茨:《十年与二十天——邓尼茨回忆录》,王雅芬等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页。

③有关“狼群战术”的细节,详见C·W·尼米兹、E·B·波特:《大海战》,赵振愚等译,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

④相关研究参见徐蓝:《关于1940年美英“驱逐舰换基地”协定的历史考察》,《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以及柯德尔·赫尔:《科德尔·赫尔回忆录》, 中央日报社编译,南京中央日报社1948年版,第115-116页。

⑤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下册》,康文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

⑥“Items of Political Importance, USA”, Dec26, 1941,RecordGroup38:RecordsoftheOfficeoftheChiefNavalOperations, Entry (A1)1021, Office of Navy Intelligence, Reports on German Navy Activity: 1939-1945, Box 2, Folder: War Diary German Naval Staff Operations Division,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at College Park, Maryland, USA(美国国家档案第38号档案组文件:美国海军作战部下辖海军情报处关于1941年德国海军活动的记录, 2017年3月6日于马里兰州美国国家第二档案馆获取)。

⑦C·W·尼米兹、E·B·波特:《大海战》,赵振愚等译,第103页。

⑧Report of the United States-British staff conversations, Mar.27,1941,United States Congress,JointCommitteeonInvestigationofPearlHarborAttack,HearingsPursuanttoS.Con.Res.27,AuthorizingInvestigationofAttackonPearlHarbor,Dec.7,1941,andEventandCircumstancesRelatingThereto(79th Cong.,1st and 2ndsess, Washington, D.C: USGPO, 1946), pt.15, exhibit49, pp.1504-1505. Cited henceforth asPearlHarborHearings(美国第79届国会联席会议关于珍珠港事件调查听证会相关报告,以下简称为PearlHarborHearings)。

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ed.,DocumentsonGermanForeignPolicy, 1918-1945(德国外交政策文件集, 以下简写为DGFP),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9, Ser. D, vol.12, p.260.

⑩Samuel Morison,HistoryofUnitedStatesNavalOperationsinWorldWarII,I,TheBattleofAtlantic,Sept. 1939-May1941,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1939-1943, p.61.

猜你喜欢

大西洋罗斯福美德
诚实是美德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大西洋海雀,你真倔
飞越大西洋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