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团队的建设
2018-04-02杜梦
□ 杜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发生改变,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新闻出版行业的新兴产业,其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国外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Statista发布的调查报告,2016年全球数字出版市场规模153亿美元,其中美国2016年数字出版收入达到72亿美元,欧洲2016年数字出版收入为36亿美元,与美国、欧洲相比,中国的数字出版市场仍然是最小的,2016年数字出版收入为14亿美元。这说明我国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尤其要注重数字化产品的研发与运用。
人是社会生产活动的核心要素,是一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造者,行业之间的竞争关键点就是人才竞争。但就目前我国在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许多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数字出版的专业人才仍然奇缺,不少处于转型中的传统出版单位虽然成立了数字出版中心或新媒体部一类的机构,积极探索数字出版,但此类出版单位中的数字出版从业人员大多成长于传统的出版时代,由原来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或是对网络传播感兴趣的编辑人员组成团队,像这样重新组合的部门极容易出现分工不明、实践错位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出版物的质量。因此,既有合格的编辑出版素养,又能熟练掌握数字技术,还懂网络和新媒体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十分难得。大力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是传统出版单位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
一、适合出版单位的人才类别及其需要的必备技能
(一)出版内容设计人员
这类人才必须对出版行业有着充分了解,应当是从业多年的编辑,他们不仅要熟悉传统出版的专业知识和出版流程,还要对读者的喜好、市场的需求了如指掌,同时其手中要掌握丰富的作者资源,如果能与新闻记者等媒体同行保持良好关系则更佳。
出版内容设计人员还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精神,紧跟数字出版市场动态,发现行业的制高点,能够从海量的信息资源里挖掘整合出有创意的内容进行数字出版,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脱颖而出。
(二)产品技术研发人员
这类人才一般出身为软件设计师、软件工程师、美工等专业人才,有一定的出版经验。但数字产品对技术的要求颇高,他们必须在了解出版业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图文资料,以先进的技术手段设计研发出数字产品。因此,产品技术研发人员要有丰富的互联网知识储备和数字技术产品开发理念,才能生产出优秀的数字产品。
(三)市场运营拓展人员
这类人才是能够适应新媒体运营模式的出版市场营销人才,他们熟悉新媒体技术,深谙数字产品的发布渠道和运营方式,了解同类企业和总体市场状况,知道如何“一对一”准确地将内容传播到对应的受众。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备包装产品、拓展市场的综合素养,尤其在全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懂得运用互联网思维,遵循“用户至上”的原则,具化目标受众、目标客户,以数据为基石,找到受众的兴趣点,满足用户需求,及时追踪用户反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团队的渠道及方法
(一)政府
数字出版“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重点任务”部分明确提出:“加强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制度,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优秀高端人才;推动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出版企业的人才流动和交流,改变数字出版复合人才短缺的现状;大力推进数字编辑职称资格考试,推动数字编辑职称评定体系建设。”
可以看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引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把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列为专业特色必需人才,考虑以人才优惠的政策吸引全国乃至海外的数字出版人才汇聚当地。同时搭建传统出版企业人才与数字技术企业人才定期交流的平台也是政府的应尽之责。这种交流和学习,既可以是实体性的培训学习,也可以是在线的沟通互动。
(二)企业
1.内部轮岗、考证
出版社内的内容编辑和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定期轮岗和知识技能交流,合作开发数字产品。内容编辑加强技术研发的学习,技术人员加强编辑出版的学习,出版社可以不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鼓励整个数字出版人才团队进行思想碰撞,这对于他们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复合型人才会有很大帮助。
2.“引进来”——邀请专家到出版社,引进成熟的数字出版人才
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才团队必须时刻保持学习新知识的习惯,才能不被业界淘汰。邀请数字出版行业专家到出版社为相关人员开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双方共同研究出版社内部的数字出版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规划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未来发展走向,这样的交流学习有助于培养实战型的数字出版人才。
除了不断提升出版社内部人才的技能水平,引进高端的领军人才也是必要的。成熟的数字出版人才可以和社内工作人员教学相长,以优带劣,建设高精尖的专业团队,争取做到每个人才都可以独当一面,出版社方能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整个行业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3.合适的薪酬及福利提供人才归属感
数字出版领先的出版社在引进数字出版人才方面,应当加大力度:首先,要给出比传统出版业平均值更高的薪酬。数字出版工作是一项战略性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人才资源是关键,对于智力投入的人才出版社要善于投资,要肯于出高薪。毕竟相比于IT行业和互联网公司,出版社平均薪酬明显偏低,为了留住人才,一定要合理提高薪酬;其次,要为引进来的数字出版人才提供长足发展的平台。对他们给予充分的信任,做到一视同仁,尊重其合理发展社内数字出版的战略构思,为其学习、进修、出国考察提供必要的支持,不断优化整合人才团队,做大数字出版业务,扩大品牌影响;最后,适当为关键岗位和领军人物提供股权或期权,这也是目前全国各行业包括出版产业在内探索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变革方式,使他们的权益和整个出版社的发展息息相关,真正让他们留下来,坚持一直做好自己专业领域的事情,将数字出版业务做大做强。
4.“走出去”——进行海外学习和参加各种培训。
在世界数字出版市场上,欧美国家在数字出版技术、平台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诸如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先进的数字出版企业,都值得我国的出版企业去学习。出版社应当定期组织安排人才团队出国考察和培训,从而培养社内人才在数字出版方面的世界性眼光。
目前国内也有许多与数字出版行业相关的培训班,对于刚从业不久的人员,出版社可鼓励其走出去参加培训班,以及各种数字出版论坛、年会、沙龙等,坚持学习有助于人才实时了解数字出版行业的最新动态,从而更好地在日常的数字出版工作中进行实践,取得进步。
(三)高校
出版业应当与高校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与联系,这一点是相互的。出版业需要专业型的、科班出身的高校人才,高校也要向业界输出能够胜任出版相关工作的人才。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段里,很多高校在编辑出版专业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始终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其中关键在于两点:学生是从本科阶段起步的;教师基本上是无从业经验的。
因此数字出版的人才教育应该吸取这一教训,各个高校应当从出版行业大量引进出版行家以改进专业教育之路。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对高校和企业双方是互惠互利的。比如,企业与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合作科研课题,联合培养出版硕士,不断创新地探索“产学研一体”的数字出版人才培训模式,有计划组织数字出版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三、总结
产学研的无缝结合,政府制度的重视,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与出版界的密切合作,以及融合型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既可以提高数字出版教学水平,又能够培养数字出版应用人才,并且人才对于数字出版行业也会有极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于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团队全方位的发展壮大以及数字出版行业的快速前行有着长远意义。
1.聂震宁.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J].出版科学,2009(01):5-9+77.
2.冯宏声.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的科技工作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6(06):28-35.
3.张新新.我国数字编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J].出版广角,2016(0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