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报副刊对城市文化的构建
——以《华西都市报》为例

2018-04-02王思雨

视听 2018年2期
关键词:副刊版面报纸

□ 王思雨

一、《华西都市报》副刊的沿革与发展

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文艺色彩较浓的固定版面。作为报纸的补充,副刊包括不局限于新闻这一单一文学体裁,内容广泛涉及各种地域风俗、居民生活、文化知识等。

城市文化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而都市报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1日,并同时创办了以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为主旨的都市报副刊。创刊之初,《华西都市报》首任总编辑席文举便如此解释创办副刊的缘由:“《华西都市报》的副刊不搞文学副刊,也不走亚文学副刊的道路,而以社会副刊的大杂烩、小文章的面貌,走入寻常百姓家。办成具有趣味性、新闻性、参与性,甚至服务性兼具的,雅俗共赏、以俗为主的综合性副刊,走出一条副刊新路。”

在传播和构建城市文化方面,《华西都市报》副刊自创刊之始便一直在做各方面的努力。最早的《华西都市报》副刊设置了“都市人家”“都市心情”“市民茶座”等栏目,讲述成都市井生活百态。

在电视和网络发展的挤压下,几经衰落的副刊在2010年左右开始逐渐恢复,2011年4月9日,《华西都市报》正式重新启动副刊,在周末两天出刊,取名《星期六》《星期天》,立足于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副刊,走服务性、生活化的“生活”路线。2014年10月11日,《华西都市报》副刊正式更名为《宽窄巷》,更名后改走内涵丰富的“文化”路线,刊登文章内容多与地方文化相关,重点呈现四川成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在构建成都的城市形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框架研究(framing?research)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戈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又被引入大众传播研究中,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中提出,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结构,具有双重含义: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大脑中,它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我们根据框架来构建对新事物的认识。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基于一定的媒介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加工后的呈现,而这个过程也是对现实世界及其意义的一种重构或建构,从而形成媒体框架。媒体框架影响了受众如何想,影响受众如何处理和储存信息,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到事实的某些方面,从而使其忽略其他方面。同时受众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并建构社会现实的。

由于媒体框架在凸显某些事实的同时也会排斥或者忽略某些事实,但它又常常以“客观事实”的假象,影响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因此,研究媒体如何构建媒介现实是很有必要的。

三、《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对城市文化的构建

《宽窄巷》取名源自成都的一条著名老街,这条老街是成都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由于《宽窄巷》自2017年起由周末两天出刊改为每日出刊,因此本文将选取2017年的《宽窄巷》作为研究对象,按12个月分层抽取样本,每个月随机抽取3天,共计36天的报纸作为样本。

(一)版面分析

通过对36天《宽窄巷》版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宽窄巷》在版面安排上,通常占据较大篇幅,36天内有25天《宽窄巷》占据4个版面,9天占据3个版面,其中8月12日更是以5个版面占据了当天8个版面中过半版面。

在版面位置上,《宽窄巷》一般占据报纸后半部分版面,体现了《宽窄巷》作为报纸正式新闻的补充阅读内容的地位。版面结构上通常是单面整版,一个版面设置一到两个栏目。在版面编排方面,尽管也有像“身边档案”这类通篇文字居多的内容,但整体上《宽窄巷》还是图片多于文字,这种“重图轻文”的风格很好地迎合了当下读者更喜欢“读图”的阅读习惯。

(二)栏目设置

栏目设置上,《宽窄巷》不仅每周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策划性版面,还有许多固定版面,均选择走文化路线,如“浣花溪”“四川发现”“百家姓”“老街坊”“少年派”等,以及对四川本土书画艺术界进行专题报道的“艺术圈”,加强全民阅读的“阅微堂”,以旧成都影像照片为主的“老照片”等。

这些版面均立足于四川本土文化,讲述四川故事,挖掘四川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华西坝”栏目为例,该栏目自2011年4月副刊启动以来延续至今,其定位为报道四川的人文地理。栏目名称来源于成都久负盛名的原华西医科大学所在地(俗称“华西坝”),具有非常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该栏目因注重文史,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外稿作者,稿件质量高,内容丰富扎实,很有看点,受到许多读者欢迎。

(三)内容分析

对于任何报纸乃至副刊来说,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取决于副刊定位,也取决于副刊文章质量好坏。

纵观《宽窄巷》的文章,在2017年的36个样本中,除开大特刊外,共有文章239篇,与成都文化相关的文章有61篇。其中,由标题分析,与成都方言相关的有5篇,如1月4日的《方言龙门阵》;与历史名人相关的有18篇,如9月14日的《首个被罢免的四川总督刘秉璋:维护百姓不屈洋人》;与城市地理相关的有9篇,如6月3日的《游杜甫草堂》;与人文历史相关的有19篇,如2月16日的《正在消失的老职业》。

从内容分布来看,《宽窄巷》对成都城市文化的呈现主要集中在人文历史和历史文化名人方面,而关于方言和城市地理的文章较少,方言在标题内的呈现频率不高,但在某些栏目,如“浣花溪”“老茶馆”中部分文章在内容中会出现方言相关内容,如2月5日《春节回乡怕谈“婚事”》中,就有“分割脑壳鬼哟”这样的方言表达出现。

从稿件来源来看,除了每期的固定版面“主题策划”和“大特刊”以及部分由记者采写的版面外,《宽窄巷》还设置了“少年派”“老茶馆”“浣花溪”等栏目,广泛吸纳市民稿件,写市民生活、市井百态等。这些文章大都短小精悍,但故事性和趣味性强,源于生活,非常有贴近性,读者看后能感同身受。

四、副刊对城市文化构建的反思与建议

《华西都市报》副刊在构建成都城市形象方面的措施,既有有效的一面,也有不少被忽略的地方,本文以《宽窄巷》为例,对副刊构建城市形象提出几点建议。

以地理为框架,以怀旧为纽带。《宽窄巷》在普及和传播四川方言文化方面还是较为有效的,但对城市地理这一部分缺乏重视和挖掘。而在拉近与读者心理距离方面,怀旧是与读者产生联系和情感牵连的重要纽带,可以在旧日城市的人文风景、寻常巷陌的市井风情等方面入手,对城市的老建筑、老地方、老地名进行扩展挖掘。在这方面,可参考南京《每日新报》的《城市足迹》和《留影》,用文字和影像并重的方式,通过对个人记忆和个人经历的再现,对旧日市井生活中的风俗民情进行展现。

加强原创,集思广益。一般而言,报纸上的新闻跟网上的大多是雷同的,但报纸的副刊充满个性,是互联网无法复制的。因此,原创性是副刊的一大特色,在当今媒体融合时代更是如此。而副刊的稿件来源一般有记者采写和外来投稿两种。针对《宽窄巷》的外来稿件,《华西都市报》的方针是强调“原创首发”,一旦发现外稿作者将已发表的文章再次投稿,将对该作者实行“一票否决制”,这样做可以通过原创性的副刊稿件,做到独此一家,提升稿件的质量和报纸的影响力。

创新思维,与新媒体相融合。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冲击巨大,因此在副刊的创办上,也应该采用融合发展的新思维。“百家姓”是《宽窄巷》中一个非常热门的栏目,以讲述各大姓氏的渊源、发展、迁徙、家族、人物为主。2014年4月5日,《华西都市报》创办了“四川百家姓”公众号,其文章在报纸刊发的文章基础上进行改写,使之更适合新媒体阅读,并增加了不少相关的新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百家姓”栏目的内容。

1.赵晓梦.副刊能否撑起都市报转型“半边天[J].新闻界,2016(22).

2.吴榕.影像文本中的成都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副刊版面报纸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