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区县新闻记者的生存路径
2018-04-02吴楠
□ 吴楠
在互联网、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深深被新媒体所裹挟。无论是上班办公,还是休闲娱乐,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都占据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在这个新媒介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机器人新闻”“VR新闻”“AR新闻”等新闻样态不断涌现,给新闻记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一些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未来的新闻稿件无须人的介入,直接由机器完成。笔者认为,新技术虽然对传统的新闻业造成了冲击,但是新闻记者并不会因为媒介技术的频繁更迭而消失。因为人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根本要素。当然,我们也要敢于正视新媒体给新闻记者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对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区县新闻记者的威胁则更为突出。
区县新闻记者主要是各省市所属的区县媒体从事新闻采访报道的工作者,他们以本地区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主要内容,宣传地方党委政府的新思想、新举措,关注本地区发生的重要事件、社会热点,满足本地群众对新闻的需求。新媒体技术对区县新闻记者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区县新闻记者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探索出一套契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基于此,本文将在新媒体语境下探讨区县新闻记者的生存境况,并提出转型发展的生存路径,希望为区县新闻记者的探索实践提供一种可供参照的方法。
一、新媒体语境:区县新闻记者的机遇与挑战
以快速、高效、丰富见长的新媒体新闻传播,既激活了区县新闻记者对新闻时效性的追逐,但也很容易引发媒介伦理问题。新媒体对区县新闻记者来说是把双刃剑,既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新闻传播观念变革,但也带来了关涉媒介伦理的挑战。
(一)提供技术支持与引发观念变革
新媒体作为媒介技术的产物,它的形成是技术进步的一种体现。VR、AR、MR以及微信等新闻形式的出现都关联着媒介技术的话语体系。新媒体技术对于区县新闻记者而言,他提供的媒介技术支持加速了新闻生产的脚步。一方面,区县新闻记者可以充分利用技术平台进行新闻生产。区县新闻记者作为本地区新闻实践的见证人和传播者,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一些相对细微的发展变化。恰恰是这些细微的新闻事件不容易重复体现,这就需要区县新闻记者以敏锐的眼光来迅速捕捉新闻现场,并能够借助新媒介技术进行快速传播。如在车站、农贸市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区县新闻记者发现了具有新闻记者的新闻事件,就可以利用手机、IPAD等终端记录新闻事件,并通过微信、微博等载体来快速进行新闻传播。另一方面,区县新闻记者对本地区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深度采访之后,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提高传播率和扩大覆盖面。比如,在对本地区经济政策、土地规划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度采访之后,可以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把采访的内容分条块进行再度传播,能够扩大新闻的覆盖面,让更多的新媒介用户了解政策进展,从而真正发挥区县新闻记者的本土化优势。
此外,新媒体带来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引发了新闻生产的观念变革。一方面,新媒体重构了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在传统媒介时代,媒体牢牢掌控着新闻生产的话语权,控制着新闻的流向;而受众则是被动的,他们对媒体的新闻只能接收。而在新媒体日渐活跃的今天,“受众的地位被激活,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建构者。”①这样的一种理念变化,能够让区县新闻记者唤起对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的关注,做到真正关心群众利益,这样才能有助于形成和凝聚巨大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新媒体对新闻产品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捷、深入、立体,同时更注重个性化。这种新闻生产理念的变革能够促进新闻记者改变的转型,既注重新闻的趣味性,又兼顾新闻的时效性,不断提升新闻的品质。
(二)弱化主体地位与挑战媒介伦理
新媒体在对区县新闻记者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潜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新闻记者的主体性生产地位遭到冲击。在传统媒介时代,区县新闻记者作为地方新闻的权威信息发布者,他们被誉为本地区的“无冕之王”。在区县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区县新闻记者是新闻的主要生产者,其主体性是体现其记者身份的一种标识,也是其成为公众话语代表的表达。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其主体价值开始遭到了冲击。“网络大V”“网络达人”等新媒体信息制造者日渐成为新闻生产的活跃人物,他们引导着新闻舆论,掌控了一定的舆论话语。此外,社会公众也开始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进行信息生产,甚至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话题。这些都对专业的区县新闻记者的主体性地位带来很大的挑战。
第二,新闻记者的媒介伦理遭遇挑战。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把关人”发挥着重要的信息控制的作用。在传统媒体时代,“把关人”对信息的把控、筛选具有严格的流程。他们对记者采集的新闻进行政治把关、专业审核。而在新媒体时代,囿于新媒体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把关的作用和功能日渐式微,这样则容易引发良莠不齐的新闻出现。在没有严格把关制度下,区县新闻记者的“生产惰性”将会滋生。在网络、手机上搜索一些信息,东拼西凑出来不切实际的“新闻作品”,挑战了新闻记者的媒介伦理。
二、多维联动:区县媒体记者的生存路径
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区县新闻媒体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那么,如何才能突出重围,实现记者的转型呢?除了记者个人之外,还需要体质机制提供政策保障,多方合力、共同推进,这样才能让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职业转型,从而更出色地完成新闻传播的责任与使命。
(一)体制机制改革:身份合法化与信息产业化
区县媒体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基本上都属于事业单位,靠政府财政拨款,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为区县新闻记者“铁饭碗”思想提供了沃土,一定程度上消蚀了新闻记者的新闻理想。这种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改革。
第一,强化区县新闻记者的“记者身份”。目前,我国很多的区县新闻记者的位置十分尴尬。一方面,他们作为新闻生产的记者,但却没有记者的“合法身份”。在笔者了解的北京、重庆等地方的十多个区县媒体中,新闻记者无法获得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可的记者证,所以这就模糊了其身份属性。另一方面,他们作为党委政府的信息采集人,不像公务员那样有良好的晋升渠道。他们的职业身份出现了模糊性。党委政府要对区县新闻媒体进行改革,破除传统思想的进步,为其正名。明确区县新闻记者的“记者身份”,积极协调各地区部门为他们提供合法化身份,解决他们考记者证这一难题,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调动新闻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创新力和创造力。
第二,推进区县新闻媒体的产业化进程。不再实行全额事业拨款,学习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的经验,让他们走向市场,对其进行市场化考评,这样才能激发区县新闻记者的动力。
(二)媒介素养提升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区县新闻记者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关键是提高媒介修养,内润自我气质。
第一,强化使命意识,提高政治素养。区县新闻记者不同于娱乐记者,他们肩负着传递党委政府声音的重任,即使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仍然需要坚持并有待进一步强化,以此提高记者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衡量一个记者合格与否的基本前提,如果不懂政治、不顾大局,即便专业知识再好,也无法胜任区县新闻采访报道工作。区县新闻记者要通过多方渠道的学习,关注时政要闻,提高政治敏锐度。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党委、政府的中心要义,把握政治方向、把准地区情况,“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用先进思想引导受众,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随时了解报道禁区和底线,正确引导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保证媒体导向正确、内容健康、格调高雅。”②
第二,突出一专多能,提升职业素养。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在短时间完成信息制作、把关与传播,同时推进传统媒体与新业态的融合,由此,媒体人才的知识结构就要求立体感、层次感,具体体现为一专多能。”③“一专”就是新闻传播知识专业性的表现,“多能”就是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专业化方面,区县新闻记者要熟悉新闻传播规律,能够运用生动化、逼真性的新闻语言来传递新闻信息。具体来说,要熟悉新闻写作基本常识,包括新闻选题要新颖、素材取舍要适当、主题表达要贴切、新闻结构要清晰、语言表达要凝练。此外,要善于运用多种新闻体裁来表达新闻主体,不仅会写消息,而且还要善于写深度报道。在多能方面,记者不仅要懂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熟悉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体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出入各个领域进行采写新闻。当然,区县新闻记者还要掌握多种技能,比如新媒体软件的学习技能、开车技能等,这样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方能自由、灵活。当然,在职业素养方面,还要不断强化记者的创新意识④,创新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键驱动力,它关系着新闻价值的提升。
第三,强化群众意识,体现人文素养。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已不再是新闻传播中的中心环节,而是传播网状的一个节点,他们曾拥有的信息集散能力也不断削减,受众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区县新闻记者要不断深化群众意识,始终站在受众的立场上,真正关心群众所想、所盼、所需,这样才能体现出记者的人文情怀。一方面,新闻选题贴近性⑤。区县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选题过程中,要把群众的利益纳入其首要选择标准,秉承“群众关心的才是最有价值的”理念,尽可能照顾群众的利益诉求,比如关注本地群众的住房、医疗、养老、食品、交通、教育等问题,才能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获得群众的好评。另一方面,叙述方式贴近性。区县新闻记者的主要群众是本地群众,所以要尽可能选择本地群众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讲述新闻事件,包括对方言的娴熟运用。与此同时,不断强化新闻的故事化表达,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人物故事、民俗文化、邻里趣事,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向群众传播信息,能够有效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注释:
①赵红勋.坚守内容创新传播——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生存的思考[J].视听界,2015(4).
②傅洪明.网络时代呼唤“一专多能型记者”[J].新闻传播,2010(10).
③赵红勋.微传播语境下新媒体人才培养路径[J].青年记者,2011(26).
④赵红勋.后电视网时代项目经理的生存路径[J].视听界,2017(4).
⑤刘可铄.对话理论下的民生新闻[J].当代传播,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