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新版《K-12体育课程标准》中体能与技能教学的特征及其启示

2018-04-02

肇庆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标课程标准阶段

李 栋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采用“克罗斯-韦珀”测试标准,对全美中小学学生进行了体质状况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中小学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降.这震惊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引起了美国政府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深刻反思,掀起了一股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浪潮.美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计划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分别于1995年、2005年、2013年出台了3个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国家标准,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美国相似,中国教育部在1985年到2010年间,先后6次实施了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降.中国相应地进行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改革,制定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但中国中小学学生体质持续25年下降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本研究仔细分析了美国2013版《K-12体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K-12标准》)中中小学体育课程体能与技能的教学特征,以期对中国体育新课标的完善起到启示作用,为提高中国中小学生的体能和体育技能找到思路和方法.

1 美国新版《K-12体育课程标准》中体能与技能的教学特征

1.1 以培养“具有身体素养的人”为教学理念,突出体能与技能训练

教学理念是制定新课标的理论依据,为实际的体育教学指引方向.美国新版《K-12标准》以学生体能、技能发展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将学生的体能、技能作为培养“具有身体素养的人”的教学重点.“具有身体素养的人”,在美国新版《K-12标准》中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1.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体能,是为未来掌握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础,也是为自身身体素质和健康服务;2.学生要了解促进自身身体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的价值方面的理论知识;3.小学体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体育生活化的习惯;4.学生只有通过体能练习,才能保持日常的身体健康;5.学生必须意识到体能、技能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懂得只有通过参与运动才能提高自身的体能水平并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促进作用.[1]将美国2013新版《K-12体育课程标准》的表述与1995版和2005版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美国2013新版《K-12标准》在标准1至标准7中(表1),更强调通过体能与技能的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以及对学生终身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

表1 美国2013版《K-12体育课程标准》运动目标一览表[2]

1.2 连贯、递进的中小学体育教学

1.2.1课程体系的层次性

美国2013新版《K-12标准》的课程体系有5个层次:第1层次是体能、技能教学内容;第2层次是健康观念、战术内容;第3层次是体质健康和身体活动水平;第4层次是社会责任感教育;第5层次是体育运动价值教育.课程内容以目标领域的5条标准为线索,形成了5个部分的内容范畴,并且将之细化为更详尽的内容表现形式(表2).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内容表现形式均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技能的能力和健身知识为重点,且每个部分都紧密相扣,重点突出提高学生运动能力这一主线.对此,美国新版《K-12标准》有以下突出的特点:一,在体育术语表达上重点突出体能、技能教学的重要性,便于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二,更为明确的教学理念让体育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有了明确的依据;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很好地解决了过去教学目标过于宽泛、难以操作的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更具操作性,可以避免中小学以运动项目代替学生体能、技能教学的倾向,也解决了不同地区因为客观条件的影响无法完成现实教学内容的情况及体育教师随意自行选择运动项目来实现学生体能、技能提升的错误做法;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和方式促进运动体能、技能的提升;五,有利于运动技能的迁移,以提高学生体能为视角进行锻炼,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技能水平.有体能做保障,在未来的选项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较快地掌握新技术.

表2 美国新版《K-12体育教育标准》课程内容[2]

美国新版《K-12标准》在个人和社会行为负责一栏中规定,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要“承担责任、接受反馈、合作、遵守规则和礼仪”等,这说明了学生在体能、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要带着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态度参加运动.这种“责任感”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对学生体能、技能运动过程中必须掌握的运动知识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其次,对不同年级、水平的学生运动体能、技能和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明确的要求,如,学生跑步的动作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必须在一周之内纠正.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对学生能否坚持练习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学生才能保持持续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第三,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所掌握的多种运动技能、运动知识、体能标准等内容,都依次清晰地列举出来.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是美国新版《K-12标准》在提高学生体能、技能的教学中的一种动力源.我们从这2个方面对“责任感”进行理解:一,要求学生在体能、技能的练习过程中要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二,把体能、技能的练习作为改造自身身体形态和不断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动力目标,把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落实为体育生活化.

1.2.2小学、初中、高中体能、技能教学的一体化

不同于中国传统《课标》体系中将相近年级整合为一个水平阶段的方式,美国新版《K-12标准》把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的体能、技能教学用一体化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这样安排有以下优势:1.重视6~15岁的学生快速成长发育期的特点,使学生通过体能练习达到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机能整体水平的不断发展.这样既符合学生生理特点的阶段划分,还易于匹配到相适应的体能、技能教学内容,也能够满足学生身体发育的需求;2.在高中阶段,依据本阶段学生体能素质发育基本成熟、许多基础运动技能已经掌握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对运动项目选择的自主性,这更有利于高中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发挥,也与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为主线的教学理念相契合;3.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和标准便于教师在体能、技能教学中掌握教学进度,课程发展更加平稳,能够很好地体现体能、技能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把身心合为一体,通过对学生体能练习和健康、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亲近运动的资质和提高体能、技能能力,同时增进学生健康,保持良好的体力并形成快乐、开朗的生活态度,这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总目标.小学阶段是基本运动体能的提高阶段,如果小学毕业生没有扎实的体能基础,那么就如同在语言和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获得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一样.学生运动体能的提升既是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保障,也是掌握运动项目技能的能力基础.中学体育教学开始进入运动体能的应用阶段,大多数学生开始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做出选择.学生能够在运动中展示自身的基本运动技能,能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的感觉.设计和实施增进健康的健身计划,并在运动中学会合作,学生可以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美国新版《K-12标准》为此做了以下调整:一,在体能、技能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尽可能把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与预防疾病联系起来,希望通过一段时间有目的的体能训练后,使学生身体抵抗能力增强.针对这个目的,《标准》还设置了针对性的体能练习,改变以往体能练习枯燥无味的状况.二,体能课程的内容设置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统一.本阶段的体能练习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为重点,这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非常重要.高中阶段,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日益个性化,他们开始不断提高自身运动技能的能力,是把运动技能发展成为终身应用的关键阶段.本阶段学生体育运动的特点是:一,体育锻炼更加强调“个人发展”和“健康”.二,大多数高中学生处在身体素质快速发展阶段,提高运动技能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为此,美国新版《K-12标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强调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体能练习,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例如,在篮球的传球和运球技能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跑动练习来提高运球技能和短跑的速度练习;在投篮的练习中,教师可以结合俯卧撑练习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这些练习都有助于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三,在高中阶段的运动技能练习过程中,《标准》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主要取决于体能素质的提升,所以,在运动技能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体能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作为高中学生未来参加体育运动的基础.

2 对中国体育新课标制定与实施的启示

中国大学里还有近50%学生的体能、技能还处于未开发阶段,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跑、跳、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这是促使我们对其源头——中小学体育课程进行深入探索的原因.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有非常完善、严谨的基本理论与体能、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科学地按照人体的发展规律和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来安排体能、技能的教学内容.与美国《课标》相比,中国新版《课标》没有构建系统的体能、技能的教学内容,这直接限制了学生在运动方面未来难以发展到“金字塔”中的高级水平即达到运动竞赛所要求的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标准,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多大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技能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在小学早期阶段获得广泛的体能、技能基础,之后他们才有可能发展位于“金字塔”的更高层次的运动技能.不进行系统的体能、技能训练或者把竞技性的运动项目过早地引入小学低年级课程,如篮球、足球,这严重脱离了学生体能、技能与身心发展关系的实际.因此,完善中国《课标》体能、技能的教学内容是当务之急.

2.1 教学内容:小学、初中、高中体能与技能教学内容安排一体化

中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性突破.它改革了中国传统指令性较强的统一的全国“教学大纲”,制定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相互联系的学习领域,建立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层级递进的目标体系.但新课程标准自实施以来争议不断,首先,中小学教师感到体能与技能教学内容匮乏.我国现行《新课标》中没有建立小学、初中、高中3个层次相互衔接和系统化的体能、技能教学内容,更没有将增强学生体能、技能的教学内容始终贯穿在各个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会选择体能、技能体育课程教学内容[3],这就导致了中小学学生体能锻炼中力量、耐力素质的目标难一实现[4].其次,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正如毛振明对《新课标》存在的问题指出那样,把“运动参与”作为“学习领域目标”是不合理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是不可能在教学情景下达成,这些目标难以与提升学生体能与技能教学内容相结合.

我们应学习美国新版《K-12标准》将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的体能、技能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且始终把体能教学作为学生身体健康的具体标准和技能教学的基础.制定标准需要注意的是:一,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要依据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进行安排,特别是速度、力量、柔韧等素质的练习时间都要依据学生的身体生理发展的“敏感期”;二,小学、初中的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提高学生的体能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枯燥的体能素质练习中提高运动兴趣;三,我国《课标》应强调小学、初中阶段体能练习的重要性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体能练习的理论知识,也让学生的家长了解体能练习必将对孩子一生身体健康产生重要作用.

2.2 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兴趣,兼顾全面提高体能、技能能力

从表3可见,中美《课标》在中小学阶段教如何提高学生体能、技能教学方法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中国《课标》中的教学方法有以下缺点:一,没有把提高学生的体能、技能的要求融入到游戏、体育舞蹈、体操等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的体能、技能素质无法获得;二,单元教学要求不符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导致了体育课程枯燥乏味,无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更谈不上增加体能和技能了;三,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和运动比赛教学中采用成人的标准和要求,这不符合学生的身体生理发展规律,学生也不可能完成游戏和比赛的任务;四,中国《课标》忽视中小学学生体能、技能的生理发展规律,没有在各个阶段提出具体练习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借鉴美国新版《K-12标准》中围绕学生运动体能、技能提升而设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中小学体育教材和体能、技能、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努力实现在提升学生运动体能与技能的前提下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任务.

表3 中美《课标》在中小学体能、技能教学中的差别

2.3 评价体系:建立层层递进的体能年级水平评价指标

中国《课标》的完善也体现在对学生体能年级水平评价指标上.首先,基于运动体能、技能的提高,制定年级水平结果指标以明确各个阶段学生运动体能、技能应达到的标准和学生不同年级水平的基本体能、技能能力标准.其次,要保障每个学生都要具备跑的能力,因为从学生到成年人的过程所出现的肥胖、体弱的学生都是因为他们缺乏跑的能力,而对于跑的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初中阶段要依据个体情况而定,对于肥胖和体弱的学生必须规定慢跑的时间和身体状况改善的标准,这样就有具体的奋斗目标,练习更有效果.三,对于体能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应该以体能、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摆脱提高运动项目中的“运动技术”为重点的束缚.四,对中小学运动体能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小学阶段以提升学生“运动体能”为重点,在初中阶段以提升少年“运动技能”为重点,在高中、大学阶段应以体能、技能、技术三者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教学.

3 结语

体能、技能练习的重要性不在它的内容本身,而在于我们认识到学生通过体能、技能的系统练习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身体发展带来的变化,如体质、健康、心理、情感态度、精神、气质、应对挑战的意志品质等.大学生由于受到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体能练习的过程中,都是为了应付体能测试而临时参与体能训练,体能测试结束锻炼身体就停止.我们认为这不是身体锻炼而是损害身体,这种应付体能测试的锻炼是对自身身体“责任感”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为此,我们建议中国新《课标》要学习美国新版《K-12标准》,把提高中小学学生自身身体健康的“责任感”教育与提高学生的体能、技能教学结合起来,在体能与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各阶段的运动目标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提高各个阶段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意识.这才是解决现代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的不负责任的根本办法.

参考文献:

[1]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EB/OL].(2014-10-02)[2016-03-23].http://www/aahperd.org.

[2]张赫,唐炎.美国2013版《k-12体育教育标准》的特征与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2):115-119.

[3]潘绍伟.如何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体育学刊,2012,21(11):28-30.

[4]何建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困惑[J].体育学刊,2012,19(3):82-84.

猜你喜欢

课标课程标准阶段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Ⅰ历史选择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