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

2018-04-01王新萌黑龙江博物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陈列宣传教育文物保护

王新萌(黑龙江博物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文物保护是我国一门重要的科学,能够研究古文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化,并提出有效防护措施,优化文物的存放条件,从而实现对文物的良好保护。文物一般情况下都是保持在展览和陈列这两个状态,因此对文物的保护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不过,我国目前文物陈列和保管中依然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索。

一、文物保护宣传现状分析

要想使文物保管人员乃至社会所有人员都具备文化保护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重保护身边的文物,就能够有效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在文物保护宣传方面力度不够,使得基层群众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甚至负责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也比较单薄,从而影响了文物陈列和保管的效果。

目前,文物宣传保护的途径大多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但现在很多收听广播的人的比例少之又少。所以起不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很多媒体宣传看似覆盖面和受众面广,但是旅游期间,国人破坏文物的现象仍很普遍。究其原因,就在于文物宣传教育不到位。没能从更高的高度看待文物保护工作,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对文物资源强调开发多,强调加强保护少。同时在文物旅游改革探索中,没能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而且文物保护额宣传教育形式化。如果文物宣传教育不到位,不深入,人们就意识不到文物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二、从文物保护意识角度出发,探索文物陈列与保管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本质,就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管理方法,能够提前预知风险,并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我们将从文物陈列与保管两个方面,来探索文物保护意识的应用方法。

1、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

首先,我们应做好对文物陈列环境的保护,定期监测文物中温度、湿度、光线、噪音等因素,及时排除消极因素,为文物陈列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日常工作中,文物保管人员也要做好对文物状态的了解,明确不同材料的文物陈列的环境,根据文物材料的不同,来采用适当的清洁和保管方法,确保文物能够陈列在适当的环境中,延长文物的寿命。其次,在文物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着虫害,将对文物质量产生极大影响。为了防止文物遭到病虫的迫害,我们应对害虫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解,一旦在环境中发现害虫,就应及时对病虫害进行控制,防止病虫规模的发展,减少文物的损害数量。对于一些材质比较特殊、脆弱的文物,如纸张、丝绸等,应进行重点监测和治理,降低虫害的发生概率。在文物馆发生了病虫害之后,要做好清理和扫除工作,将环境温度进行调整,营造不利于虫害生长的条件。

2、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保管

(1)培养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工作人员直接面对各类文物,并围绕文物开展工作,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识与行为直接影响了文物保护的效果,因此,文物工作人员应从根本上提升意识,改变传统文物保管工作中的误区,以创新思想来应对工作中的变化,提升自己的文物保护意识。

(2)做好文物巡检工作

文物保管人员,应仔细对自己管辖区域中的文物状态进行了解,及时掌握文物的病变情况,一旦发现文物存在着质量问题,应先保护好文物,进行简单的质量保障工作,并及时上报给主管单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文物的质量保护。

(3)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片走红之后,很多人对于文物修复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间接体现出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保管,更应重视文物修复工作。当前有很多高新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修复文物,使其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对文物修复应在了解、掌握文物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人员应清楚文物的价值、损害情况、发觉情况、保管时间等,对文物的盲点进行资料收缩,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修复。

(4)在日常工作中秉承文物保护的意识

在文物保管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应时刻将“文物保护意识”贯穿在一举一动当中,一切行动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坚持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并且,我们应跟随时代发展变化,有计划地进行文物挖掘工作,确保文物能够以真实的面貌,准确地传达出历史信息,使其承载的文化能够顺利传递给观众。

三、结语

文物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文物保护的效果,直接显示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凝聚力。我们应将文物保护意识作为导向,做好文物陈列与保管工作,彰显五千年文化,展现民族实力。

猜你喜欢

陈列宣传教育文物保护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名胜古迹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