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八十七神仙卷线条的体会

2018-04-01纪文婧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骨法线描白描

纪文婧(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一、八十七神仙卷中的“线”

中国画中最早的白描表现形式出现在原始彩陶艺术和先秦金银器皿上,到了战国时期的帛画已经可以使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事物的形态和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八十七神仙卷做为白描人物长卷的经典之作,主要用其富有强劲的节奏韵律和充满弹性的线条表现出各个神仙不同的人物的特点和一个众仙拜谒天尊的道教故事,“线”是工笔画线描的筋骨,是线条给了国画以旺盛的生命力,仅仅只是通过简单的线条的变化来体现一副画的内容意境和精神气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里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乎于立意而归乎用笔。”[1]这里的用笔就是说作品中的线条,线的灵活运用是绘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媒介。《八十七神仙卷》全部运用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采用“十八描”中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琴弦描、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等线描技法,形成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强烈视觉冲击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起到了巨大作用。临摹八十七神仙卷,需要理解其中的“骨法用笔”,线条是白描绘画的筋骨,仅仅只是用“线”这种表现形式来表现画家的情感和画家的个性和审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中就把“骨法用笔”列为六法之中,说明了线在艺术表达中的重要作用,什么是骨法用笔,董欣宾、郑奇在《中国绘画六法生态论》中说:“笔与骨是一回事,笔法即骨法,其所以称’骨法’,是因为笔法与骨法类相同构,且笔法是由骨法中体悟、引伸、效仿、或借喻而来的”[2]。在现代工笔画创作中理解“骨法用笔”把握线条在整幅画中的节奏、韵律具有重大意义。

二、八十七神仙卷中线条的书法用笔

中国画画家常常把绘画中的笔法用一个“写”字来表达,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中国的绘画特点就是用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从中国的原始社会开始,线条作为最初的艺术表现手法,到后来文字的出现,“线”的运用一直是艺术家们再现客观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绘画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勾、皴、点、染”,但这不过都是线条的夸张和变相而已。白描仅仅只是用线条来完成一幅作品,寥寥几根线条要表现一朵花,一只小动物甚至是一个人物的生命力,如果没有准确的用笔、流畅的线条和富有韵律的节奏这就将是一幅毫无感情和生命的作品,这也是我们民族绘画独立于世的主要特征。最早的白描作品出现在东晋,这时期的书法也是一个集大成的时期,书法对白描的影响也是极大的,而这时期的白描笔法代表性的是铁线描,中锋用笔用力均匀,粗细无变化,意如一根铁丝;到了隋唐时期,吴道子的“吴家样”给线描赋予了更鲜活的生命力,丰富了对人物衣饰的笔法处理,线条压力不均匀,忽粗忽细的线条犹如兰草,在八十七神仙卷中的仙人衣纹中就有体现,给人以“面壁风动”的视觉体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就说明中国书画历来都讲究用笔,“以书入画”讲的就是以书法的用笔来作画,如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而用笔最重要的就是对线条的塑造,事物的内在本质就是要靠笔法来体现,清代的龚贤就做过明确的表述:“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丘壑,气韵不可说,三者得则气韵生矣。”[1]正因为“气韵”是抽象的无形的,就必须通过对笔法的丰富处理才能使得画面富有生机与活力。

三、八十七神仙卷中的线条韵律与音乐感受

《八十七神仙卷》虽然是白描作品,没有色彩没有动态,但欣赏作品给人的感受是“满壁风动”仙人们仙衣飘飘,仿佛听见裙裾在风中猎猎飞扬的声音,使画面无声胜有声。

《八十七神仙卷》给人带来的音乐韵律,来自作品“应物象形”的强化,中国画中的疏密、聚散和虚实等变化在画中的巧妙运用,使得画面形成了强烈的韵律节奏,画面人物由西向东运动,人物夸张的造型结合线条的变化,使得人物仿佛正在空中飞舞,加之仙人身上环佩叮当,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发饰之间的碰撞,仙女中亦有怀抱琵琶,吹奏竹笙、笛箫等乐器,仿佛可以听见曼妙的音乐。

四、八十七神仙卷的体会

中国工笔画源远流长在世界艺术之林有着不朽的成就,而白描则是工笔绘画的筋骨,而线描的技巧和审美情趣同样都来源于书法,线条的造型结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一幅画的内在气韵,从实践上印证了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以书入画”的绘画思想理念。八十七神仙卷就是白描工笔画中的杰出代表,它通过线条的变化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像世人展现了一个恢弘的线条王国,就像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就像音乐从自然界的群声中抽出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的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情感。”[3]所以线描可以带给人们音乐的体验。中国画被称为中国的“三绝”之一,在当代的工笔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因为他有很多宝贵的因素值得我们继承,分析和学习前人的绘画技法,能让自己的作品能吸取前人的优秀文化内涵和绘画技巧,最后我们需要再添加属于自己的新的想法并赋予它属于自己的感情色彩,表达自己想要展示和表达的思想意境。在平时的创作的过程里,也应该多看多临摹这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且要学会观察生活,并且对自己的绘画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

猜你喜欢

骨法线描白描
浅议谢赫“六法”之“骨法用笔”
基于线描艺术在儿童创意画中的设计运用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增设美术课堂线描小练习的实践与思考
骨法用筆 繼承傳統——梁贵臣人物画赏析
粗笔画之我见
线描画
写给远去的路遥
《白描荷卷》自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