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

2018-04-01张慧郑州市惠济区文化馆河南郑州45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认同感文化遗产物质

张慧(郑州市惠济区文化馆,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在历史发展中积淀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能够反映我们伟大的发展历程,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单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的保护,而是在相关工作里创新,创新过程中发展。对于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创新,也就是能够针对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来为其中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并且能够通过新的力量来对其发展进行支持。

[1]对于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本身就具备以下的独特性。其一:本身的脆弱性。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时代中,周围的环境与社会活动中,很容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忽略,受到变革与发展的冲击而损坏、破坏与一定程度上的流失。其二:传统意识未形成一个保护意识。更多得是以前老一辈思想观念落后、腐朽的老人所掌握,他们不能很好的了解政府的保护法则和政策。观前顾后顾虑重重,在商业意识强大的今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注入了商业价值,从中获得利益,不能发挥其传统文化,破坏了其原貌,甚至扭曲遗产本身的含义所在。其三:政府保护系统不完善。商业价值的提高,导致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外国抢,再加上我国保护不够,宣传力度不大、法律不健全、传承与发展措施缺乏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意义上属于夹缝中生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必要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在展现过程中都是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形态的,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内在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下,各个群体代代相传,并且加以保护与创新,因此得到不断地发展。正因为如此,使他们富有一种民族认同感和民族使命感,从而在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又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并且不断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手工艺品、口头的文学、环境知识、生产技术、人生仪式、节日庆典、民间信仰、技艺技能等,它具备着历史、民俗、人文、社会、政治等优秀又全方面的内涵和价值,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其一,样式繁多,总量丰富。其二,它能够更好地将文化中的特点反映出来,并且能够体现民族特征。其三,区域特色鲜明,并且对于文化的表达也是较为集中的。其四,具备历史文化,具有历史性,艺术价值高。其五,变化快,流动变化频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相结合,更大程度的对其中内容进行开拓,也能够将我国文化中一些优秀的内容进行传承。通过将市场中的需求与文化的开发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发展的可持续状态。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针对于字面工作来开展的,还是应该在保护的工作中做到继承,进而更好地引领创新。让创新引领保护。文化创新是多种多样的。我国传统文化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加以改造,创新,使其趋于完善。于我看来这个方法适用于我国目前的状况,可以很好发挥民族的传承与创新,又可以注入属于这个时代内容,添加其活力,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本身是矛盾的,但是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矛盾事物本身的内部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新时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具备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造意识,注重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做到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存。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相关方法

(一)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加强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让保护工作制度化、正规化、专业化、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认识的相对比较晚,那么我们需要的是加大普查力度,加强看管力度,借鉴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法,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改良找到适合我国的方法。

(二)“活态”传承保护法

1.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在一起相结合,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并不是单纯的把物件,饰品单纯的摆放在博物馆内,而是放在公共的空间,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性,充分显现出它的独特性、民族性与丰富性,让人民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身临其境,有一种认同感、历史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旅游的收益成为经济增长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创新宣传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的人是难以达到,是因为政府官方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在小区内进行宣传,在旅游景点外进行宣传等等。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生动形象的表演,富有历史性的讲解,唤其人民的民族认同感与历史认同感,发自内心的感叹与自豪,从而达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以小短片的形式加以演示,凝聚有识之士,创新手段,利用一切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三)教育传承保护

我国实行教育兴国,教育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力量,教育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那么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对中小学的教师进行培训,让老师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在学校内每周开设一节到两节的课程,让学生们进一步走进传统文化,并且学校可以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讲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等等,使学生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了解并且具备保护意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具有高水平且有一定能力的学校中可以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感兴趣的学生或者老师学校提供一定的资料与支持,进行研究、访问、调查、记录等等,加大培养与宣传力度,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生活习惯、社会条件、生产发展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难免会有精华与糟粕,例如:封建迷信、落后思想、风俗习惯等等,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需要借鉴外国的一些精髓加入到我们的文化中去,这是我们需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传统文化中优势之处。

五、结语

我们当前需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也是极具艰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创新。保护中创新,发展中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认同感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