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设计与形态构成的联系
2018-04-01马彬姀天津美术学院天津300000
马彬姀(天津美术学院,天津 300000)
插画一词源于拉丁文“illustaio”意指照亮,他可以使文字变的更加清晰,也就是说插画是为文字服务的。插画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一种视觉交流形式和一种社会评论手段或新闻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日趋加快,审美意识发生很大变化,插画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文字陪衬的地位。插画设计为什么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他把想象力、创造力、创作技巧和工艺结合起来,以视觉的形式来讲述故事、创造新的世界。
插画设计与绘画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指他们的创作技法。其实不然,插画设计与绘画艺术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最大区别就是商业性强,插画设计有着明确的目的,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而不像绘画艺术那样是为了传达创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者是创作者情绪的宣泄。如何讲好故事,将信息明确的传递给读者,这就需要把握好视觉形态构成语言。
构成形态首先是一种造型的概念。所谓的构成就是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也是创造形态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构成学的科学。实际上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行为,其本身就是对已知要素的重构。大到宏观宇宙,小到微观原子世界,都可以有自己的组合关系,结构关系。我们进行构成这种分解与组合关系的练习,就是要利用各种可能性,从不同的角度作组合排列,从而产生新的造型。
从包豪斯初期伊顿(Itten)的“造型与形式构成”中,我们不难看到艺术家将素描与构成融合在一起来研究“造型艺术”的规律。如强与弱、运动与静止、块 与线、疏与密、虚与实,以及不同材质表面纹理的研究等等,其表现手段十分丰富,如木炭涂抹、水墨、平涂、拼贴和具象的描绘。这些对后来形态构成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具象与抽象是形态特征的两个领域,无论是以现实图形或是以理念图形为创作载体,均须符合形式美的法则,此为共性特征,亦是本质规律。
纵观整个艺术史,艺术创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艺术的概念则是近百年来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就像我们很难鉴定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优劣,只能说艺术形式的多样才符合人们的审美天性。通过以上对构成艺术实质的探讨,认识构成艺术的历史,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具象与抽象在构成艺术中的把握,以此把握构成艺术的变化实质,而非片面的理解和形而上学的研究。
插画的创造过程就是一个寻宝过程,首先你要对这个宝藏有所了解,日本艺术家村上隆说:“打开历史的抽屉,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未来。”创造力是建立在“以往知识之上的”,所以你必须先了解他的历史,才能创造新事物。了解了历史你就好比拿到了寻宝地图。拿到宝藏的地图之后,你还要事先预想到通往这条路上会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创意累积。创意积累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们收集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越来 越方便,杂志、刊物、报纸、网络,但是多途径会造成混乱,所以就需要把我们把平时感兴趣的东西收集整理,建立自己的创意库,比如平时看杂志、看刊物、看网络上有好的创意插画就剪下来或打印出来,将其粘贴在空白本子上,并记载下为什么收集这张图,日积月累这将会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每当思维混沌时便可打开创意库寻找灵感。
创意日记可以记录你生活的任何事物,比如心情、感动、电 影、音乐甚至是梦。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这就需要我们细微的观察生活,记录下创意的点滴,每当遇到能够让自己感动的东西便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全新的过去未曾有的形态。多临摹、模仿其他插画师的作品,有利于丰富自己的创作手法。建立自己的创作体系。
总之,插画设计是一种较为活跃、实用的的传播信息手段,要掌握好视觉造型元素与其他构成元素的应用结合才能更好的表述插画的立意,如何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完美的结合是需要靠长期创作的积累才能够实现的,所以,想成为一位出色的插画家就要时刻洞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做好资料库的积累。
作为插画和构成形态的研究,二者必须双管齐下,以达到思维能力、审美品味、形式规律与表达途径的多重收益。其融会贯通,不拘一格,不为规律所困,正像齐白石所言:“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