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绘画与“吴派”绘画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2018-04-01谢佳欣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谢佳欣(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一、明代所谓“浙派”绘画与“吴派”绘画之间的差异
(一)分布地区
首先在分布地区上“浙派”绘画与“吴派”绘画就存在差异了。明代“浙派”绘画主要分布是以浙江地区为中心的,而“吴派”绘画主要在苏州及其周边地区出现。
(二)画家群体
除了地区之外,“浙派”绘画和“吴派”绘画的画家类型也有所不同。明代“浙派”绘画画家主要服务于宫廷,多为宫廷画家,表现起一些雅集、文会之类的场面,还是会有一些世俗气息。而明代“吴派”绘画画家多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为新“隐士”,他们虽为隐逸,对生活却往往取比较入世的态度,所绘的画作也多追求士气,风格苍秀,贴近现实生活,留下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文人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和风貌),反映自然美景对于画家心灵的慰藉与净化,展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
(三)绘画类型及风格
因为地区分布差异,“浙派”绘画和“吴派”绘画所学的画风也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浙派”绘画是对南宋院画的继承,“吴派”绘画是宋、元士夫画的后代。“浙派”绘画主要是南宋院体绘画体系,“吴派”绘画则是转向笔情墨趣的人文画,从根本上改变了院体山水画的固有面貌。
在风格上,“浙派”绘画山水主要学习李郭和马夏的风格,画风崇尚写实,偏好力感的表现,重视块面的构成,笔墨劲渐精微,豪放激荡,但又不失雅秀,擅长大幅作品,气势雄伟。
“吴派”绘画则绘画上主要继承元代黄公望、王蒙传统,清雅文秀,画风比较偏写意,他们用笔较浙派细巧缜密,风格柔韵雅秀,注重线条的形式和墨色的效果,比“浙派”绘画含蓄,并且在书法上有所造诣,通常画还会配上诗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一代新风。
举例戴进和文徵明,戴进在构图上采用的多为南宋院画的对角线式构图(《洞天问道图》等),并且在绘画风格上,用数笔的描写结合虚实相应的背景从而显得韵味无限,也是典型的院体风格(《春山积翠图》)。表现手法上则有粗有细,还会运用粗线条和细线条之间的对比来凸显主要表达的对象,形成视觉冲击(《钟馗夜游图》),这也是院体表现手法之一。
文徵明的作品则表现出文雅幽静的审美趣味,比如《春深高树图》等表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在看似平淡之景与日常之事中发掘内在美。又比如《古木寒泉》,气势豪放但又有宁静的韵味。人物画中《湘君湘夫人图》用流畅的线条,呼应的动态,流露出情感,显现出对高雅格调的追求。
从这两位“浙派”绘画和“吴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中,我想我们能体味出之前说的两种绘画在类型、追求、表现方式、内容等诸多不同之处。
二、“浙派”绘画与“吴派”绘画不同的原因
明代所谓“浙派”绘画与“吴派”绘画之间存在差异这与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画家、所处地域、新政权等)有关,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
(一)“浙派”绘画
产生差异的原因,首先“浙派”绘画的画家多为宫廷职业画家,为宫廷服务。除外,“浙派”分布的地区也与其差异息息相关,南宋灭亡以后,许多画院画家散落民间,到了元朝依旧还在坚持绘画,所以南宋院体画对浙江地区有着较深的影响。而“浙派”绘画在学习对象与“吴派”绘画学习对象上有所差异,这一点是因为当时的历史背景,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社会的变迁,思想也发生了改变,一切恢复宋制,设立画院,并规定最高统治者不得喜欢元四家那种枯寂幽淡的作风,而要喜欢南宋院体严整苍劲的画法,从而开始推广和提倡学习南宋四大家李、刘、马、夏。
特别是弘治、孝宗更喜欢马、夏,因此临墓南宋李唐、马远、夏圭的作者,从浙江地区应时而起,涌现不少名家,其中最大的画家当推戴进,被称为浙派的始祖。
(二)“吴派”绘画
分析完“浙派”绘画接下来我们分析“吴派”绘画,“吴派”绘画的画家多为新“隐士”,多为有较高的文学修养的文人,带有半职业性。
与“浙派”绘画不同的是“吴派”绘画时期最高统治者大力提倡南宋院画,浙派风靡全国的时候,在江南苏州、无锡一带的一批画家,却继承着元四家的文人画传统,如马琬、陈汝言、杜琼等人,他们都是文学家、诗人,又能画几笔画,以学黄公望、王蒙的为多,虽成就不高,影响不大,但他们却是“吴派”约前驱者。
并且此时科举和文人趣味的回潮对“吴门”绘画起了推动作用,并且在这个时期,文人意识的自我高涨和主体意识的张扬,这使得社会文化模式从以贵族为主角转变成以文人为主角。
除此之外,与所分布的地区苏州的文化精神有很大关系。当地士大夫文人重文章和艺术修养已经影响到了下层民众,从而使得艺术领域文人品味骤然上升,并且当地收藏古玩书画的风气也很炽盛。
除了画家、所处地区、新政权之外,“吴派”绘画的振兴离不开当时苏州经济的繁荣,商业的通达,财富的丰裕,为文化艺术的振兴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由于以上这些种种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浙派”绘画与“吴派”绘画产生了种种不同。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问题的看法与见解,表述与见解错误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