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形语言在信息传达中的特点
2018-04-01郭梦楠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郭梦楠(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一、前言
据史学研究,人类社会经历了语言期、图形期、文字期。图形期约比文字期早出三万年左右。在远古时代,图形变出现于祖先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例如法国拉斯科洞窟里的动物壁画和西班牙阿尔米拉,是人类美术史上最早的绘画记录。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基本属于象形文字,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也是从图形演变而来的,例如:日、月、水、雨、,木、犬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文字出现的同时,图形的发展空间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以同构的构成手法创作出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作品《和平的面容》,将和平的概念表现的淋漓尽致。同一时期的荷兰画家埃舍尔,以矛盾空间的表现手法创作出《画手》、《天与地》、《瀑布》、《暸望塔》等优秀作品至今仍被世人广为流传。现代设计家们以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超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所创作出的优秀图形,在传达其蕴含的意图之外,也生动的展现出图形创意之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惯用的交流表达方式基本为语言及文字,但据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头脑6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而获得的。相比语言和文字,图形具有独立的语言体系和价值认同,在传达信息的同时,直接有力,生动而充满意味,并且可以超越世界各族人民的语言文字沟通障碍,具有使人们广为接受的共通性等特点。
二、图形语言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
1、独特性
与语言、文字相比,图形语言更具有原创性。在这信息丰裕的时代背景下,优秀的图形利用自身的个性化、原创性、新颖、趣味性等视觉特点紧紧抓住人们的眼球,并在信息泛滥的环境下中脱颖而出,它将语言图片化,给思想以形状,更高效的完成信息传达的目的。
2、直接性
当代学者赵炎秋先生曾指出:“视觉对图像的把握是直观的把握,通过感官把握到的形式与在心灵中形成的形式是同一的;而视觉对文字的把握则是间接的,通过感官把握到的形式与在心灵中形成的形式是不同一的。换句话说,视觉把握到的字形并不是心灵所接受的最后形式,视觉把握的是字形,心灵把握的则是概念,这种概念通过一系列的转换,最终形成心灵所需要的形象。……语言的核心是概念,概念没有直观性,而语言的能指也没有直观性,它只是一些声音和线条。因此,文字不能像图像那样直观的表现世界的感性存在,而只是将其间接的表现出来。”
在生活快节奏和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下,图形语言传递信息时表现出直接有力的特点,其强烈直观的传达方式直击受众内心,使得主题思想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受众在获取信息时概念更为清晰和准确。
3、主观性
传达信息是图形设计的根本目的,但区别于语言和文字,现代图形设计在直接表达其主题思想之外,还给人们留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它利用不同的创作思维及表现手法,带领受众感受画外之意。图形的主观性和直接性并不冲突,且两个特点相辅相成。受众在直接获取图形所表达的信息之外,根据图形的视觉表现,形式语言等进行主观的联想,产生出一画多义的趣味性,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客观与主观合二为一的精神境界。
在中国的传统图形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例子,中国传统图形多采用人们所熟知的物像特征来隐喻另一层主题思想,如鸳鸯代表着眷侣,松柏象征着长青等;
4、审美性
图形在传达主题意义的同时,让受众深刻感受视觉美感和审美愉悦,所谓技术与艺术有机的统一看起来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图形视觉元素的重新组合与演绎都会增强艺术感染力,引发共鸣。信息时代的到来,枯燥乏味的文字已经无法引起受众对新一轮艺术的审美追求。可见审美性是信息传播媒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5、共通性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各民族、各区域存在者极大差异的世界,是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字和语言,因此这也成为了世界各民族在沟通交流中一大障碍。而图形具有共通性和世界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国家民族语言文字不通这一障碍。
例如澳洲设计师大卫白各克所创作的作品《湿地》,该作品没有文字解释,却更生动的传达出人们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生态共生的主题思想。同时期用相同表现手法创作出的作品《绿芽》也同样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该作品除了告诉人们要保持乐观心态的同时,更提醒着人们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的现况,引人深思。
三、小结
作为当今信息时代发展下去不可缺少的交流手段,图形语言的重要性不而言语。它极大的扩宽了人类对设计的视野,也正以一种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趋势呈现在受众面前,它不仅仅是表达了一种设计行为,更影响着受众的生活方式,传达着各种信息功能。然而各种交流手段的终究所向都是传达信息,作为图形设计相关工作的每一位设计者都应该始终遵循图形这一基本功能,在创作过程中,既要顺应时代发展,更要坚守图形传达信息的价值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