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郭熙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2018-04-01赵雅婷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赵雅婷(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一、郭熙山水画形成的背景
1、五代、北宋山水画的影响
五代时期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南方偏安,经济文化繁荣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文化在继承前代的成就的基础上,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创造性而更上一层楼。花鸟画的兴盛,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大大加强。同时出现风格多样的山水画并发展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皴、擦、点、染的技巧。
2、郭熙的生平及著作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他曾经为宫廷服务的山水画艺术家。他所参与的艺术活动,也缺少较为细致的资料,星星点点出现在他生前交往过的人和一些著作当中。史料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并不是很丰富,只有在张安治学者的《郭熙》中曾经有此类推测,约在“1020~ 1100年间,生平年龄大概八十几岁”。这一结论,应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郭熙在熙宁、元丰年这个时间段,前前后后参与了不少艺术文化活动。根据《林泉高致集序》[1]中所谈,“道家之学”强调作为画家,寄情于山水而注重个人性情的陶冶,“本游方外”,好比山之基石,则是画家立根的基础,郭熙虽然家中并无他人作画,却自成画风,因而“游艺于此”,助他闻名远近。”
二、郭熙山水画的审美特色
1、构图方式
“平远”“深远”兼能并擅长,这是中国绘画构图的三远法,郭熙最早明确提出来,在他的《山水训》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是中国山水画基本构图法。“自山下而仰山颠”表示视点很低;“自山前而窥山後”表示居高俯视;“自近山而望远山”表示采用平视。 他的画多以全景式构图,大格局,大尺幅,画面饱满,繁复严谨。
2、画面经营布置
富于意境是郭熙山水画另一大特色,如《关山春雪图》中,山石仍只用湿笔淡墨简约勾出,留以空白喻作雪,又用水墨渲染,显示山石凹凸,石山布以枯松,寒林层层叠叠推进,渐远渐上,春雪景色如梦似幻,清泉幽出,正面再显,楼台殿阁,显得逸远而静穆。再穿插山石枯树寒林,再向上推进越加萧瑟旷远,高寒,奇峰耸立,似有寒风凌烈;意境达到了画外之寒,感人动魄;难怪《宣和画谱》[2]说他:“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烟霭之间,千态万状。”郭熙山水画,“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画山则耸拔盘回,水源多作高远。因此得:“独步一时之誉,这是山水画中能表现出的意境,同时也是山水画得以出现并逐渐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主流的主要原因”
3、用笔用墨
他的画面刚柔并济、湿润浑厚、清淡秀逸 。从用笔上看,郭熙的用笔,一般来看是,秃而较大,粗壮而圆浑,富有中锋的含蓄,没有小而尖的形体。在《画决》[3]中曾今提到说“笔用尖者、圆者、粗者、细者、如针者、如刷者。” 他既不像某些北方山水画家(包括后来南宋院体画家)那样刚劲,亦不同于当时文入画家那样率意,或者说,既不似范宽的坚硬,也不像董巨的柔润,而是力图做到刚柔并济。郭熙的线条“似乎是柔曲的,但又决不像南方山水画那样圆润和轻淡,取其线条中某一小段又是刚劲的。”“郭熙学李成”,“但用笔和李成却有一定距离”,“他有圆笔中锋的含蓄性,不似李成画笔之尖利”郭熙虽是院体画家,却能如文人画家那样注重以书入画。他说,“人之学画,无异学书”,“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正是这样,郭熙山水用笔坚实而不滞,刚劲之中又透出几分松灵。
三、郭熙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的地位及影响
在中国美术史上,文人画理论和文人画的的审美追求自六朝以来一直领导着中国画理论发展的时代潮流,文人画家和文人画得到了社会普遍的尊重和高度评价。相比之下,一些以画为生的职业画家或院体画家,因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世人的心目当中社会地位低微,他们的画也常常不被看重,即使是他们当中的部分画家有着非凡的的技艺和才能,也难免落个“画工”的地步。所以,对于历史上的画工、画院画家来说,他们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很难得到后人的客观评价。
郭熙的山水画理论《林泉高致》对中国画论做出了创作实践贡献,同时也指导着我们对于山水画的学习。第一,使以后的画家们更加的注重绘画严谨的态度。第二,绘画者须加强自己的主观修养,对于描绘的事物要亲身体验,强调选材的精到。第三,提出了具有透视意义的“三远法”。第四、提出绘画用笔墨的方法对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第五、提出了山水画的意境,认为山水画表达的是一种对林泉之心的向往的意蕴,使人坐拥泉石,获得一种可游、可居的审美感受,从而使人的精神境界得以纯净。
总之,郭熙的山水画地位不应受到“画工”的身份而被忽视、被漠视。郭熙是一位真实而又优秀的画家。他的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对于丰富中国的山水画理论与创作实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郭熙的山水画不但指导着他本人的艺术实践,到了今天对于我们的山水画学习和创作仍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这些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结 语
山间四季轮回,阴晴不定,早晚分明的美妙变化,山水画的表现因时而异。四季轮回而景色不同,对于施墨,用笔均有不同,以韵律优美的用笔技法来描绘自己心里理想的健美,追求理想中且符合社会风尚的美,而且他们的阅历也有些相似之处,都是出身于北方的北方山水画家,都提倡不再过隐居生活,提倡走出去去创作,这点上与郭熙的山水画创作观念有较大联系。郭熙的一生之中,具有独创性的发展的、当之不愧的是他的山水画技法和绘画理论,所以说郭熙是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大师。
注释:
[1]引自《林泉高致集序》
[2]引自《宣和画谱》
[3]引自《画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