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剪辑中的节奏

2018-04-01江伟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节奏运动

江伟(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前言

时间对于电影来说像是生命,那么节奏对于电影来说犹如灵魂。每一种物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节奏,比如说人的心跳,人的呼吸声,如果这些节奏乱了,说明人的器官出现问题了,需要修理。对于电影也是一样的,苏联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说:“电影的节奏由记录于画面中的有形物体的生命所传达,恰如从水草的颤摆,我们可以知道河流中的潮流和水压,同样地,我们从复制于镜头的生命流程也可以知道时间的推移。”

节奏与剪辑的定义

在平常生活里,每当有集体劳动的时候,人们就喜欢带有节奏的一起去做某一件事情。比如说在古代,每当要攻打城墙的时候,就必定少不了一道用柱子撞城门的一幕,几十个人一起抱着一根木头,同时用力向前推,撞击城门,再往后拉,回力,同时嘴里喊着,一!二!三!撞!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可以看到,这个里面就有节奏性,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循环的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正因为内在的这种节奏韵律,才把所有人的力量有秩序的,有规律的,有组织的,结合到一点而爆发出来,整个过程有强时的出力撞击,有弱时的回力,显得非常整体而有秩序。A.宗南沙因认为:“节奏是事件秩序在时间中的这种属性,它在把握这一特性的头脑中产生一种比例印象,这是组成系列的事件或几组事件的不同时长之间的比例”。但十九世纪末的法国美学家E.爱希塔尔认为:“时间中的节奏就是空间中的对称”,与他相呼应的法国作曲家文森特.丹第认为:“节奏是空间和时间中的秩序和比例”从分析来看,那么节奏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节奏受到时间在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电影中,我们把时间记录在每个视觉画面中,让情感从这一段画面流入出来,得到观者的认同,这样,时间就在画面中形成推力,根据创作者的意图,把镜头内的不符合情节发展,人物运动速度,心理活动,及镜头本身运动的速度等等的时间段都舍弃掉了,把需要的镜头剪辑起来就形成了有时间线的影片,这个过程中每种失去平衡的力量组接在一起,节奏就产生了。

剪辑这一词是从法文中搬过来的,是建筑学上的一个名词,意为安装、组合、构成,在中文中解释,正好也是蒙太奇的解释,这说明电影剪辑决定着一个影片的最后风貌。在剪辑中电影叙事是如何发展的,人物运动,说话方式,画面在电影时间线上存留的时间都由剪辑师决定着,同样的故事,同样的素材,可能被剪辑出几部,风格,意义完全不一样的影片。因此剪辑师在剪辑时不仅要了解导演的创作目的,还要考虑到故事的内容,影片风格等等。剪辑不仅涉及画面上的剪接还涉及一切声音的连接,同时也影响到音乐的节奏。

电影中的几种节奏类型

镜头内部的节奏

在每个镜头中,我们会用摄像机拍摄客观的对象,通常这个客观对象在空间里会有变化,而这个变化的快慢就会形成一种韵律,有秩序或者无秩序的。比如说在华裔导演李安的片子《饮食男女》中,开场片段,首先一个全景介绍老朱家附件的十字路口,然后一组介绍朱爸洗菜,切菜,炒菜等一系列的动作镜头,在画面中景别较小,人物运动速度快,使得整个影片段落,张力强、节奏快、风格明显,然后又以朱爸出厨房抓鸡把整个节奏放缓,然后再进入厨房,重新让节奏起来,整个段落镜头与镜头内部的运动时间有长有短,整个与烘托人物内心情绪及与剧情发展相适应。

镜头本身的外部节奏

镜头的本身在运动中,就有快速缓慢之分,镜头运动的快,同一景物呈现的时间就短,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张力就越大,视觉感触强,从而产生的一种快节奏。如导演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一片中,日本兵进入教堂,开始对女学生施暴时,镜头是晃动的,推、拉、摇移的动感明显加强,有的时候镜头甚至模拟人旋转的感觉。教堂内的晃动镜头与教堂外射击教堂内日本兵的李教官的稳定镜头形成明显的对比,这镜头的一静一动,一快一慢节奏就产生了。

听觉上的节奏

听觉节奏主要是在人物的对话、旁白、内心独白、人物运动的声音,音响以及自然环境的声音等等中体现出来,这些在听觉上作用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比如在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片头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人物说话的音调,语速与登陆前的明显加快,配合作战时的紧张气氛,背景的炮声,炸弹声,子弹射在沙滩上的声音,人物运动活动的声音都此消彼长,轻重有序,声音交替出现,整个片段节奏分明,富有感染力。

景别变化的节奏

在一个影片中,景别的切换也会使画面富有节奏变化,在剪辑时,我们通常用大全景交代环境,再用中景来交代人物的运动,再以特写交代人物的脸上表情,每个景别的切换构成了有序节奏。例如在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被用大巴车关进监狱的时候就先用航拍大全景,然后再切到全景,中景,近景,一系列景别的变化,最后形成一个递进的关系,使整个段落有了画面节奏感觉。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构图上的节奏,画面颜色上的节奏等等,整体都服务着影片的视觉效果。

剪辑中的节奏

我们文章上面陈述过几种的基本节奏类型,其实我们最后剪辑的时候无非就是围绕着上面谈论的节奏进行。对于影片,每当在剪辑台上剪一刀,就意味着变化,有了变化就意味节奏的产生。在前苏联的默片中,蒙太奇学派就是充分利用了短镜头,快速切换来调动整个影片的气氛,在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表现敖德萨阶梯屠杀时就用了多个短镜头组接,表现了人民下阶梯逃亡的急促感与俄国军队紧紧相逼的情境,手法与内容结合恰到好处。再例如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中,三姐妹妹在厨房里争吵的戏份,就是通过人物与人物的走位,对白来让影片的矛盾点达到一个小高潮,让整个影片故事情节,情绪高低起伏。这些都是在前期拍摄时根据叙事的需要,把人物运动幅度、对白的快慢,音量的高低、镜头的运动,景别的取舍,一点一滴设计好,然后在后期的剪接台上,利用这些前期拍摄的素材,根据要求和目的剪成影片,最终表达创作者的艺术想法。

总结

对于电影的节奏,在我看来它像是一个电影的灵魂,有了这个属于自己魂,电影就才能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内在的力量,让观众观看影片时,内心波荡起伏,时刻跟随影片方向走。因此,整个影片节奏掌握好了,才能敲出最美乐章

猜你喜欢

节奏运动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把握节奏,顺势爆发
树懒的节奏
轻快漫舞
YOUNG·节奏
不正经运动范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