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江浙地区木雕装饰图案之儒家文化解读

2018-04-01张伟孝吴璐璐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阳3221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庸木雕

张伟孝 吴璐璐(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一直被东西方各国所认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代,成为当时的国策,根深叶茂之,影响深远,民间艺术也受其影响。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中,对于那些平平淡淡生活在乡村僻野的乡民、农妇、幼童而言,文字的魅力总是逊色于直观的艺术形的,日常起居都能围绕儒学文化所形成的生活圈,特别是雕刻于生活所必备的建筑空间中的某一部件的木雕装饰图案,很多都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点。把对人性的教化和对人性的塑造通过通俗化的方式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1 儒家文化内涵解析

中华民族,疆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注定了中国人民农耕为生的命运,在这块土地上倾注了祖祖辈辈毕生的精力和智慧。中国社会存在一切都与农耕有关,不仅从物质上,也包括精神上。中国古代确定的24个节气,是农业经济的典型杰作,凝聚了农家情怀,展示了百姓生活的幸福喜庆之愿。在过去,农家过年前都要购一本“黄历”挂于家中,根据“黄历”上记载的二十四个节气安排春播秋种的农业计划。在这样的农业社会基础上,慢慢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礼俗的儒家文化。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和改变,在新时期变革前进中,儒家思想进取精神的朴素实践观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子所创,以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思想,在中国文化的观念中,无不受到世人所推崇,以“仁”、“礼”“中庸”为文化的精髓[1]。

1.1 儒家文化之“仁”

儒家文化的文化体系复杂且庞大,从人伦家庭到国家形成了一个整体,凝聚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分别从“道”“德”“仁”“艺”(即客观规律、德政、仁义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四方面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根本思想。以“仁”为核心,儒家认为的“仁”是人的本性,是人伦人情的最高原则,它通过外在的礼仪行为体现出来,“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由“仁义礼智信”构成的“五常”体系,是统一而高尚的伟大人格,是儒家倡导的道德规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道义”、“德行”,往往拿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正当,同时也是人际关系所应遵守的准则,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最高纲领。其它的伦理道德规范,如“忠孝”,产生于儒家思想的始初。

1.2 儒家文化之“礼”

仁礼一体是儒学的真谛,不讲礼,只讲仁,社会就会动荡,人民不受道德的约束,只讲礼,不讲仁,统治难以久安。孔子把仁礼结合一起,使“礼”成为人的一种内发行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道德、亲情伦理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文化,充满了亲和感召力,体现出强大的名族凝聚力。在历经五千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变迁中,中华民族依然能够抵抗住历史奔跑的洪流,守住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为什么儒家文化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思想文化因素、仁礼一体无疑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儒家文化的伦理基础是“三纲五常”,它主要用以维护家庭伦常和封建统治阶层的秩序,易于被国家统治者、官僚贵族们所接受。同时,儒学提倡的“仁者爱人”又要求统治者关爱百姓、体恤百姓,应仁政德治,易得到广大民众的追捧。更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的基本道德内容,形成了人民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此,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作为中国大一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思想武器以及它自身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基础,两者密不可分。

1.3 儒家文化之“中庸”

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作为儒家立身处世的重要原则,对国人的社会存在影响久远。中庸又称为中和,“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和从性情方面讲,中庸是礼仪方面讲。在儒家经典中,中庸和中和常常互相替代使用。中庸从道德上讲,主要体现为五达道、三大德(智、仁、勇),遵循慎独修身、忠恕宽容、至诚至信三大原则,就可以达到“中和”,实现“中庸”。如东阳卢宅“肃雍堂”中肃雍二字,有着礼乐的恭敬雍和之态度,也意味着卢氏族人在明中期政治漩涡中的“中庸”之道。

2 木雕图案发展简述

中国雕刻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木雕属于雕刻艺术的一种,通常选用木材雕刻,根据设计意蕴、材料质感进行雕刻加工。《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的“八材八艺”中,已有“木曰刻”。孔子于《论语·公治长》中有“朽木不可雕也”之句,这些都说明雕刻这一行起源很早。木雕具体源于何时,始于何地,综说纷云,一直没有定论,但据出土的文物来看,可追溯至远古时代。隋唐时期,工艺美术大放光彩,以木雕佛像为主,至今保存较多。1963年4月24日,东阳县城南郊始建于五代越国时期的南寺塔倒塌,从中发现了一尊善财童子佛像和一尊残损的观音菩萨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东阳木雕。我们可以看到整件作品用三棱形的枫木镂空而成,童子双耳垂肩,双手合十,神态怡然,衣袂翩翩,早在一千年前东阳木雕就能够在如此小的木料上精雕细刻,刻画出人物的神情风貌[3]。这些作品或被国家收藏陈列,或被私人拍卖,或流传海外,均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已成为当今海内外艺术市场的畅销品。明清达到鼎盛,作品题材多样,处处体现着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人文思想,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深受吸引。

3 木雕图案儒家文化解析

江浙地区的木雕基本上都是以木构件为载体,根据部件进行雕刻,图案题材按照工匠与、房主人的审美来进行选择,借物言志、抒发情怀,借用情景表达一种境界与思想,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与独特的审美倾向。现在所留的一些明清木雕作品,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念几乎渗透在所有的木雕作品中,儒家思想成了无形的“捉刀人”,深刻影响着世人的行为、思想。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木雕的选材选题都是有根有据,儒家文化的仁礼一体思想显而易见的。木雕图案中特别是忠君报国、节孝仁义题材更是与儒家主流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理念相互融合,采用谐音等手法,隐喻含蓄。可以用于雕刻的山水花卉、动物植物、戏曲故事等皆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2]。

3.1 以“仁孝”为题材

“孝”是“仁”的核心,“孝道”是儒学之本,提出对父母不仅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要体谅敬顺父母。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它适应了封建时期宗法社会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汉代起,统治阶级就提倡以孝治天下,用父权来衬托君权的至高无上。孝悌观念在民间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为此,在木雕题材中,表现“孝”成为主要题材而存在,其中以《二十四孝》的木雕纹样尤为突出[4]。如“王祥卧冰求鲤”,因孝顺父母的美名而名传天下,仕途顺畅;陆绩“念母怀丹橘”,心系长辈,奋发图强,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成一大家。孝顺父母,自然心有仁爱。这类题材的雕刻,既是时代文化、思想宣传的需要,同时亦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而广为流传,反映了儒家孝道思想已深深影响了中国各朝各代以及各个阶级的世人,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发展,《二十四孝》又演变出《新二十四孝》,说法各有不同。在现今看来,《二十四孝》中有些行为确实不进人情,甚至确实存在一些愚孝行为,如“郭巨埋儿”即颇具争议,被认为伤天害理,不值得推崇。

3.2 以“忠义”为题材

《孝经》和《忠经》将孝忠奉为天经地义之最高法则,必须无条件绝对遵守,宋明理学则将忠孝之道抬到绝对高上的地位,无可撼动。“孝”,可为父母放弃自身所有,“忠”,则忠君爱国、舍生取义,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在以君主为皇权主宰世间的封建社会里,忠、孝、节、义常常被联系起来表述同一种伦理原则,这些传统美德的强调对建筑木雕装饰产生了积极影响。东阳木雕中表现“忠”“孝”“节”“义”这一儒家思想的作品数不胜数,如民间耳熟能详的《岳母刺字》《苏武牧羊》《赵子龙救孤》《桃园三结义》等。其中,东阳厦程里“慎修堂”戏文木雕更是明清时期的木雕精品,保存较为完整,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姿势动态、面部表情真实传神,没有多余的线条,将雕刻做到恰到好处。这种恪守“妇德”、“相夫教子”被儒学文化所牵制,也必然成为木雕中表现的重要题材,如《乳姑不怠》《闺训女儿经》《送郎赶考》《母子图》等[2]。在现代社会,女子已顶起社会的半边天,对这类迂腐陈旧的思想自然嗤之以鼻。诚然,古代的三从四德思想可宽泛地理解为以柔克刚,在外拼搏奋斗,对内温柔持家,乃古代思想在时代潮流下一种变革和适应。

3.3 以“科举”为题材

儒家向来极重视读书,《论语》开篇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相比道家学说,儒家思想是入世思想,推崇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政治,通过参政议政,用所学救世救民。明清时期,江浙地区文人地位远远高于商人,只有儒家文人方能光宗耀祖。因而,作为古人生活中最主要的读书取仕就成为木雕经常选用的题材。如浦江县嵩溪古村落的门窗的绦环板上雕刻有连续的拜师、读书、赶考、高中、还乡等一系列的图案。《十八学士》《五子登科》《魁星点壮元》《三进士》等较为常见,还有把有《状元及第》《告老还乡》作为一个门窗进行刻画[2]。这些题材结合当地地方风俗,常刻于建筑醒目位置,雕刻精致细美,饱含对前程充满期待祝福之意。据现实中考量,登科中举为王尽忠献策毕竟少数,对多数学子来说,寒窗苦读、一辈子埋首阅读的儒生大有人在,木雕图案与有反映勤奋苦读的情景画面,例如《买臣负薪》。传说朱买臣家贫,仅靠砍柴卖柴维持生活,虽人穷但志不短,苦读数十载,直至五十岁才拜为会稽太守,后遂用“五十功名、五十晚贵”等谓大器晚成。然,这些题材最终描述的都是得仕的成功案例,体现了世人坚韧不拔的仕途追求以及对理想人生的美好愿景。用求学相关的戏曲题材传达部分社会现象,乃古建筑构件上非常常用的方式,这亦与当时社会娱乐活动缺乏,多以戏曲调剂生活的社会现象相关。如“合珠记”,分为四个场景分别刻与牛腿之上,场景主题内容概况紧凑、情节环环相扣,生动描述了高文举、王金真夫妇于高文举高中状元之后被臣相陷害后得包公拯救而最终团圆的故事。这种能通过人物表情、肢体语言、衣着服饰等的恰当转换,进而生动体现表达内容的雕刻技艺手法,为观者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体现了雕刻水平的又一大提升。

3.4 以“中庸”为题材

孔子的中庸思想,被部分世人误读为:四面讨好,八面玲珑、不求上进、甘居中弋。阅其孔子书籍,可知孔子中庸思想着重探讨“善”和“美”,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时代审美标准,所提出的中和、气韵、意境、风骨等审美范畴亦影响着不同年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雕刻表现。通过建筑不同部位的雕刻装饰,加深了建筑庄重感,达到音心、虚实、动静之美。明清时期,江浙一带建筑装饰受到北方以及广东等南部地区建筑风格影响,吸取他们的建筑装饰优点的同时,结合自身建筑装饰特色,更加凸显了自身优势,这正是中庸之道所追求的求同存异的思想体现,天下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在古代哲学中具有形而上的高度,没有过或不及的缺陷,始终使矛盾处于平衡和稳定的状态之中。孔子所说的“中庸”应当是指当时普遍存在的至淳、至朴、至善、至美的德行,从广义上来说,相亲相爱、和美朴素、胆魄人生等都可归拢为“中庸”之道。明清时期木雕装饰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用其特有的手法蕴含了历史的积淀和传统意境的表达,完好的保留了传统精神文化。江浙地区最常见的雕刻主题——渔、樵、耕、读,是江浙人世民间在农耕社会的主要四业,常反映在牛腿雕刻中,表达了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在努力奋进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又能用平常心对待生活的至朴之道。取材于周敦颐《爱莲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王羲之爱鹅和林靖爱鹤梅的“四爱图”所要表达的主题便是修身养性、平复浮躁心态,尊崇内心追求平静的理想的精神生活,文化内涵丰富。取材自日常生活的“桑茧丝织”属轻薄浮雕,再现了古代社会社会家庭“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中“女织”的生活面貌,构图饱满,精雕细刻,层次丰富,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夫妻和谐,家庭美满的至美之道。

4.总结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儒家文化经历了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发展进程从未间断。尤其在明清时期,乃江浙木雕发展最繁荣阶段,对建筑木雕图案影响之深远皆非其它文化可比拟,其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义、孝道、求学、和谐、吉祥、团结等成为几千年来几近不变的主题,从而促成木雕图案题材丰富多彩,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浓郁,也是儒家思想在世人大众思想活动中影响力大的集中体现。木雕装饰图案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江浙地区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亦从侧面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以传统的形象让现代社会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木雕艺术传播得更远。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中庸木雕
中庸自明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木雕鱼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