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的协调

2018-04-01刘旭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大庆163453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领唱音量音响

刘旭(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引言

合唱犹如一个繁杂的系统,必须有序而缜密。各种结构因素必然相互建立有机联系,而且要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和规律,需要做相互间的协调。如声部之间(声音色彩和厚度),指挥与合唱团(艺术表现的统一),领唱与合唱(个性与共性),伴奏与歌唱,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等等,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整体性要求做出合理的协调。因为要取得整体性的完善统一,不是各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在协调中达成更高的,符合审美要求的艺术形象。

一、形式与内容的协调

所有的艺术都有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合唱亦然。所谓形式,就是指合唱的音乐结构和表演形式等,内容则是合唱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内容。音乐是时间艺术,形式感很强。在所有的声乐门类之中,合唱是最为讲究形式的艺术形式。从创作开始,作曲家要设计曲体结构,声部安排等,在合唱的表演上也有着诸多形式的要求,譬如声部的平衡、舞台上的队形排列、歌唱中的形体动作,以及歌唱的技巧运用等,都可以看作合唱的形式范畴。一般而言,艺术形式是为内容表现服务的,也就是说内容决定形式,合唱大体上是遵循这一逻辑的。可是具体到合唱活动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又需要做细致的分析。因为合唱无论从曲体结构还是表演形式上,都有着相对规范的形式要求,否则就可能成为别的声乐类别了。也就是说,合唱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是需要迁就固有的形式要求的。比如说均衡的声部结构、舞台上表演方式、基本技巧和组织形式等,处理好了这些关系,合唱的形式与内容就会成为一对相互协调的关系,就可使二者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取得协和,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反之,内容大于形式则削弱了合唱艺术的艺术属性,就显得矫揉造作,空洞乏味,没有了审美意味。比如说,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舞台上的表演动作设计,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常常能收获巧妙的审美效果,前提是必须与内容取得协调,恰到好处的运用。切忌为了追求某种形式上的效果,而损害合唱内容的自然表达。

二、声部平衡与音响色彩的协调

声部平衡是合唱的声部构成,各个声部(一般是女高音S、女低音A、男高音T、男低音B四个声部)在人数上取得了合理的平衡,大体上能保证合唱各声部在音量上的均衡。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如果声部分得更细一些,同样配以均衡的数量即可。当然,这要视具体的合唱作品要求而定,声部人数的配置还得考虑音量效率递减规律①等,这里所述的是以一般主调性和声合唱为例。声部平衡中,各个声部各担任着支撑整体均衡、和谐的功能,在根据声音的特性和作品要求分工上相对比较明确,如主旋律的声部一般放在女高音(或男高音),而女低音充当辅旋律声部,和声性是男高音和女低音,男低音往往是充当合唱的低音根基。通常要求各声部达成音量的自然的锥形结构。基础坚实,中间丰满,旋律中最高处突出而清晰。

声部之间本来就要求相互间的协调,以求取得音响的均衡。更重要的是为了艺术的表现,因此,协调中更重要的是创造和谐美满的音响色彩。声音的色彩是音乐的魅力之一,是较高层次的审美要求。西方的古典合唱来源于教会的音乐,由于宗教合唱讲求声音的高度和谐和纯净,在色彩上是追求统一的,排斥情感和欲望的表达。而这种合唱的纯净色彩越来越不能满足审美上对色彩变化的要求。所以,后来的专业合唱逐渐发展出多层次的色彩变化,使得合唱的表现性更强。

三、合唱伴奏与歌唱的协调

合唱作品常常比一般的声乐独唱作品具有更多的力度层次、更多的情感幅度变化,音乐表现中的虚与实、疏与密、深与浅,这些都是合唱常常需要做出变化处理的。那么,作为合唱的伴奏,必须能为合唱的这些艺术处理提供积极的帮助,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伴奏(钢琴、乐队或者其他),不能仅仅理解为是红花和绿叶的关系。伴奏有时还要担当很重要的艺术形象的表现作用,如一些插句,间奏等,其在合唱的整体协调中显示出强大的表现功能。当然伴奏也不能喧宾夺主,而是要恰到好处地与歌唱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

但是,很多群众合唱团往往会忽略这一对关系的协调,认为伴奏是陪衬和一种渲染,这种观念对合唱是相当不利的。合唱伴奏与歌唱的协调不仅体现出合唱整体性的完美,更能让指挥获得全面的艺术表现手段。而且,合唱的伴奏需要具备非常准确的演奏和合作经验。钢琴的和声性和歌唱的和声性要高度一致,否则,它在与歌唱的合作中可能导致的是对合唱的破坏。一些合唱团让钢琴进行即兴的伴奏,是很危险的,一般不可取。宁可中规中矩地按照作曲家的原谱伴奏,也不要花里胡哨的与歌唱不协调的伴奏。须知与歌唱不协调的伴奏对合唱只会产生破坏的效果。所以,很多作曲家喜欢写作无伴奏合唱,一个是内容表现的需要,另一个是觉得伴奏会对人声音的纯粹性产生影响。

四、领唱与合唱的协调

在合唱中,领唱与合唱的关系其实就是个性与共性关系问题。个性,在艺术表现中是风格显现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合唱中却不允许个性过于突出,合唱艺术强调的是共性,即和谐的整体性。个性的声音或者表演,在合唱中必须服从于整体性,个性再优秀的歌唱者对合唱也是不受欢迎的。但是,有一点在合唱中是允许,而且是加以强调的,那就是领唱。那么,领唱的个性如何能融入合唱的共性中,而又不至于个性的消失呢?这就需要二者的有机协调了。领唱在合唱作品中很常见,尤其在我国新时期的合唱创作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领唱,在合唱中地位特殊,往往担任着表现主要音乐形象和主题思想的重任,或者在合唱中起到统领全军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是说合唱为领唱服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应和式的,有附和式的,有竞逐式的等等,二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联。领唱必须在歌唱发声方式,音响控制,音色处理等方面尽量向合唱的整体要求靠拢,而合唱团培植丰满的和声的同时,尽量给予领唱发挥的空间。既不能使二者分化,也不能使二者趋同,保持二者的对比,在动态中协调。

此外,合唱声部之间、队员之间的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关系,也能体现合唱艺术的协调特点。应该说,每一个人的嗓音条件都是不同的,甚至说是唯一的。合唱要求声音的统一,并非单一,其中最重要的是声音和谐的概念。合唱的和谐统一贵在“不同而和”,而非“同同而和”,“不同而和”是较高层次的和谐,“同同而和”则趋向单一。

合唱在我国的城市音乐生活中越来越被重视,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形式,既活跃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品格和审美情趣。合唱在我国虽然以群众歌咏活动居多(即一种被视为业余的合唱),但在文化部门和专家、爱好者的倡导和努力下,越来越展现出专业的水平。这是令人欣慰的。然而,合唱作为一种西方的舶来艺术,在艺术品格和技术要求上是相当高的。我们常见的合唱团要达到一种音乐会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格调,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五、结束语

在合唱协调的要求中是同等重要而不可缺一的。不能想象某种在音量和音色的关系上很恰当,而音准上有问题的合唱音响是协调的。也不能想象某些音响的音准很完美而音量和音色在相互间未取得应有关系而说他是协调的。只有在音量、音准和音色上都取得了应有的相互关系时,这种合唱音响才是协调的。

猜你喜欢

领唱音量音响
测测你的“音量值”
新年新春新开头(领唱与合唱)
献辞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解放手机的音量键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请放心地扭大音量看电影听音乐吧!Mclntosh Sonus Faber家庭影院套装
诚实音响
细火慢炖增加音量调节级数